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新农具”开垦乡村振兴“大市场”
 
作者:唐颖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051 发布时间:[2024-6-14]

  体验职业:网络主播
  体验地点:八滩镇滨纷有味直播工作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涌现出了很多新型职业,网络主播便是其中之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涌入这个行业。那网络主播的日常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好奇与疑问,6月11日,记者联系到了在抖音平台拥有5.4万粉丝的滨海网络主播陈琥铭。


记者在直播工作室现场。  (刘朔池 摄)
  2021年,36岁的陈琥铭带着自己的创业梦想回到家乡,开启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旅程。他在抖音平台开设了“乡村琥铭”账号,并注册了“滨纷有味”品牌,销售本地农产品。他把手机作为“新农具”,把直播带货作为“新农活”,凭借“小屏幕”打开“大市场”,让更多的当地优质农副产品搭上网络“快车”,销往了全国各地,成为我县乡村振兴中的一道新风景。
  下午2时,记者来到位于八滩镇的滨纷有味直播工作室。在一间直播室见到了正在指导员工直播的陈琥铭。“把咱们‘618’大促活动再推一推!跟客户说一下,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我那边的直播要开始了,你这边就这样先播着。”陈琥铭向主播交代了几句,便带着记者来到了他的直播间。
  直播间里,整墙的大红色直播背景,搭配金色“618”标识,氛围感瞬间拉满。一旁的商品展示架上,摆满了各种规格型号的五醍浆酒。在外人看来,只要掌握一些“话术”便可以轻松完成一场直播带货。陈琥铭告诉记者,一场成功的直播带货,紧紧依靠话术是远远不够的,前期准备、主播的控场能力、后台运营的配合也是关键。
  “我每天有2场直播,每场直播2个小时。每次直播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比如检查网络的稳定性、布置好直播间的灯光、准备好待播产品、熟悉产品信息等等。”陈琥铭边说边和运营小哥一起调试起了灯光和显示器,“如果前期准备不充分,不但直播节奏会被打乱,还会让粉丝觉得我们特别不专业。”
  “点击‘开始直播’,我们的直播就正式开始了。等会儿你就在我旁边,和粉丝互动互动,一起感受一下主播的工作。”下午3时,直播正式开始,陈琥铭热情地邀请记者参与直播。面对镜头,记者有些拘谨,不知道如何与粉丝互动。而一旁的陈琥铭则非常轻松,不断地和粉丝互动着。
  “欢迎来到直播间的朋友们!没点关注的点点关注!左上角为大家准备了福袋,大家参与一下。”“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第一款产品是咱们五醍浆经典的黑字优级酒。”“‘618’福利给大家提前放,今天购买五醍浆古瓷优级酒,送小瓦罐。”……  记者在直播大屏上看到,开播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累计观看人数已近2000人,成交金额4000余元。
  “我们来回顾一下昨晚的直播视频,有些状况我们之前也说过……”“在展示产品的时候和粉丝的互动要再加强一下……”直播结束后,陈琥铭来到办公室和团队成员一起复盘前一晚的直播。他打开抖音直播后台向记者展示了近一个星期的直播数据,直播场观人次、人均停留时间、成交转化率、成交金额、成交粉丝占比等信息一目了然。“复盘很重要,每场直播结束我们都会开一个复盘会议,总结直播过程中出现的状况,把问题一一列出,再探索更好的方案,做进一步的优化提升。”
  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购物体验,陈琥铭下播后都会及时跟进订单,确保顾客购买的商品在第一时间发出。“售后服务是维持客户的重要环节。保证发货效率、做好售后服务,不但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回购率,还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口碑传播效应,促进销售业绩的增长。”陈琥铭告诉记者。
  下午5时,记者又跟随陈琥铭来到了他的助农直播间。一间普通的农家红砖瓦房,屋内陈设简单,一个土灶台、一个竹制碗柜、一方小木桌,桌面上各种农家特产摆得满满当当。“我的助农直播间比较贴近生活,这样更接地气!”陈琥铭笑着告诉记者,从2021年开始,他就一直坚持助农直播,已累计为当地助销农产品40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在我看来,助农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他们将农产品变现增收。”陈琥铭说,“除了八滩的五醍浆酒,我们家乡的很多农产品品质都很好,像大套蜜梨、条河小花生、白首乌等。很多时候农民只知道种什么,不知道怎么卖,这就需要懂电商的年轻人来策划营销,产品销路打开了,农民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了。”
  除了直播带货,陈琥铭还致力于拍摄抖音短视频宣传推介滨海,先后拍摄展现家乡风土人情及美丽风光的短视频近百个。2023年5月改编翻唱的滨海版《可能》,播放量突破200万,点赞量突破2万。系列短视频“走进滨海非遗”播放量达200万,被县非遗协会授予“滨海县非遗推广大使”。
  为了拍出质量高、让人有共鸣的作品,陈琥铭和他的团队都会提前踩点、策划,反复修改文案,在经过拍摄、后期剪辑,到成片展示,前后至少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当记者问及做短视频的初衷,陈琥铭表示,希望通过短视频宣传推广滨海特色文化,同时也能引发在外游子的共鸣,守望乡愁记忆。
  记者手记:近年来,依托网络直播为主要载体的“网红经济”成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主播作为一种新兴职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出色的表现能力,成为了助农宣传推介的重要力量。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全方位宣传推广地方特色产业,展示民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推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县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