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四军驻中兴港战地医院琐忆
|
作者:朱乃余 朱乃胜 徐寿休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9054 发布时间:[2023-5-26] |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们在追寻一件已经过去80余年的往事——新四军驻中兴港战地医院,特地邀请老干部刘古巨先生,几次前往战地医院所在地的正红镇新丰村,协助我们先后采访了刘训东、刘古床、崇国富、刘训波、刘军、刘训横等几位老人,他们神情凝重地讲述了有关战地医院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由于时间跨度比较长,这些回忆仅是一些片断及印象。我们结合有关资料,几经核实补充,才撰写成文。在此,我们对热情相助的各位先生、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1945年春,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已经进入穷途末路,苏北的伪军进行大规模调防,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由洪学智担任前线总指挥,集中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十旅共11个团的优势兵力,于4月24日打响阜宁战役,对据守在阜宁城内外的伪军第二方面军孙良诚等部发起攻击。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攻克了伪军第五军长王清翰曾吹嘘的“固若金汤的阜宁城”,攻克了周围22个据点,取得了阜宁战役的伟大胜利。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战场上伤亡也是必然的。为及时救治伤员,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新四军驻中兴港战地医院也应时建立。 医院选址 拫据部队作战地域情况,新四军第三师卫生处吴之理经请示首长后,提出在紧邻战地后方的阜东县中兴港建立一所战地医院。之所以选择此地,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中兴港东邻射阳河,四周又被篆河环抱,河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形成自然的保护屏障,宁静安全,不易暴露。二是水路交通方便。水乡船只多,村民基本上人人会划船、人人识水性,利用船只转运伤员离战地路程不远,平稳便捷,伤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三是基础条件较好。开明地主刘学栋、刘学坤、刘学瑞、刘学榜等子女大都在外地参加革命,在家中居住的人很少,经过干部动员,他们立即让出东、西两个庄圩、六个天井里的50多间房屋,作为医院用房。四是群众思想觉悟高。全村30多名党员干部立场坚定,群众纯朴忠厚,是一个可保护、可保密、可依靠的根据地。所以,将战地医院建在中兴港成为理想的选择。 医院概况 战地医院是根据某地战斗设计需要而建成机动的临时救治机构。战役开始前,部队后勤部门悄悄地把粮食、棉被、衣服、炊具等物资和医械、药品用船运到中兴港,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帮助下,迅速收拾房间。东庄圩三个天井的房屋分别作为治疗室、手术室、值班室和伤员住房。在伤员住房的天井里设有管理室,专门管理住院伤员的军风军纪。相邻的西庄圩三个天井,分别作为医院的办公室、医护人员的住房、物资保管房及伙房。伤员的住房都是用柴笆和土脚搁成一排排的简易病床。医护人员的住房是用门板等搁成床铺,并放些简单的桌子、凳子等生活用品。 战役打响前,医护人员相继到前来报到,有李院长、陈医生、杨医生、王护士等20多位医护人员,他们医术高超。还有一些炊事、保卫人员等都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战役结束后时间不长,一部分医护人员又随部队投入新的战斗,留下的部分人员对一些重伤员继续进行恢复治疗,使他们尽快重回部队参加战斗或转业回家。战地医院前后历时6个月时间,1945年9月底全部撤离。 救治片断 战役在午夜里打响,第二天上午,支前民工陆续将伤员运到医院救治。据老人们回忆,前后送到医院救治的伤员约有300多人,大部分是新四军第三师十旅28团、29团的“侉子”兵,也有个别被俘的伪军伤员。这些伤员中有的是皮肉炸伤,有的是断腿、臂折等重伤,还有人因流血过多、救治不及,在转运路上就不幸离世了。 治疗室里,医护人员对外伤的伤员进行迅速清洗伤口,清除杂物,缝合包扎,术后换药……不一会儿,沾满鲜血的纱布棉花就扔了一筐。手术室里,躺在血泊中的重伤员,医生们凝神屏息地从体内取出弹头弹片、截去残肢。在病房里,有些伤员前一天晚上还在呻吟,第二天早上已人去床空……战地医院是惨烈战场的续集,在手术台上、在病房里、在整个医院,到处演绎着一幕幕让人刻骨铭心的生与死、爱与恨。 