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省曾有个“张黄六地区工作委员会”
|
作者:戴益民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8594 发布时间:[2023-4-28] |
黄河曾从滨海县境入海。由于长期黄泛,这里的土地大部分含碱瘠薄,加之灾害频繁,废黄河沿岸地区农业产量低而不稳,人民生活困难。20世纪60年代,我县的34个公社基本上都属于贫困社,特别是素有“苏北兰考”之称的废黄河沿线的张集、黄圩、六套、运河、天场、界牌等公社,更是贫困中的贫困,不少群众吃粮靠粮站,用钱靠救济。1964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为了改变这个地区的贫困面貌,专门成立了“张(集)、黄(圩)、六(套)地区工作委员会”(群众称“张黄六工委”),并且派员进驻运河公社办公。 记得当时,“张(集)、黄(圩)、六(套)地区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伊始,即认真贯彻“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农业“八字”方针,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大搞碱改水,使张黄六地区的面貌很快有了改善。 1965年3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光亲自来到张黄六地区视察后,感到很满意,在随后召开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陈光要求,滨海地区革掉了旧“三多”(盐碱地多、荒地多、风沙多),争创新“三多”(粮食多、树木多、牲畜多)。196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废黄河、中山河为界,河南地区设为滨海县,河北地区设为响水县。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