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东坎”史话
|
作者:毕天霞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9048 发布时间:[2023-9-18] |
东坎,因黄河夺淮后处黄河故道之东坡而得名,至清朝中叶,已是“水陆交通,商贾辐辏,号阜首镇,为邑名区”。那时的东坎最为兴盛的是饼布业和盐业,不仅建有东坎商会,还设有镇江、福建等多家会馆,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阜宁新志其时记载:“东坎烟户三四千”“为本邑第一大镇”,人都称为“金东坎”。 那时的金东坎,已是碧柳黄莺、古桥净水、商贾兴盛、文人雅集,一线长街三里繁,可谓历史长河中一幅亦诗亦画、令人赞叹的美卷。 金东坎的地形天然椭圆,四周挑有土圩,圩河似玉带环绕,河上横跨六座风格各异的小桥。春至,河岸桃红柳绿、菜花娇黄,河面上鸥鹭鸣飞、渔歌唱晚;夏日,河对岸农家麦浪滚滚,一片灿然;若是秋日,河面桥影如虹,舟过拱洞,波纹轻叠;冬天遇着下雪,远看桥身,竟有西湖断桥之美。 金东坎有主街,三里长,贯穿东西,路心并排竖铺着一式的条形青石板,每临雨后总是玉色轻泛,两边的店面鳞次栉比,一样的青砖黛瓦、一样的隔扇门板。搬开一扇扇门板,有的只是浅浅的铺面,有的铺面带着穿堂过道,沿着过道进去是深深庭院,庭院里往往乍泄些许鸟语花香,夏日抑或有老人家对着过道躺在竹椅上摇扇纳凉,一蓬凌霄金盏妖娆、弄影摇风、飞架山墙,墙角荷花缸里锦鲤摆尾。 主街南北,相对开着数条有着美好名字的小巷,与小街错落交织,细雨连绵之日,不经意间,便有撑着黄纸伞簪着栀子花的女子从巷里娉婷而来,但凡到了落雪天气,也会有三两个孩子,在巷中自家门前,支起畚箕,意欲捕个雀儿玩耍,可也许等到夕阳西下也没见到雀儿前来上当。 相传当年有一位行者慕名来到此地,只见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街衢,两边一式的青砖黛瓦,分列了玑珠琳琅的店铺:面馆、茶楼、烧饼店、香肉馆,票号、饼行、油坊、烟草行,银匠店、铁匠铺、南北货店,戏院、客栈、澡堂、说书场,药房、寿衣铺……各种特色风味小吃:素鸡、五香豆、插酥、三翻饼、猪头肉、肉汤馄饨、刀工大肉圆、五香花生米、红曲野兔肉、手工灌制大香肠……街中往来各路行商,小戏院淮剧正唱得委婉,说书场的书说得热闹,河边码头饼布盐行的伙计正在照应着南来北往的骡马驴车、独轮车和挑夫,水面上装满饼布盐等各式货物的船只正在起锚……好一派繁华喧闹的景象。 行者遍尝满街的风味小吃,掐卦一算:此块灵地该出三升三斗之数的官,嫉恶暗生,心算要捞一笔银子,便召集一些绅士,信口开河说道,东坎原是被玉帝发配下凡的神龟幻化,小镇腹地椭圆,如龟身形,长街及两边分列诸巷,恰如纹路清晰的龟背,圩河上,东面的东大桥、西面的西庵桥分别是刚劲的龟头、龟尾,南面的土桥和西土桥、北面的北牛桥和薇丰桥恰似伸展的四只龟爪,整个东坎就是一只栖息水间昂首东方的神龟。但因神龟顽性未改,定要兴妖作怪,到时东坎将遭千年不遇的大水灾。绅士们一听大为惊慌。行者献计:须在圩河之南造一处天妃娘娘庙,就可免灾。于是大家凑足了银钱,重谢了行者,又在圩河之南建起一座坐南朝北的“天后宫”,敬香祈求。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但是,东坎风调雨顺、商阜民殷、人才辈出,夏天蚊子不生,确实是人杰地灵的宜居之地。 