据当时在医院里当护工的一位老人回忆,有一名伤员二十刚出头,他的右大腿根内侧,飞进一小块弹片,止不住地汩汩流血,需要手术取出弹片。因手术室里没有空位置,就在治疗室,女医生小杨让他把裤子脱掉躺下,伤员有点害羞不好意思,磨磨蹭蹭地不肯脱。杨医生见状便亲切而又严肃地对他说:“你在战场上死都不怕,还怕我这个小姑娘啊?快当些,这是我的工作。”说着拉下伤员的裤子,固定好手脚,麻利地给他消毒、手术,很快取出弹片,缝合包扎。其他伤员见状笑着对伤员说:“保证不影响你娶媳妇……”这位伤员却含着感激地泪水说:“亏你们还笑得出来呢……”而在一旁的杨医生的脸上却挂满了汗珠,显得疲劳和欣慰。 伪军战败后南逃,一位被遗弃在战场上的伪军伤员,被救护人员随我军伤员一起送到医院。这个伪军伤员左小膀骨头被炸碎,发炎溃烂,加之失血过多,奄奄一息,医生告诉他必须立即截肢,才能保住性命,他声音却低沉而痛苦地说:“我姓孔,是33师的伪军,我对不起你们,不要再给我做手术了,就让我死了吧……”医生却对他说:“你虽然是伪军,但也是中国人,是我们的同胞,只要你有一口气,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救治的……”这位伤员治好后,医院给了路费,他千恩万谢,洒泪而别,回老家去了。1978年秋天,年过花甲的老孔带着他的儿子,从徐州来寻找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地方,几经周折,见到了当地的父老乡亲,热泪盈眶,百感交集。村干部唐修干、刘古巨把他和他的儿子带到东庄圩曾是医院填埋弃肢的旧址,他双目凝望着,仿佛又看到他当年截肢那只忏悔的手在抖动,他对儿子说:“子子孙孙要永远不忘共产党和中兴港乡亲们的救命之恩。” 在前来救治的伤员中,有的康复归队,重返战场;有的转业回家疗养;也有的因伤情过重救治无效而光荣牺牲。牺性了的伤员被抬到村前“四官众”茔地埋葬,永眠忠骨,场面悲壮。直到现在,当地的老人还经常念及那些为国捐躯的无名革命烈士。 军民情深 战地医院驻中兴港期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涌现出很多民拥军、军爱民的感人事迹,真正体现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得知在中兴港将有战地医院进驻,住在两个庄圩里的几家大户,迅速腾出几十间房子作为医院用房,全村每家每户除拿出一些剩余的门板床铺外,还打一块统一尺寸的柴笆和一张芦席,无偿送给医院用来做简易病床。 重伤员都住在庄圩里接受治疗,一些轻伤员则分散住在医院周围的老百姓家里治疗休养。每家住的人数不等,有的住两三个伤员,也有的住四五个伤员,刘军家的房子比较宽裕住了二十多名伤员,而刘训横家则单独住的是受重伤的连长和服侍他的妻子。安排伤员的人家要为伤员开小灶做饭、烧茶烧水、洗衣服等,使他们安心养伤,尽快地重返战场。 在这期间,村长崇国钢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十多人,负责用担架从船上抬伤员、卸物资等,还要做好站岗放哨的保卫工作,以及一些随叫随到的应急事情。机灵的刘古立每天和医院马管理员起早用小船到大塔、四明、大尖、如来庵等集市买来蔬菜和食品,从不间断。年龄大都在十二、三岁的刘训波、刘古标、刘古纲等十个孩子组成小鬼护工队,在病房里为伤员们端茶、倒水、传话,还帮助一些重伤员吃饭夹菜,同时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杂事,连午饭也和伤员在一起吃,直到天黑后才回家。还有安四老太、乔大奶、富二奶、崇三婶,以及刘侃、蔡云等妇女也自愿组织起来,来到医院为伤员们洗补衣服、晾晒被褥、缝被子等。村里会做针线活的妇女们也都积极响应号召,给每一位伤员做了一双用麻线纳底的布鞋作为慰问品,祝福他们早日康复回队,为抗战胜利再立新功。 在病房里服务的村民们,目睹了一些流血过多或术后身体虚弱的危重伤员,他们急需营养,医院一时供给不便,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就自发地从家里拿些鸡蛋、鸭蛋,或做好的鱼汤、鸡汤等营养品,带到病房给危重伤员增加营养、滋补身体,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见状,也不时地请他们捎些汤汤水水的营养品带给伤员,带得多了,自然成了盆盆罐罐的运输队。 在医院后期,村民们有些头疼发热的小毛小病,或有急发性的身体不适,就请留守医生治疗,医生们都热情提供帮助,有时还免费送一些药品,他们的医术和热情,在中兴港民众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新四军驻中兴港战地医院存在仅几个月,随着岁月的流逝,战地医院的房屋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依稀可辨的昔日两个庄圩的地形。这个不该被遗忘的卫护生命的地方、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中兴港,继续用无声的语言,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