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乡的味道
|
作者:单适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8706 发布时间:[2023-8-29] |
我虽生长在黄海之滨,但记忆里的小吃不是什么海鲜之类,而是一些具有淮扬风味的食品。作为早点、下午小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带着童年的记忆,伴着亲情和友情。我就从自身感受角度,挑出几样说一说,以作过往纪念,以解心中乡愁。 有不少人像我一样走出家乡的小城,去外地读书工作,最想念的、回家要首吃的就是鸡蛋饼了。 如果你问滨海人,最想向你推荐的一个当地小吃是什么?十有八九的回复都是鸡蛋饼。这份美味当真是我等心中的白月光。 家乡滨海的鸡蛋饼,材料跟东北烤冷面挺像,但其实并不一样。城内有各家摊子,都在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有一些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摊位,一般都是在自己家的附近,也就有着不同的蛋饼审味。像我一般吃的也就自己家路口的,也吃过外婆家的路口、银厦广场,都是自己熟悉的能接受的味道。某一天,路口来了一家新的,蛋饼的料有了差异,我都难以接受了。 一般来说(我最熟悉的那几家),制作和下料是这样的:倒一勺面,用长得像竹蜻蜓的工具把它摊成一个圆,打鸡蛋搅散,撒上香葱、芝麻;差不多翻面,涂酱,撒榨菜、香菜、虾皮、火腿肠(肉片、烤肠啥的属于后来出现的);左右上下翻边包好。早先,都是塑料袋一兜,在蛋饼下半截包上一层广告纸或者不知道哪收集来的作业纸,老板拿在手里露出上半截,用刷子轻轻刷下酱料,然后递给顾客。后来,配合堂食发展出了:在包蛋饼的时候不再左右上下包好,只简单一卷切开盛盘。但是,我还是喜欢那种热乎乎的拿在手里的,一口咬下去才是满足。 最早的时候,标配鸡蛋饼一块钱一个,后来慢慢涨价,到现在的一个五块钱左右。鸡蛋饼真是我们这些人的童年记忆,就像是被一个个鸡蛋饼喂大的。小时候,早上起床总是拿上钢镚,就往路口买蛋饼去了,还经常自己带着鸡蛋,老板叔叔最后算钱的时候就抵去一个鸡蛋的成本钱一块钱。我还没试过一道带着火腿肠的,要是按当年的物价,这也自己带了,我都不知道,我还要给老板叔叔几毛钱了。 多少晨光熹微的早上,或是太阳高照的上午,我就在鸡蛋饼摊位前面看着我的鸡蛋饼被制作,乐此不疲。我从一个稚龄小童,慢慢长大。老板叔叔的摊位装备变化,到现在有了门面,但我还是爱在毫无遮挡的阳光下热气腾腾的制作和那满怀期许的等待。到了大学,每次回家都要打卡,每次上车离家前也是一个鸡蛋饼。 说完鸡蛋饼,就不得不说它的黄金搭档豆腐脑,也就是豆腐花。我们家这边是咸口豆腐脑,一般早上都是一个鸡蛋饼、一碗豆腐脑。 豆腐脑早先也是一块钱一碗,后来涨价,但没有鸡蛋饼涨幅大,我家路口是两块左右一碗,银厦广场的徐氏豆腐脑则直接四块钱了。吃豆腐脑,最好是坐在一旁堂食,勺子搅匀,一勺一勺慢慢喝。而不是选择打包杯,用吸管吸。 豆腐脑的佐料正常是香油、味精、盐、榨菜、香菜、辣椒、虾皮,我家路口那家会放些蒜,银厦广场则不放,如此会相对更为清爽。豆腐滑溜溜,入口不需要咀嚼,直接滑到肚子里去了。加了辣椒之后,喝完整个人都热乎乎的,特别适合冬天。 鸡蛋饼和豆腐脑一般都是连体的,做鸡蛋饼的摊位都会有豆腐脑。我家路口的鸡蛋饼摊位,早前是夫妻一起经营,阿姨做鸡蛋饼,叔叔盛豆腐脑,配合得相当完美,阿姨记性好,叔叔总是需要被提醒。后来,业务扩张,阿姨和叔叔各自负责一个摊位,叔叔留守我家路口。开始叔叔还有些手忙脚乱,在我的见证之下,这么些年,他在摊蛋饼等翻面的间隙盛豆腐脑,倒也算忙得过来。 另有见证我成长的就是县城东街头的猪爪馄饨店了。 这家店位于老街,老板姓雷,只经营馄饨和凉拌猪爪,店面不大,只有三张八仙桌,来吃的都是要拼桌的,整体比较老旧,但也因此很有老字号的氛围。清晨,炭炉炖烂猪爪。猪爪汤下馄饨,撒把胡椒、香菜,上桌。猪爪手拆散,拌上佐料,撒把香菜,上桌。我一般是很少点凉拌猪爪,喝上一碗馄饨也就够了。但是,他家的凉拌猪爪特别好吃,肉皮炖得很烂,我有次打包带到南京,收到了室友的一致好评。 