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丝网浜的前世今生
|
作者:王玉祥 封长林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8926 发布时间:[2023-8-18] |
或许你听说过历史上位于今响水县黄圩镇云梯村的云梯关,但你知道还有一个叫“丝网浜”的地方吗?云梯关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关,有“东南沿海第一关”“江淮平原第一关”的美誉。殊不知,在今滨海县境黄河故道入海口曾经有一个远近闻名、十分繁华的港口,交通地位一度胜过云梯关,这就是丝网浜。 大自然的伟力就像《西游记》中的神仙,施一个法术,可以变出一个地方,也可以让一个地方凭空消失。不是悄然消失,而是快速地、一块一块地无情抹去,就像制图app中的“消除笔”,划一下,就消失了一块地方,不给你任何敲“回车键”的机会。 “丝网浜”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繁华,如“通灵宝玉”在五彩缤纷的人世间走过一遭后,悄然湮没在茫茫的大海。我国的版图上没有了“丝网浜”这三个字,但在历史记忆的长河里,却永远有她激起的波澜。 天然神助,铸就丝网浜 据史料记载,滨海县境原为淮河口外的浅海湾,后经淮河水、黄河水的冲积,逐渐淤长而成。而陆地的形成,则经历了缓慢延伸、快速淤长和迅速蚀退三个重要时期。 公元前1119年至公元前15年,因淮水含量少,口外沉积缓慢,历时1100多年,海岸东移至现在的天场镇潘冈、吉冈一线,县境成陆东西宽仅2公里左右,海岸线长9.9公里。 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在河南境内决堤,向南一股流入淮河,黄淮合流,从云梯关外(今响水县黄圩镇云梯村)入海,潘冈、吉冈附近之海岸自此日渐向东延展。 到至元十八年(1281),共历时153年,海岸线向东推进3.5公里,海滩年均淤长达到了22.87米,滨海县境内海岸线长14.2公里。 明弘治八年(1495)黄河全流夺淮,黄河水夹带泥沙,吐于口外,海滩日拓,河槽伸展,海岸快速东移,有日淤尺土之说。明万历九年(1581),海岸由天场延伸到东坎一线,向东延伸15公里,年均淤长50米,海岸线长27.8公里。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海岸延伸到八滩东,从1581年至1703年,历时达122年,延伸20公里,年平均淤长达到163.9米。清嘉庆八年(1803)海岸向东伸展到大淤尖一线,从1703年至1803年,历时100年,海岸向东推进23.5公里,年平均淤长235米,黄河北岸已有二泓、三泓、四泓之地名,南岸已有大淤尖、尖头洋等村庄,滨海县境海岸线由套子口入境,经大淤尖、尖头洋至扁担港出境,长达到37.1公里。自1803年至1855年,历时52年,海岸延伸到望海墩东,延伸18.5公里,年均淤长355.7米。 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浑厚重的黄河造就了滨海县境内这块年轻的土地。她淤沙填海,使得沧海神奇般变成桑田,也孕育了一座天然而神秘的海港——丝网浜。 灌河口的开山岛,本在汪洋大海之中,因黄河泥沙淤积,于清乾隆年间与陆地相连,成为陆地上的一座小山包,前后100年左右。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后,山脚陆地开始被海水淘空。据1959年版《中国分省地图》,开山岛与陆地渐行渐远,重回大海怀抱,此时已离陆7.5公里,再次成为一座海中孤岛。 扼海门户,繁华丝网浜 丝网浜,邻大海而襟黄河,清嘉庆初年起,还是一个渔村,人气逐渐聚集兴旺,发展成为海边一个繁华集市,继而发展成为重要的海港,成为扼守黄河门户的海边重镇。丝网是打鱼的工具;浜,是小沟河之意。丝网浜,因渔而兴集市,因集市而渐成港口。 丝网浜首先是一个繁华的渔村。