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忙年琐忆
|
作者:刘德元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8282 发布时间:[2024-1-26] |
忙年是汉语中的一个词汇,从词意上讲,指的是为过年做准备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购置年货、烹饪食物、打扫住居(亦称扫尘)、添置新衣、孝敬长辈和照顾小孩,这些活动从腊月二十二开始,一直持续到除夕。在我小的时候,每当到了腊月二十二,街坊们见面时搭讪寒暄,总会询问一句,你家忙年开始啦,忙年成为那段时间人们口头禅,这足见忙年在人们心中位置和分量。 提起忙年,老家獐沟老街上那番热闹的忙年景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陶醉,催我回味,那是一幅精美的民俗画卷,那是一抹灵动的乡风写真。每当过了腊月二十二,老街上忙年气氛渐显,年味尽染,街上行人逐渐增多,家家户户开始忙年,着手置办年货,区域内人们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拥向老街,集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处人头攒动,略显拥挤。街道两旁摆满摊位,各种年货应有尽有,其中卖春联、卖年画摊位特别引人注目,人们转到此处就驻足停步,购几副春联除夕贴在家屋门上,以增添过年喜气;买几张年画过年贴在居室墙上,以渲染节日气氛,人们到商店购鞭炮,买糕点,抓糖果,打老酒,灌酱油,捎香烟,请炷香,敬纸钱(在除夕焚烧,祭悼过世亲人),等等,尽购所需。鱼市是老街上最热闹的地方,那里人气更旺。旧时这里称鱼市,建国后逐渐扩容为菜市场,市场上可供购买的食材种类很多,足以满足当地人过节之需,鱼和肉是人们过节必购食材。街面上到处洋溢着过节气氛,摆摊人笑脸迎客,叫卖声不断;赶集人面带喜悦,寻声问摊,以选购心仪年货。此时我家也不甘落后,积极参与其中。家里忙年的事情由大人们操办,我和大姐跑跑龙套,协助做一些力所能及事,弟妹们年幼沾不上边,则凑凑热闹。外公是家里忙年的主持人,对家里的忙年事务考虑得十分周到,总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馒头和肉圆是各户人家忙年必备,在忙年中具有象征意义,忙完这两件事情,忙年就算靴子落地。那时蒸馒头还不像现在由面食店提供包揽服务,一切都得自行打理。蒸馒头要先置办面粉,我家用面为自家自留地长的小麦所碾。一进入腊月,外公就将小麦装进笆斗,让我和姐姐抬到过篆河的生产队机房加工成面粉。蒸馒头在过年只是个泛概念,确切的说,还包括蒸粘团和蒸水糕,所用糯米和粳米,由母亲在市场上购买,买回家入水泡疏后,到家对门项家糕店石磨上磨碾。拐磨时母亲在前边喂磨,我和姐姐在后边跟拐,碾成的米粉晒干待用。蒸馒头用的馅心为青菜、萝卜、胡萝卜、马齿苋菜和赤豆泥,制作馅心由外婆和母亲负责。制作赤豆泥工序挺复杂,先将赤豆煮烂入水去其皮,然后再将和水豆泥倒入布袋吊起爽水沥干,沥干后的赤豆泥放在锅中用温火加热,伴上适量豆油、橘皮水和白糖,炒到以不湿不干为度,便以成馅。粘团的团衣只能用粳米做,不能用糯米做,用糯米做团衣会使粘团粘连成饼,难以分离。家里人口多,我家每年过年蒸馒头都蒸四十斤面粉,发面和兑碱是技术活,外公都请邻里做面食的茆师傅发面兑碱,欠碱蒸出的馒头僵硬不泡发,过碱蒸出的馒头色黄碱味重,茆师傅经验丰富,他每年给我家发面兑碱从未失过手。蒸馒头还需蒸八条不带馅长方的,这种馒头谓之长发,寓意家庭年年发财。那时家里蒸馒头全靠草灶。用草灶蒸馒头对用草考究,只用硬草料,不用软草料,软草料不起火,无火脚,蒸出的馒头口感差,民间有馒头蒸不好会影响来年运气之说,这或许仅仅是一些人的心态而已。外公对过年蒸馒头草料选择很慎重,他专门从集市上选购硬质草料,再配以家中从屋前柳树上修锯下来的支树干,这样就不担心蒸馒头烧料质量问题。蒸馒头烧火看似粗活,实是精工,跟平时烧煮烧火要求不一样,要蒸好馒头烧好火很关键,每年过年蒸馒头烧火这活都由外公独自把持,别人插不上手,外公对蒸馒头烧火驾轻就熟,谙其规律。蒸一笼馒头约需二十五分钟,烧火分三个时段,每时段对添料有不同要求,外公做到心中有数,投料精准,开始时多放料,以保持大火,把蒸气顶足;中段时略减料,以保持中火,让蒸气持续;尾段时少放料,以保持小火,令蒸气低速。出笼后我们迫不及待去取吃,看到我们吃得香甜的样子,外公外婆和父母亲在旁边笑得开心。