这家店,一般都是我爸爸带着我去。我开始有关于这馄饨的记忆是,小学四年级吧。爸爸几乎每周日下午四五点这样,就会带我来这里吃馄饨,一勺一勺的馄饨,完了,喝加了自制老辣椒的猪爪汤。一度,我能吃四碗馄饨,自我感觉很好。来了,先下两碗,看着差不多了,我爸再叫两碗。以前的碗还是那种不坠腹的、口沿蓝圈的,像影视剧喝酒的碗。一个个摞起来,真是光辉历史。当然,现在的我,一碗就够了。 我刚开始吃的时候两块钱一碗吧,现在是五块钱一碗。经营人从简单的夫妻俩扩展到了“雷氏家族”,八仙桌也盖上了大理石板。馄饨汤自然也不如从前。当然,汤的浓醇度是从早上到晚上递减的,我有次早上六点去吃,汤纯到发腻,可见找对时间的重要性。 猪爪馄饨,没有鸡蛋饼那么具有乡愁的普遍性,知名度多限于老街人,朋友们吃馄饨去哪里哪里,而我则是吃馄饨一定要雷家的猪爪馄饨啊。到了高中时候,老爸还时常在周日下午上学带我去吃上一碗。老街的叔叔们看见我从街头走来,总是说,又去吃馄饨啦! 是啊,我又去吃馄饨了。 东街头另一大爱便是街头的芝麻糖糯米糕,我们叫压糕。一定要芝麻糖的,一定要新鲜热乎的,凉了就不好吃了。 这芝麻糖糯米糕就是两块糯米糕中间放一勺芝麻糖,隔着塑料袋用手一压就成的。虽然简单,但是特别好吃,香甜软糯。知名度也多限于老街这块区域,依然也是老爸带我来吃的,我好多朋友都没有吃过这种糯米糕。有一次,带了一只来吃,吃完后很满意。 其实,做这糕的摊位主营的是纯米糕,点上四个红点,做生日喜事等大规模的伴手礼,配上粽子,取“高中”“步步高”的彩头。我爱吃的芝麻糖糯米糕只是他们零碎接单的副业。记得前几年,我和老爸去买,一家摊子没有芝麻糖了,一家摊子没有糕了,老爸愣是让一家出糖、一家出糕,做成了芝麻糖糯米糕,让我吃了个满足。 后来,我吃了好些地方的糕,还是喜欢芝麻糖糯米糕。 糯米糕一般都是作为下午的小食存在的,还有富有家乡特色的小吃则是作为早餐。滨海的早餐多还是具有淮扬菜系清淡特色的,各式粥、蒸饺、小菜,还有烧饼油条。 吃粥是我们最具烟火气的幸福时光。早上,坐在中意蒸饺或者瓢城粥店里,点上一碗菜粥,或者玉米糁子粥,上一笼蒸饺,豆角、豆腐、海带、肉馅应有尽有,配一碟小菜,雪菜毛豆、烧豆腐、黄豆小鱼……很丰盛、很享受。上高二、高三的时候,我们住得近的几个人还成立过一个早餐联盟,早上出门买上自家附近的特色早点,到学校一起分享,我带的就是蒸饺。现在想想,当时真是精致又养生。 烧饼包油条,也是经典。滨海的特色应该是米面饼配油条。 米面饼较之烧饼,更加软糯,也更加香甜。油条主咸,米面饼主甜,搭配起来竟然有天作之合的感觉。 在家乡,在我的记忆的食物有很多。凉粉,实小东边巷子的、渔市口的,一个经典的蓝花广口瓷碗,刮成条丝的粉,辣椒、榨菜、茶干、香菜,就坐在街头,哧溜、哧溜。芝麻糊,原来在圣迪奥东边巷子里,从大锅舀出来满满一碗,稠度正好,就是比冲出来的南方黑芝麻糊好喝。大街小巷的炸鸡柳,两块钱一大袋,现在两块钱一丁丁。原来县一中门口的关东煮,每天中午放学借钱买串冻豆腐,钱不够就五毛钱买杯汤,几个人分着喝,去年还又遇见当年的关东煮阿姨,摊位升级了,汤的口味还没变。 还有很多好吃的已经消失,找不到了,却被我时刻念着。县幼儿园南边的十字路口,现在的口腔医院,我小学的时候有卖关东煮的,我和好朋友周五晚上去那里买一串海带、一串豆腐干,用半边饭盒装上满满的汤,我们轮着喝,那汤特别鲜、特别好喝。幼儿园的时候,很喜欢放学路边卖的上海粢饭团。白漆的木头推车,那个阿姨盛出一铲饭,放在垫着毛巾的塑料袋上,压平放上几勺芝麻糖或是白糖,然后用毛巾使劲拧成一个椭圆长条递给我,甜甜的、香香的。之后,等我又念起来,却不知道她去哪里了,街上出现了一堆包肉的、包雪菜的咸饭团。后来,我来到上海,看见糍饭团就会去买,但都不是当年吃到的口味了。上小学的时候,我去爸爸单位玩耍,爸爸下班之后会带我去滨中西门口的店,买一个面包夹肉片。我记得那个面包软软的,里面的酱甜甜的,夹上肉片特别好吃。我在小学校的小卖部也买过面包夹肉片,但是那个面包就是没有那家的软和甜,明明包装一样,所以,我一直怀疑小卖部卖“山寨”牌子的面包。 这么多好吃的,都是我家乡的、都在我记忆里的,伴随我成长的画面,一起存念着。我要把它们都记下来,也记下曾经小小的自己,和一起走过的时间。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