金东坎的圩外正对四方有桥,对桥建了砖墙圩门,既为门,就须有匾额,经众人会商,匾额由当时的秀才李宗绛老人题名。 题名首日清晨,李老先生领一行镇中文人雅士,更有闲散好事者跟随,先至东大桥首,放眼望去,但见圩河之水向北渐宽,一片明澈,蓦然东方日出,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水天相接之处,霞起霞飞,老先生脱口而诵:“好一个东海波澄”,众人一致叫“好”! 来到南门,只见土桥外,有棵苍劲古树,三人不能合抱,耸云参天,正值风和日丽,片片絮云尽散树冠,碧空白云尽染水中,树上水间飞云璀璨。众人沉浸景中,不能自禁,老先生双眸一亮,信手弄墨:“南浦云飞”。 在西庵桥上,远看乡郊,穹窿尽处,树丛连绵、青雾氤氲,恰似黛山一抹,更有无尽的荷田莲叶,碧波荡漾,顿觉神清气爽,老先生一挥而就“西山气爽”,众人顿感清风扑面,可谓沁人心脾。立于北牛桥上,桥堍一条大路通天而去,直达层层云间,丝丝云缕,漫卷漫舒,令人心旷神怡,老先生低吟:“北踞云台”,当时便赢得文人吟客一片喝彩。题匾风流,一时雅事竞传。 老东坎有句歇后语:“大佛殿菩萨——站像”,常用于习惯规规矩矩站立之态。句中所述大佛殿在建于四百年前东坎的后圩河北岸矗立起的一幢大四合院,人称“古大佛寺”。 大佛寺的南墙有过道,常年卖香烛零碎,东西厢房分成三间小殿,东为“三官殿”,西厢南为“药王殿”,北为“无盐娘娘殿”,药王殿中长年香烟缭绕,北面房又分三处,东为僧宇,西为烛灯佛殿,中间三大间才是这座古大佛寺的正殿,也就是大佛殿。 踏入殿门,塑金的观世音端坐莲台,映入眼帘,后面坐着如来三大佛,两边山墙前是泥身彩塑十八尊大罗汉,一律站像,个个栩栩如生,高于常人,有双手捋着齐胸白眉的“长眉罗汉”,有手捧钵盂、盂内昂首盘跃白龙的“降龙罗汉”,还有挥拳抡打斑虎的“伏虎罗汉”,最为逼真的是张口大笑的“笑面罗汉”,真是见其笑容如闻笑声。十八尊罗汉十八种形态意切,再加上那满目的长年不熄的油灯、袅袅若若的香烟,时而梵声清脆绕梁的木鱼之声,若隐若现的诵经禅音,全为这大堂造就了深厚的佛家文化氛围。 那时,这十八尊站像的彩塑大菩萨,引得了众多的商人香客携香带烛,前来许愿拜佛,为古东坎的佛事增添了数不尽的兴盛,同时也彰显了老东坎人的佛禅莲心。 1935年,以晚清举人庞友兰为首的士绅,在老东坎北建了一座风雅别致的公园,名曰“东坎公园”。 公园东有糜家塘,南是荷花塘,糜家塘一年四季清水泠泠,鱼翔浅底;荷花塘每值初夏满塘绿叶,其间芙蓉点点,荷香清馨,园内绿树成荫,花草尽妍,百鸟争鸣。园中有一草亭,匾书“民不知兵”,亭柱上有联拙古隽丽,“安富尊荣无止境,知足斯有止境;风花雪月谁主人,得闲便为主人。”用笔圆浑自然、笔势开阔,亭中立石碑,碑刻东坎概况,亭内古桌古凳,东南角还有一水泥亭,两亭遥相呼应。园北是一片茂密树林,以槐树为多,每届槐树花开,串串玉蛾飞挂,清香萦绕。园西南有一小木桥架过荷塘,过桥是长满奇花异草的花房,花房外是青砖黛瓦的人家。 每日清晨,园内薄雾弥漫、清香四溢,有人散步晨练,亦有艺人练功吊嗓;夕阳西照、薄霞飞天,老人来此小叙短弈,孩子们来此嬉戏玩耍,更有那胡琴悠扬。盛夏之午,林间蝉鸣激扬,孩子们手持长竹竿,竿顶裹自制的面筋,争相前来粘知了玩耍;到了晚上,荷花塘里绿叶摇曳、暗香浮动、流萤闪忽、蛙声阵阵,远近的男女老幼均来此纳凉,孩子们或躲着猫猫游戏,或用纱布小网捕捉萤火虫,或躺在亭围的廊下看银河星汉,一遍一遍地听牛郎织女的故事。 走遍了金东坎的每个角落,好一幅小桥流水、雅韵欲流、亦诗亦画、物阜民泰的钟灵毓秀。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