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蔡桥千层
|
作者:佚名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8496 发布时间:[2023-5-12] |
千层,又称百页。蔡桥千层,闻名遐迩。蔡桥一带曾流传着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 一日中午,玉皇宴赐众仙。值舞狂酒酣,忽一缕异香直贯天庭,玉帝嗅之流涎,急授旨于太白曰:“其味何异?速查之。”少顷,太白掐指曰:“此乃凡尘蔡家桥千层之佳肴也!”玉帝闻言,令三太子哪吒火速取之。须臾,哪吒捧蔡桥千层于殿前。玉帝尝之,龙颜大悦:“善哉此肴,速入仙家菜谱以传之。”太白复曰:“蔡桥之地,水源贫竭,如有仙水相辅,甚佳!”玉帝遂命仙羊下凡江淮,赐羊河于斯民也。 传说总归是传说,只是表达了人们对蔡桥千层的一种特殊感情。但蔡桥千层的品质绝佳却是事实。蔡桥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盛产优质大豆,再加上加工千层,易操作,投资少,经济效益也看好。因此,在蔡桥这块土地上,制作千层的人家很多。其中,要数姚、吴两户人家的千层最好。 姚氏、吴氏千层以薄取胜,薄如宣纸,一张一小两,一斤可称十六张(十六两制)。色泽绵白,质地柔韧,哪怕就是用手指都不容易把千层顶破。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烹饪,不碎不化,保持原汁原味,清香爽口,耐人回味。 蔡桥千层制作有其独特的工艺。首先选料要精,因为大豆有的适宜榨油,有的适宜做粉,制作千层的大豆应是出粉率高,出油率偏少的。其次制作要细,制作时先将选好的上乘黄豆浸泡大半天时间,再经过两次冲洗;然后用石磨磨成豆浆,再用纱布筛滤去渣;最后煮浆、兑卤、上包、榨水。煮浆要懂火候,兑卤最讲技术,上包、榨水也要细心操作。 古老的蔡家桥作坊制作千层,全靠的是毛驴、石磨。子夜时分,拉磨小毛驴“得笃、得笃”的脚步声就像暮钟晨鼓那样富有节奏。每当太阳刚露出红红的脸蛋,在小贩们的一阵阵的吆喝声中,门前的竹竿上便挂满了一排排雪白的千层布。这时,一缕缕豆浆的清香夹杂在晨风中,向小河两岸飘去…… 如今,蔡桥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集镇建设初见规模,真可谓一切在变,但人们对千层的感情没有变,仍是情有独钟。千层制作这一传统工艺不仅得以传承,而且投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磨粉去渣都用机器代替了原有的驴和人工。在煮浆、兑卤、上包、榨水上更是精益求精,这使得蔡桥的千层,无论是在色泽上,还是在口味上,都有了长足的改观。 由于质量的不断提高,蔡桥千层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凡来蔡桥的外地人,都要尝一尝蔡桥千层。他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蔡桥千层真是名不虚传!”临走时,还要捎上一点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 千层菜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长期食用,还能延年益寿。千层菜谱丰富多彩,烧、炒、炖、卤样样俱全。有“猪肉烧千层”“韭菜炒千层”“虾仁烧千层”“油炸千层裹肉糊”等等。现在,人们认识了豆制品的保健作用。人民大会堂的国宴有千层,日本的东京、美国的唐人街,千层更是那里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就连非洲黑人朋友也把能吃上“小葱拌千层丝”当作是荣幸的事。嘴里品味着千层,脑中思念着蔡家桥,这真是说不完的千层话,品不够的千层味,抒不尽的千层情!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