丝网浜连接外海与内河,渔业资源丰富,是天然的渔满仓。浩瀚的大海,是汉子们的土地,他们乘风破浪,劈波斩浪,迎难而上,早出晚归,在大海里讨生活,夕阳西下,大筐小篓满载而归,舱内鱼虾跳跃,船头浪花激荡。健壮的体魄,黝黑的脸庞,丰收的喜悦,赶海男人的价值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女人们用辛勤的双手编织着生活。放眼数里,整个渔村里没有一个闲人。辛劳的人们在网的世界里行走。闪烁着阳光的沙滩上,她们把潮湿的渔网放在木架上,一边等着晾干,一边修补渔网,一边清理杂物,唠着家长里短,说着邻里趣事,好不热闹。一条条渔网、一行行网架,绵延不尽,煞是壮观。家前铺后,草坪滩地,变成网的世界。 丝网浜还是一个繁华的集镇。清道光十三年(1833),河道总督张锦查勘黄河口,曾下榻于河海酒楼,登楼远眺,诗兴勃发,遂赋诗三首道:炊烟出洲渚,浮家而泛宅。入潮复出潮,身是弄潮客。重利轻别离,风涛经无数。一日两回潮,此是远乡路。丝网强名市,鱼虾自一村。我来犹惜命,不敢食河豚。在张锦眼里,小镇强于名市,足可证明丝网浜在当时决非凡市俗地。 丝网浜更是一个重要的商贸港口。嘉庆初年已是苏北的海边重镇。丝网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岸,东临茫茫大海,波翻浪涌,每天有数百条海船进港、出港;南边滚滚黄河,帆樯林立,大量的渔货海鲜运往两淮。丝网浜既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又是扼守黄河的重要关口。 日日夜夜,人们把大量的海产品及货物运往两淮地区,内地的粮食、棉花等物资从这里由海路运往沿海各地。天然海港丝网浜成为内陆地区的运输中转站,有力支持了内陆地区的生产发展和经济的提升。 美丽传说,神奇丝网浜 丝网浜如变幻的彩虹,绚丽而短暂,却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据传,黄河、淮河并流以后,泥沙阻塞河道,经常发生水患,下游百姓苦不堪言。有一位刘姓官员秉直祷告海龙王。不多时,海潮大作,拥沙而去,好像神仙显灵。于是,官员奏请朝廷封海龙王为广输龙王。此后,海龙王经常发功,把大量黄河泥沙输入黄海之中,久而久之,便筑成了天然海岸,也便有了神秘古港——丝网浜。 丝网浜上有座闻名遐迩的庙宇叫小沙庵。传说有一个姓岳的船主,带领四个帮工,驾着自己家里的三帆船出海打鱼。下午两三点光景,突然间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海浪滔天,三帆船象一片树叶,一会儿被抛近谷底,一会儿被掀上浪尖,船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船主人搬出香案,摆上贡品,燃起香烛,跪在船头,对着大海磕头祈祷:“龙王爷爷,保佑我们这一船人平安回家吧……”刚祈祷完,远处来了一叶扁舟,飘飘悠悠地靠近大船,旋即一大一小两艘船稳稳当当地行驶在滔天巨浪中。 船主人跨上小船,感谢小船主人的救命之恩。小船上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握船舵,轻松自如。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不知不觉,船平安抵达丝网浜港口,船员们对小船主人感谢不尽。岳船主与小船主人依依不舍告别,再次感谢救命之恩。跨上大船时,岳船主不慎将一只鞋掉落至小船中,然而小船已启航而去。 第二天早晨,大家携带妻儿,备上祭品,去小沙庵敬海神。他们来到小沙庵立即愣住了——原来墙上悬挂的一艘小船水淋淋的,前一天丢掉的那只布鞋还在小船仓里。大家惊诧不已,纷纷跪在神像前焚香、叩拜,感谢海神的救命之恩。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许多远方的香客前来礼香拜佛,小沙庵堂香火越发旺盛。朝廷于咸丰六年(1856)拨海神庙香火地2顷、99亩供其使用。