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加快推进“工业强县”系列报道,聚焦我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能、产业园区为载体,持续扩总量、提质量、增后劲,以实体经济之“稳”,助力高质量发展之“进”。
做强产业集群,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路径。今年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充分挖掘县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前景,不断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努力扩张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夯实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压舱石”,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实支撑。 4月19日,记者走进位于滨海港片区的金光纤维素纤维项目建设现场,放眼望去,钢筋林立、焊光闪耀……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们抢抓晴好天气,紧抓工程安全和质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早竣工、早达效。”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厂间道路已全部建成,正在进行酸站、原液车间三层施工,每天施工人数有400人左右,确保分别于今年6月、7月厂房封顶。” 据了解,金光纤维素纤维项目由印尼金光集团投资建设,作为高性能纤维产业的龙头企业,已列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库,拟投资406亿元。该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400亿元,税收28亿元,将形成盐城纺织工业千亿级可持续增长极。“我们重点以金光为龙头,紧密依托在建的6栋、13万平方米金光配套产业园,大力招引纤维素纤维下游应用企业,争取新上金光纺织服装、工业用纸和生活用纸项目,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滨海港片区统筹发展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滨海港片区这一重大战略空间,加速集聚绿色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电池正负极材料、新材料、现代物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努力把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不可撼动的发展胜势。深化与央企国企合作,不断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8×100万千瓦火电、2000万吨LNG、1GW深远海风电、500万千瓦光伏建设,促进资源开发与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实现风电、光伏、LNG全产业链布局,致力打造全国最大能源保供基地。聚焦冷能综合利用,启动建设LNG冷能空分、冷能交换中心,加快向低温冷链、冷能发电等下游产业延伸,打造冷能循环利用经济示范区。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性材料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发展金光纤维素纤维上下游产业,打造沿海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动力电池产业基础,加快突破固液态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重点环节,争当全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先行军。 县工业园加快邻里中心、污水管网、人才公寓等基础配套建设,全面提升承载能级;县沿海工业园主攻绿色新材料、新医药和临港配套产业,加快企业兼并重组进度,打造产业链“闭环”生态圈和“园中园”;县医药产业园加快科技创新、大健康产业集聚区配套建设,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达效……高标准建设园区载体,筑牢产业集群发展根基。 在全力以赴发展临港产业的基础上,我县按照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体系、统一收储机制等“六统一”模式,强化区镇合作,联动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对全县工业用地进行摸排,持续推进“三项清理”,确保全年收储土地2000亩以上,新建标准厂房150万平方米以上。按照“大项目进区、配套项目进园”的要求,推动铸造产业与绿岛服务中心整合升级为机械制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向小家电、医疗器械、汽车配套等应用终端延伸。 紧扣石油机械重点产业链条,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关键区域,长年常态开展登门招商、“云上”招商、链式招商;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实施“智改数转”“机器换人”,全年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个,星级上云企业3家以上;编制完善智能家电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准确掌握小家电实情,优化配套体系、完善产业链条、降低企业成本,进一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链”产业集群,聚发展动能。我县围绕市最新确定的23条产业链,结合县情实际,将主导产业链调整为“5+3+2”,包括动力及储能电池、风电装备、石油机械、医药医疗、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5条参与培育产业链,绿色建材、粮油果蔬加工、肉制品加工3条共同推进产业链,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2条特色产业链。同时,完善领导挂帅、部门牵头、镇区联动的工作新机制,分产业制订“三图三清单”,定目标、定项目、定企业,做好“一对一”跟踪服务,扎实做好建链、强链、补链工作,确保各产业链发展快速推进取得实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