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把情感写在乡土上
——读徐以文散文集《流年碎影》
作者:王立辉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8112 发布时间:[2023-11-7]
  认识徐以文先生,一则因为工作,二则都当过兵,三则情趣相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徐先生在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我在政府部门搞宣传。那时,我二十来岁,每遇难处,免不了请教通讯站记者,徐先生和蔼可亲,百烦不厌。如果说我在新闻写作方面有点进步,主要得力于徐先生的指点、帮助和鼓励,他自然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了。
  最近,南京大学出版社为徐先生出版一本散文集《流年碎影》,幸得拜读,我不能不说几句读后感言。这是一本以乡村农耕文化为背景的散文集,笔者在农村出生、长大的,我以为徐先生的写作,在找自己,找一缕阳光。书中这般的怀旧,不是在逃避生活,而是在拥抱生活。乡愁是挥之不去的思念,乡愁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更是继承和发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家乡,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相互关爱的光荣传统。
  读徐先生的散文《流年碎影》,是一种对农耕时代文化精神的享受,好似让我看到了跟在中国农民后面扶着犁梢的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挥舞着犁鞭,哼着“哎嘿嘿——呦”;好似我看到了男女扶着横杠,撅着屁股,使劲地踩动着水车,伴随着车内筒板“吱呀吱呀”声,哗哗流水涌进了秧田;好似我看到了座落在街巷铁匠铺里,身着黄牛皮背心的师傅,在火红的炉灶旁,手执铁锤的“叮咚叮咚”有节奏的打击声。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一个个推着独轮车或挑着担子,走街串户……
  数千年来形成的中国农耕社会形态,以及同时生成的鲜明的农耕文明、朴素的乡村,乡村伦理和乡俗民风,面临着今天的日新月异的改革与变迁,其间的隐痛与乡愁,也是如影随形的。
  让我回味在那物质极其匮乏、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村不通电的岁月里,计划经济时,农民享受到的票证极少。点灯靠煤油,劳动靠锄头,吃的是杂粮,烧煮用杂草,穿的是土布。
  从徐先生《流年碎影》这本书里,可以寻绎出一个从乡村田野里走出来和乡土之子、一个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而成长起来的基层新闻工作者(曾荣获江苏省委宣传部《勤勤恳恳为党的新闻事业工作30年》荣誉称号),曲折而又清晰的心路历程,其中有欢欣也有泪水,有狂热也有反思,有骄傲也有愧痛。
  在《水运队长老六》《鸭司令老五》《老娘婆哈大奶》《赶集卖秤的刘爷爷》等篇章,作者较多篇幅叙述了自己亲眼见证和亲身经历的许多有名有姓的父老乡亲的真实故事,这是他的风雨乡土史,也是他的故乡人物志,真切感人,具有泥土般的质感,被容纳进所构建的乡土文化里,融化在优美而质朴的文字中。
  把情感写在乡土上,因而每一篇都密切关注着人性、人心、人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这句论诗的名言,对散文尤为合适。如果说,形象是散文的血肉的话,那么情感,便是它流淌的血液。唯其有情,才使一切作品洋溢着生命的红润,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衰老,每每读之,总觉得有一股使心灵震颤的力量,如,《扯扯吃住农家这档事》《乡村人家》《生命的山芋》《拉犁耕地的人》《父亲煮小盐》等等,乡亲们的行为举止、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眼前。他们勤劳朴实、悯恤骨肉……彰显出人品的光辉,为我们竖立起一座座的丰碑。特别是书中最后一辑的《人生百味》中,记叙了作者本人的经历,比如《住丁头舍》《童年的面食》《喝大麦糁子粥》《废春荒》。徐先生11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忍饥挨饿读完了小学、中学。在上学的12年暑寒假中,他经常肩背芦苇篮,膀挎粪兜,挑菜拾草拾粪,还和父母一起干踩水车、插秧、收庄稼、拐磨、拉犁等农活。读后感受生活在贫困年代里的父老乡亲,不畏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也为他人度过一个个生活难关。作者把所有的文字贴近低微的生活,每一个文字都带着他自己的体温,彰显了乡民与贫穷抗争、与命运挑战、与岁月拔河的顽强意志与信念。
  马尔克斯在他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中这样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这段话里,马尔克斯实际上已经把写作的真谛告诉了我们,写作离不开生活。徐先生无论在记述乡土事物还是乡间人物行文都鲜活灵动,像乡村一幅幅的老照片。《家乡的柳编器编织》《老街杨篾匠》《父亲打草鞋打毛窝》《母亲做布鞋》等篇章,抓住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用柳条、竹条、茅草、稻草、芦苇等农植物的秸秆,做出的淘箩、竹筛、蒸笼、笆头、簸箕、匾子、蓑衣、斗篷、蒲扇等生活用品,既造型美观,又实用环保,构建了农村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也恰好反映了作者观察生活的一种审美视角。又如,《铁匠夫妻》《南方来的张铜匠》《木匠孙师傅》等,带我们走进木匠、铜匠、铁匠、修自行车、补鞋等行业,再探民间能工巧匠的秘籍。
  徐先生的散文非常有趣,也很别致,他把细节与人联系在一起,经常会出现一些特别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可以追溯到上一代或上几代,不急不忙娓娓道来。在《不拿工钱的泥瓦匠兄弟》,他写到了1960年前后,村里(那时叫大队)泥瓦匠陈大爹、陈大新和他的弟弟陈二爹、陈二新等人,为农家砌房和兴修水利工程付出的辛劳,他们不擅长讲大道理,都懂得不该收工钱的感人事迹,也写到了乡间歌谣:“泥瓦匠苦,不夯屋基来就夯墙,没工钱,汗如雨。泥瓦匠累,兼砌农家锅灶,桥梁建筑、水利堤坝等苦力,工钱低。”骄阳下的陈大爹兄弟坐在房顶的斜坡上,上腿盘着,下腿撑着,手持瓦刀,把泥灰均匀地摊开,把一片片瓦严丝合缝地铺扣在一起。天上烈日炎炎,屋上的陈大爹兄弟大汗淋漓。为什么村里泥瓦匠不收工钱呢?文中告诉读者,乡村谁家不盖房呢,谁家没有大事难事,遇着了,得帮着点。这理儿,村民们知道,泥瓦匠们就认这个理。泥瓦匠苦,但他们乐意。在徐先生《流年碎影》文集中,体验到作者的深入思考和敏锐的观察力,他具有高尚的悲悯情怀,真诚的同情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期望广大文艺工作者:“今天,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话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因此,“我们的文学艺术,既在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徐以文先生在《关于<流年碎影>的写作》序言中这样写到:“让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记住历史、记住乡愁,传承农耕文化,继承和发扬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家乡,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相互关爱的光荣传统。”作者把自己的脚步留在故乡的大地上,用时间的生命获取记忆的密码,将思想与灵魂留下。这无疑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最好的践行。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新闻宣传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