那年忙年期间我曾遇过这样一件事,至今我还记得,我街坊同学家蒸馒头,他吃多了口干寻水喝,发现桌上放着半碗水,端起来就一饮而尽,喝下后感到烧心难受,才知是误喝了蒸馒头剩下的兑碱水,他家人很紧张,将他带到我家,请我父亲救治,我父亲是医生,他拿来压舌板,让我同学张嘴伸舌,用压舌板压住他的舌根,对他实施压迫探吐,这一招果真灵光,我同学喝下的碱水顷刻吐出,父亲为他化解了危险,解除了痛苦,我真佩服父亲的医术。 忙罢蒸馒头,再忙炸肉圆。刀斩肉圆是獐沟的地方特色,地域习惯。到了腊月二十六,街上户户人家便开始忙斩肉圆,他们各显神通,尽情表现,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技艺,街上到处听到咚咚的斩肉圆声音,闻到浓浓的炸肉圆香味,那声音铿锵有力,悦耳动听,犹如在演奏忙年进行曲,仿佛在表演忙年大合唱;那肉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只等举家在吃年夜饭时享用。母亲烹饪经验丰富,是一名斩肉圆高手。她斩肉刀刀入微,搅糊旋霍有力,加水不稀不厚,添盐不咸不淡,勾粉不多不少,配料齐全均衡,炸出来的肉圆软硬兼之,味鲜嫩活,可口耐吃,不愧美味,堪称佳肴,出锅后母亲取一只让我品尝,我吃后觉得味道极佳,连声说好吃好吃。 忙年中要忙的事情还很多,在家里,外婆要忙洗被洗衣,炒焦米(用糯米炒制,健胃化食,供春节期间食用),母亲要忙扫屋尘,保室洁,赶制孩子们过年新衣,外公要到集市上拾买家里过年缺货,父亲要到银行兑换新角钞,准备压岁钱。写贴春联和迎财神、点燎花皮这两件事要在除夕去做。除夕一吃过中饭,父亲赶紧裁好红纸,到公社家属区李实安家请他书写春联,他是一名公社干部,楷书在当地很有名气,字写得丰满圆润,苍劲有力,我家每年春联都请他书写。家屋正门上春联的内容从来不变,上联是“积善满屋欢”,下联是“成德合家乐”,小时候我对这副内容始终不变春联的理解不深,到大后方知父亲的刻意用心,这既是一副春联,又是一句家训,春联贴在家屋门上,家书印在我们兄弟姐妹心里,我们日日目濡春联,天天接受熏陶启发。外公外婆和父母亲经常告诫我们,和人相处,要与人为善,礼让待之,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始终按照他们的谆告去行做。父亲对贴春联很讲究,他先用水浸湿剥退陈春联,再贴新春联,贴上后他仔细端详,直到联间平行一致为止。迎财神用的财神把外公在除夕下午就提前扎好,财神把为芦柴所做,用芦柴做财神把,具有象征意义,柴与财谐音,其寓意深刻。花皮外公早就从商店购回。接近深夜零时,外公双手合捧财神把走出家门,面向东方,弯腰躬背,行迎财神礼,他口念着,恭迎财神驾临,赐人间财源涌至,传说此时财神正从容从东方走过来。行礼毕,外公将放在托盘内的花皮点燃,花皮入药,芳香化浊,具有除积痹祛邪气之功效,在民间被视为驱邪避害之灵品。外公捧托盘绕家屋转上一圈,花皮散发的浓香在家屋周围盘旋飘转,以驱除一切邪瘴之气,令我家岁岁平安,至此忙年活动告以结束。 忙年也是我国民间长期形成的习俗,是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打从设定春节开始,就有了忙年,人们从忙年中品尝生活味道,激发生活热情,向往生活美好。忙年是春天的前奏,预示陈年将谢,新春将至,人们通过辞旧岁,迎新春,希冀来年生活更加美好。忙年还在于家人们翘首等待远行的亲人们回家过年,可见忙年忙的是亲人团聚,忙的是家庭欢乐,忙的是生活满足。忙年声势浩大,气势恢宏,举国同忙,全民参与,彰显中华民族独特传统文化的魅力,其特征极具仪式感、庄严感和厚重感,把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忙年是一个延绵不断的历史传继承接过程,过去在忙,现在在忙,将来还会忙。如今物质条件较以前有了大幅提高,忙年注入更多现代元素,形态在变化,效率在提高,仅就蒸馒头而言,就已采用电气、燃气手段,一改过去用草灶蒸馒头方式,这大大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还有发酵粉,大大缩短了涨面的时间。难怪有人感叹说现在忙年不如过去那样忙,这是社会发展使然。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形态怎么变化,有春节存,就有忙年在,忙年是永恒的本来。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