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卡塔尔的天然气再次运抵滨海港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为华东能源保供再添“底气”
12月12日中午12时左右,满载13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巴哈马籍船舶“弗瑞特”号从卡塔尔的拉斯拉凡港抵达滨海港。在5艘引航船的牵引下,“弗瑞特”号巨轮缓缓停泊到我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的LNG接卸码头。5根卸料臂调好角度,与船上的管道精准对接,液化天然气由此输送到LNG接收站的3号、4号储罐中储存。这是盐城“绿能港”继今年9月26日正式投产后,接卸的第二船液化天然气,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应对寒潮低温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
12月12日,满载液化天然气的“弗瑞特”号抵达滨海港。 (本报记者 陈其龙 摄) 此次接卸的13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重约6.2万吨,按每辆槽车平均装载量20吨计算,可装载3000辆槽车运输至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在未来半个月内,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还将迎来16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船舶。充足的液化天然气储备,为华东地区冬季能源保供再添“底气”。 为了提高接船效率,优化卸船流程,减少闪蒸气放空量,盐城“绿能港”高度统筹,提前谋划,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分析总结接卸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精心制定出“弗瑞特”号专属接卸方案及储罐预冷方案。 那么,这艘船上的液化天然气怎样装卸到储存罐中?又是如何供给千家万户的呢?据中国海油江苏天然气公司生产经理吴昊介绍,船上的液化天然气通过码头上的卸料臂,再经过1300米长的管道,输送至储罐内。这些液化天然气储存在零下162摄氏度的储罐中,主要通过气态、液态两种形式进行外输。气态外输是将液化天然气经过设备加压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各分输站和电厂使用;液态外输则是通过类似于油罐车的槽车,可灵活运输至管道没有覆盖的地域供用户使用。 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培向记者介绍,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目前已经在滨海港投产4座22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储罐。一期工程整体投产后按年处理能力600万吨液化天然气计算,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64万吨,减排氮氧化物66.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8000万棵。对长三角乃至整个华东地区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增强保供调峰储备能力,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杨培还向记者介绍了今后的发展规划,盐城“绿能港”不仅具有液化天然气的接收、储存、外输功能,还将在集燃气发电、冷能利用、燃气制氢等多功能于一体上加以布局,真正成为综合性绿色清洁能源供应场站和重要的能源枢纽,建设成为中国海油一张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目前正积极规划推动二期项目,计划再建设10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建成后,将成为年处理能力达到2000万吨的国家级液化天然气接收储运中心。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