光绪二十五年(1899),丝网浜和黄庄、小六合庄、大尤庄等20多个村庄倒入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小沙庵成为美丽而神奇的传说,在黄海之滨的滨海县境广为流传。 黄河改道,痛失丝网浜 是不是应了那句话,盈满则亏? 在经历短暂的繁华过后,就是无尽的凄凉。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河南省铜瓦厢决堤,自此北徙山东入渤海。于是,滨海县境内黄河成为故道。黄河改道以后,海滩终止淤长,由于海潮剥蚀,潮流湍急,泥沙不断被潮水卷挟而去,海岸开始蚀退。原淤积的黄河三角洲,突出在海外,三面受潮水冲刷,大量泥沙被冲走。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归入渤海,盐城境内海岸泥沙减少,海陆演变发生了逆转。主要在今射阳大喇叭口以北的海岸以蚀退为主,大喇叭口以南直至东台的海岸仍继续淤长,尤其是南部淤长更甚。 北部侵蚀后退,尤以废黄河三角洲为甚,海进陆退。滨海县大淤尖以东原来向大海突出的三角洲消失至今状。自咸丰五年至1987年,废黄河三角洲共蚀去土地1400平方公里,且在自然状态下冲蚀速度每年仍达2.223平方公里。 清光绪十一年(1885)《阜宁县志》记载:“海滩日塌,昔之青红沙、丝网滨均塌入海。” 民国23年(1934)《阜宁县志》记载:“咸丰五年铜瓦厢河决,北徙不复,海滩地始见坍塌者,广大平原由桑田又沦为沧海。”又载:“由于黄河久徙,凡遇一二日狂风巨浪,海岸必剥蚀丈许,计一岁中至少削去三四十丈,而涝年尤甚,以故青红沙、丝网滨早付汪洋,近五十年已由小另案塌至六合庄(指原来的大、小六合庄,非今日之六合庄)。” 废黄河口新六合庄附近的海岸,自咸丰五年(1855)至民国29年(1940)共蚀退11.395公里。自民国30年(1941)至1967年,又蚀退5公里。咸丰五年(1855)至1967年的112年间,共蚀退16.395公里。 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有10多个村庄已倒入海中,1900多户搬至内地,失去良田达15万多亩。到民国28年(1939)又有了10多个村庄相继倒入海中。从1855年到1967年,历时112年,县境海岸蚀退21公里,年平均蚀退187.5米。在100多年中,倒入海内的村庄有21个,倒掉土地约160平方公里。1967年,滨海县政府开始用块石治理海岸,蚀退才被遏止。 后记 已逝的丝网浜海港,沉睡在黄海深处,大海的惊涛骇浪,似乎在诉说着昔日丝网浜海港的壮美,层层追逐的浪花,好似在追忆着昔日丝网浜海港的辉煌。潮起潮落,历史老人用自己厚实的大手,抚摸着湮没于海底的丝网浜。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以人民为中心,真正把人民利益始终放在治国理政的首位,从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起,人民政府就拉开了治海的序幕。 1941年修筑的宋公堤就是一项巨大的捍海工程,也是一项伟大的民心工程。此后,政府多次组织修筑主海堤、外海堤,蚀退渐渐被遏止。每遇天文大潮和台风海啸肆虐之际,党和政府即组织民工守堤护堤。省、市、县各级政府多次花费巨资,开展海堤达标工程建设,努力使大海安澜,使人民安居乐业。要是丝网浜有造化,能再坚持一百年,一定会在党和政府的治理、保护下,变成一个别样的丝网浜,一定会被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大海港。 值得欣慰的是,距离丝网浜原址不远的海岸,淮河门户——滨海港正在昂然崛起,经过滨海人民几十年来的不断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10~15万吨级码头条件最好的深水良港,成为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