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阜东县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
作者:周正新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0082 发布时间:[2023-1-13] |
从1946年起,阜东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广大干群,一方面同国民党军及其反动势力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改善了人民生活,巩固了解放区。 治水患兴水利 阜东县地处射阳河以北、新淮河以南、黄海以西、废黄河以东地区。地势大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多年来,水患频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为解决全县的水患问题,使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生产建设得到保障,以一定的物质力量支援战争,1946年至1948年底,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 1946年,疏浚、开挖大众西北支河、通济河、东坎围河、新滩复堤河、大众河、阜东河、大众河东南支河。河道总长46公里,县政府精心组织,专门拨出245万斤粮食(当时以玉米计算),动用民工15270人,挖土101万多立方米,使40多万亩农田受益。 1947年,在战事和根据地建设极为繁忙的情况下,县政府仍不失时机组织民工开挖一心河前段和民便河,解决了五汛低洼地区的水患问题;开挖侉套河,使二垛垦区、中五垦区、裕民垦区约5万多亩棉田免受涝灾;开挖中心河尾段工程,使五汛、八滩等4个区、17个乡减轻了水患。 1948年,县政府成立以县长朱志荣为首的治水总队部,各区相应成立治水大队部,对全县1948年至1949年的水利建设作出全面规划。这两年,全县开挖、疏浚阜东河尾段、八丈河、阜坎河等15条河道。 维护海堤是阜东县水利建设中一项浩大的工程。县境海堤长150华里,大淤尖至大喇叭口这一段长40公里,是事故易发地段,共有险工险段10余处。1948年8月,我县专门成立修堤兴垦总队部,朱志荣任总指挥,下设13个修堤大队部,组织13000多名民工,维修大淤尖至大喇叭口的海堤,时间是25天,累计挖土120多万立方米。广大民工不辞劳苦,夜以继日,除挖土外,还自己动手打草搭子5000多丈作为护堤之用。 发展农业生产 如何帮助分得土地的贫苦农民克服困难,种好自己的土地是壮大解放区经济的一个重大课题。 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到各区、乡及一些重点村,了解情况和指导农业生产,并及时发出农业生产情况通报。当时的口号是“村村无闲人,户户忙生产”,发动和组织农村中的一切劳动力向土地进军。1948年10月,糜滩区开展查懒汉、查闲牛活动,制定秋种的竞赛条件,结果在霜降前3天,全区就顺利完成了秋播任务。 对于在耕种收割中遇到困难的军烈属、荣誉军人、支前家属和老弱病残户,县党、政、军部门和各区、乡、村能及时组织劳力帮助。1948年10月,驻军教导团500多人暂停学习一周,到三坝区进行抢收抢种。 在收割耕种活动中,全县区与区、乡与乡之间实行劳力相互支援。临海区是一个重要的产棉区,每年植棉、管理、摘棉花期间,不少农户劳力紧张,而八巨、八滩、滨淮等区,经常派出数百上千的劳力助工,不仅解决了棉区的劳力困难,同时也使助工人员挣得了钱和粮。 对于那些因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耕种中经费严重不足的区乡,县政府和专署及时组织发放钱粮给予支持和帮助。1948年3月,专署拨出2.5万公斤粮分别借给全县10个区。9月,临海棉垦区4.8万多亩棉花,因劳力缺乏,棉农吃粮又紧,棉田杂草丛生,急需管理。为保证棉花丰收,满足棉农的锄草工资和解决吃粮困难,华中银行特别贷出3000万元给前涧、桥南河、运粮、八大家、团洼等重点乡。秋天,全区棉花增产2万多公斤,棉农多得15万公斤小麦。 为保证前方将士有足够的粮草供给,保证后方人民有粮可吃,不致挨饿或逃荒,县委、县政府重抓垦荒这一措施。在垦荒中,五汛区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垦荒政策,保证谁种谁收,保证新垦的生荒及无等级的熟荒3年内不缴粮草,保证耕作熟了的好田不拿给别人;发动原主种植,不耕种的给别人耕种。用在开荒中得益的事例,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五汛区的相关做法经县委、县政府总结推广后,全县各地迅速掀起了垦荒的热潮。1949年5月,县政府工作总结中指出:1948年至1949年春,全县计垦荒24143.5亩,潘荡、八滩、临海、獐沟区共垦荒15850.3亩,占全县垦荒总数的65.6%。 促生产度灾荒 解放战争期间,阜东县曾发生多种自然灾害,这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对支援前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每当自然灾害发生,县委、县政府着眼于从发展生产入手,从根本上帮助群众度过灾荒。 号召群众搞运销。临海区在烧盐的乡村,集中500公斤食盐,运到外地去销售,换回粮食帮助灾民度荒。县组织群众运了2000公斤硝盐到泰县,换回12万公斤粮食给灾区群众。 发动群众大搞副业生产。项目有磨豆腐、磨面粉、打蒲包、织芦席、做斗篷、取鱼摸螺、捉螃蟹等10多种。临海区桥南河、竹节、团洼等乡群众,到草滩捉螃蟹225公斤,换回大米3000多公斤,解决了100名灾民的两个月吃粮。六垛一带群众以鱼代饭。八巨区新河乡群众用摸来的牛眼螺充饥。潘荡区秦桥乡群众捕鱼170公斤、摸螺250公斤,一部分自己食用,一部分用来换粮食。 动员群众种菜、划草。五汛区在乡干会上,要求群众每人种二分地春菜,并到田间挖野菜。潘荡区秦桥乡组织群众划草,到荒地里刨茅草根(根甜,可食用)。五汛区条洋乡群众,天天到荒田薄地里刨茅草,既可度荒又开垦了荒地。 帮助部队做军鞋。各区、乡、村组织妇女做军鞋,换回粮食度灾荒。据统计,1949年,给部队做军鞋换回粮食达25万公斤之多。 1949年5月28日《阜东县生产救灾成绩统计表》表明:生产救灾前,全县有40多人病饿致死,10000多户人家断炊,1000多户人家外出逃荒,6000多人讨饭。经过生产救灾,无一人病饿致死,断炊户减少了7000多家,逃荒的群众仅有百余户。 兴办地方工业 阜东县党政机关在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和生产救灾的同时,还努力兴办地方工业。 纺织业。这是阜东县广大农民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县纱布交换所全力支持群众发展纺织业,没有资本的,可向所在地纱布交换部门借花、借纱。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发展的基础上,至解放战争期间,全县纺织业发展速度更快。 榨油业。为贯彻落实“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 作方针,1947年,县委、县政府对榨油户发放贷款5000万元,改进货管、分运手续,国营油坊为民办油坊低价代轧豆料,统一油饼价格,建立油饼贸易部门,促进了榨油业的发展。1948年春,獐沟区由七八家油坊发展到84家,每家油坊都能得到3万元以上的红利;东坎镇增加了17个油坊,投入油业生产的45家。 盐业。1946年,县政府盐税收入21.97万元,1947年达819.59万元。八滩地区,烧盐的灶民达3000多户约2万人。1948年12月,为加强盐业管理,使灶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保障,行署决定将沿海一带所有民办盐场统一收回,由淮北盐务管理局统一管理。县政府共付出15亿元华中币,向烧盐的灶民进行兑现。 冶业。在阜东县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东坎、蔡桥等大集镇,产品主要是小型农具和民用锅等。1948年,县政府为扶持冶业生产,适当地解决冶业户的生产资金,并组织供应冶业户所需的铁、炭等原料。冶业兴旺了,为农民提供了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阜东县的地方工业,虽然项目不多,生产范围较小,产值数额不大,但对整个阜东县的生产建设,对部队的军需供给,对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