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一心治贫的“张黄六工委”
 
作者:李功仁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8958 发布时间:[2023-9-1]
  一
  提起我县历史上的(张集)、黄(黄圩)、六(六套)等公社(“公社”的行政规模相当于现在的乡镇,这三个公社均于1966年划入新设立的响水县),老一辈的人都知道,那可都是穷得出了名的地方。当年在群众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两句顺口溜:“张黄六运天,界牌搭半边。”意思是说,我县最贫困的公社不仅只有张集、黄圩、六套,还包括运河、天场以及界牌的一半。这些公社不仅在全县、全盐城地区比较贫穷,甚至在省里也是挂上号的,被称为“苏北的兰考”。当然,这里的贫穷也成了压在省、地、县三级领导心中的一块石头。
  张、黄、六、运是四个毗邻接壤的公社,东部和南部紧靠中山河、废黄河,西接唐豫河,北濒南潮河,东西长66里,南北宽24里,共有土地40.2万亩。其中,耕地22万亩,柴草滩1.7万亩,荒碱地16.5万亩。1962年,这四个公社共有87个生产大队、551个生产队、2.3万农户、10多万人口。
  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些地方是一片荒凉景象。当时的群众曾这样描述黄圩:“黄圩到陈沟,十年九不收。夏季回家转,冬春往外溜”,“逃荒多、要饭多、疾病多、死亡多”。1937年大灾荒,六套的方庄共504户,就有347户逃荒在外。因此,这一带的人们成天为生活而犯愁、为生存而奔波。
  这里的贫穷与落后,首先表现在粮食产量低下。1957年至1961年,这些地区的粮食亩单产仅140斤左右,总产2900万斤左右。所收的粮食,除去种子、饲料以外,群众难以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年年需要调进大批粮食。资料显示,1957年至1961年平均每年调进630万斤。但老百姓的口粮仍然很缺,1961年平均每人只有口粮197斤,每天不足6.6两,粮食超支户约占60%,浮肿病和消瘦病人最多时达四、五千人,占总人口的5%左右。
  其次表现在社员群众的收入低下。1961年平均每人每年纯收入只有21.2元,每月不足2元钱,平均每天收入不到7分钱。当时的烧饼2分钱一个,每天的收入仅能买三个半的烧饼。社员群众经常依靠国家救济维持生活,从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中,国家发放给这四个地区救济和补助款达75.97万元,穷队投资达74万元,合计近150万元。平均每年50万元,每人15元。
  这些地区土地极为贫瘠,耕地大部分是含有盐碱成分的沙土,有机质少,土粒结构差。一刮风到处尘土飞扬,而且土地下层板结,不容易散热,干旱时往往会把庄稼烫死。有的土层下面还有2~10公分厚的碱母子层,俗称“釉子”,不容易渗透,遇雨常常积水受涝。如此劣质的荒滩碱地是导致这些地区农作物低产甚至绝收的根本原因。
  二
  张、黄、六一带如此贫穷落后的面貌,引起了时任省、地、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当时领导者们心中的一大心事。
  1961年6月中旬,县委第一书记周乃成、书记处书记余和沛组成工作组,到张、黄、六、运等地进行调查研究。跑了八九个大队,详细了解土质、水利、作物生长情况,召开各种土质地区的老农座谈会、基层干部会,听取群众意见,召开四个公社党委书记会议,制订改变落后面貌的规划。6月下旬,地委副书记吴山到六套公社调研,听取了县委和公社党委的工作汇报。
  1962年4月上中旬,盐城地区科委土壤改良调查工作组一行,花了半个月时间,在张集、六套、运河三个公社对土壤退化和改造利用进行调查,得出了土壤退化、土地贫瘠是造成群众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这一结论。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工作组提出了对这一地区的耕地实行“翻、扛、拌、匡、长、开”等建议和措施。这些建议得到地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改造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在后来的实践中全部被采用。
  1962年5月20日前后,盐城地委第一书记陈宗烈、行政公署副专员汪又炎和滨海县委书记熊国香等人亲临张、黄、六、运四个贫困地区进行为期10天的调查,写出一份万余字的《关于改变张集、黄圩、六套、运河地区面貌的调查报告》报中共盐城地委。7月30日,中共盐城地委全文批转了陈宗烈等人的调查报告,文件发至盐城各县委和张集等4个公社党委。这是一份工作指导性文件,对领导张、黄、六、运人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乃至社会资源,改变张、黄、六地区贫困面貌,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盐城地委决定,建立“中共滨海县张(集)、黄(圩)、六(套)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张黄六工委)”,作为滨海县委派出机构,具体领导该地区的土壤改造工作。该工作委员会于1964年7月13日宣告成立。委员会首任书记由陆玉山(曾任共青团滨海县委书记、黄圩公社党委书记,1966年划县后任响水县县长)担任,办公机构设在运河公社所在地龚集。
  1965年3月9日,“张黄六工委”改称“六套工作委员会”,仍具体负责领导张集、黄圩、六套、运河四个公社的土壤改造工作。
  1965年3月11日至15日,中共江苏省委在盐城召开滨、阜、涟、灌四县改造盐碱土地座谈会。会后,省委抽调一批干部和有技术的农民支援这些地区。省人委(当时的政府机构“人民委员会”的简称,即后来的人民政府)决定调拨300万元无息贷款,援助四县盐碱土改造,而重点还是张黄六地区。随后,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陈光领导我县张、黄、六、运等8个公社的样板试点工作,摸索低产变高产的经验。
  三
  从1964年夏秋之交开始,在省、地、县委及张黄六工委领导下,该地区的人民以“人穷志不穷”和“愚公移山”的精神进行改天换地的战斗,决心用五年时间使昔日的“旧三多”(即盐碱地多、荒地多、风沙多)变为“新三多”(即粮食多、树木多、牲畜多)。为实现这一目标,县委、县政府及“张黄六运天”和界牌等公社分别成立改变面貌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各下属有关生产大队相应建立改变面貌的组织机构。
  要实现“新三多”,首要的问题是抓土壤改良。严酷的现实提醒人们:只有解决土壤问题,才有可能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从根本上改变这里长期贫穷落后的旧面貌。这也是张黄六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最迫切的呼声。经张黄六工委研究,并报县委和盐城地委批准同意,决定充分利用地下肥土资源,大打一场改良土壤的人民战争。当时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集中主要力量翻土扛地,改造荒碱田。据统计,张、黄、六、运四个公社共有16万多亩荒碱地,可翻黑土10万亩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张、黄、六、运人民毫无畏惧,不管政府有无粮食补贴,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干,一定要将盐碱土压下去。
  二、拌土换土,蓄淡淋盐,逐步改良低产田。主要采用油拌沙、铲土换碱、匡碱格子、碱扛碱四种办法。
  三、恢复良好的耕作制度。其主要办法就是培养恢复地力,合理利用地力,采用两年三熟的耕作制度,使土地适当休耕,进行耕耖,也就是要扭转以前那种单纯强调提高复种指数、片面否定过去耕作制度的思维模式。
  四、积极解决肥料问题。首先要扩大绿肥的数量和比例。除继续种植豌豆、绿豆、苦草、盐蒿等外,积极推广种植了产量高、肥效大的苕子近6万亩。在沟河圩塝路边栽植了多种耐盐的紫穗柳、观音柳一万多亩,既改良了土壤,又有效解决了炊草和副业原料。其次,大力发展养猪,共饲养生猪达6万多头、平均每户达到2~3头,基本上解决了庄稼的基肥。
  五、兴修小型水利工程。除了疏浚现有沟渠以外,还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充分结合翻土扛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挖了一些条排沟。在不适宜开挖河沟的高亢地区开挖一些大水塘,以满足蓄水排涝、淋盐洗碱、栽植芦苇蒲草和生活用水及养鱼的需要,先后共开挖大塘近1000个。
  据调查结果统计,1963年冬至1964年春,张、黄、六、运四个公社共出动了1.5万个劳动力,扛地2万亩;1964年冬至1965年春,出动1.5万个劳动力,扛地2万亩;1965年冬至1966年春,出动1.6万个劳动力,扛地2.1万亩;1966年冬至1967年春,出动1.7万个劳动力,扛地2.4万亩;1967年冬至1968年春,出动1.7万个劳动力,扛地2.4万亩。连续五个冬春,共提供1060万个劳动日,该地区参加土地深翻的社员群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辞劳苦、不畏严寒,挥舞着手中的铁锹,硬是将埋藏在地下深处的黑色油泥土一锹锹地挖了上来,将含有盐碱成分的土埋了下去,共翻土扛地近11万亩,为改变张、黄、六、运地区贫穷落后面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省、地、县政府为支持该地区人民群众翻土扛地,先后调拨八千多万斤粮食兑现给参与翻土扛地的农民群众,不仅改造了土壤,而且解决了广大群众春荒缺粮的困难。
  1965年3月18日,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陈光在专题视察了张黄六运地区之后,在六套工作委员会召开的三级干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了该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顽强精神。
  1966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县以废黄河、中山河为界,河南仍为滨海县,河北为新设置的响水县,张、黄、六、运四个公社均划归响水县所辖。后因“文革”的影响,“六套工作委员会”被迫停止工作,但上述地区的人民仍没有停止改造旧面貌的斗争。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新闻宣传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