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耕海牧渔打造“蓝色粮仓”
—— 滨海陶湾海洋牧场探秘
作者:郭乃军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0539 发布时间:[2022-12-7]

  12月5日中午,记者乘船经过3个多小时的海浪颠簸,顺利抵达距离滨海港45公里的滨海陶湾海洋牧场“陶湾一号”智能网箱平台附近海域。站在船头遥望,这个平台犹如一座“海中城堡”矗立在海天之间,显得既壮观又神秘,从无人机的视角观看,此平台又像一朵绽放在蓝色海面上的荷花,美轮美奂,令人神往。

滨海陶湾海洋牧场鸟瞰。  (本报记者 陈其龙 摄)
  陪同记者采访的陶湾海洋牧场负责人李益指着眼前的平台介绍说,这个项目由县农旅集团投资建设,一期投资4.2亿元,主要建设多功能综合平台、人工鱼礁及其附属配套设施。该平台现在已投入试运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盐城市首个现代化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对全市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养护、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工作人员早已等待在底层的作业平台接应我们。顶着海风,记者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从不停摇晃的渔船登上平台,顺着旋梯登上距离海面约16米高的顶层工作生活区。站在平台上,记者扶着栏杆俯看,脚下惊涛翻滚的水域被20多根粗大柱子和铁丝网包围着。李益介绍说,整个平台为座底式结构,采用“荷韵”设计,宛如盛开的荷花。主尺寸76×76×32米,立柱中心间距60×60米,包围水体6万立方水体,主要通过水下监测和自动投饵、洗网等先进设备,实现网箱深海鱼类智能化养殖功能,每年循环养殖可实现年产值上亿元。
  平台工作人员孙铭浩带记者参观平台区域。平台共分四个区,一区设有客房、接待室、会议室、洗衣房、储藏室、仪表间等;二区设有餐饮大厅、厨房、卫生间、设备间等;三区设有投饵设备间、渔具储藏室、污水处理室、消防设备间、电气设备间、应急发电机室,室顶还有一个直升机平台;四区设有集控室、科普馆、会议室、医务室、船员房等。孙铭浩说,平台可容纳近60人,除了正常的网箱养殖功能外,还将开放科普培训、垂钓潜水、商务会议、休闲观光、婚庆典礼、特色餐饮等项目,成为真正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在集控室,记者看到十多台电脑屏幕全部打开,工作人员曹凯正在查看电脑屏幕上的一串串数据。曹凯说:“我们在水下有监测系统,可实时记录牧场水域的温度、流速、流向、盐度、溶解氧等多项指标,360度无死角监控鱼类的生长环境。”他一边说、一边点开一个页面,显示当前海水温度8.53℃、盐度29.84PSU、PH值8.45、叶绿素0.56μg/L、溶解氧浓度7.61mg/L……各种数据一目了然。再点击屏幕上的“查看历史数据”,可见该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指标在日、周、月之间的数据变化曲线。“如果发现海底哪个指标低于安全值,屏幕上就会作出警示,提醒海洋牧场出现了‘警情’。你看,叶绿素的当前状态显示为‘偏低’。”
  “何时进行网箱投放养殖呢?”记者问道。曹凯介绍说,我们目前的工作就是收集归纳各种数据,并分析不同时段、不同温度的水质,然后请渔业专家确定放养哪些鱼类最适合在这里生长。目前基本确定是海鲈鱼、黑鲪、大黄鱼等鱼类最佳养殖驯化地。预计在下个月就可以进行鱼苗网箱投放。这种类野生养殖模式相对于池塘鱼类,充分利用了深海水天然饵料丰富、高流速、无污染等优势,鱼类成长体型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口感鲜美极似纯野生鱼类,深海环境因为人类参与变得可控可干预,保证了养殖水体的无污染、无病害,更适合鱼类健康成长。
  站在旁边的李益说:“建设海洋牧场就是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着手,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放养鱼类和贝类种苗等措施,修复或构建适合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通过对生态、生物和生产运营的系统科学管理,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代渔业模式。目前,我们已经在平台附近的水底投放了34000立方的人工鱼礁。这些人工鱼礁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孔洞,为鱼类提供繁殖、避敌、索饵、嬉戏的场所,并可以阻挡‘底拖网’等渔具捕捞的伤害。”
  “这么大的平台,正常有多少人值守?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轮换?伙食怎么样?平台日常是如何运转的?”记者又向李益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他逐一进行介绍。平台正常有4人同时值守,半个月进行一次轮换。换班时,将可供半个月食用的蔬菜、猪肉、鸡蛋、大米、面粉等各种食材用船带到平台上,放到冰箱里保鲜存放。因此,虽然身处茫茫无际的大海深处,但依然可以吃到和陆地上一样的饭菜。唯一折磨人的就是晚上的寂寞,躺在床上,耳边除了海风声,就是永不停歇的浪涛声。打发寂寞的主要方式就和家人通过微信视频一番。由于人手少,每个人都是业务多面手,发电、放养、数据分析等业务都能熟练掌握。
  李益自豪地说,平台运转始终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用电都是太阳能、风能发电提供的清洁能源。同时配备了海水淡化设备,供应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值得一提的是,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全部运回陆地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则由排污设备处理达标后,方才排放进大海。
  “滨海为何要建这个海洋牧场?建设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今后要实现哪些目标?”记者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县农旅集团董事长吕海军。吕海军说,“经略海洋”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命题。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牧场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事业,2017年-2019年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和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建设。2021年,盐城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黄海新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育海洋生物产业,探索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模式,拓展海洋渔业空间,打造国家级绿色渔业养殖示范基地和海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区。
  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港口、海洋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紧抓黄海新区快速发展和盐城北部加速隆起的重要机遇,系统谋划向海发展有效路径,实施“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滨海渔业做大做强,成为盐城渔业重镇,助力黄海新区绿色产业集群建设。由县农旅集团投资建设的陶湾海洋牧场,打造滨海人的“蓝色粮仓”,就是滨海渔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跨出的重要一步。建设海洋牧场既是科学的生态修复手段,也是现代的渔业生产方式,更是创新的渔业产业形态。
  提起今后的发展目标,吕海军信心满满。我县将抢占生态渔业示范发展的制高点,拓展更多的海洋牧场,打造我国首个县级全域现代化海洋牧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现代生态渔业建设先行区、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产业融合示范区、黄海新区渔业转型新高地,形成“捕捞向养殖、陆地向浅海、近海向远洋、粗放利用向绿色健康、养殖为主向多产融合、劳动密集向信息智能转变”的滨海生态渔业发展示范模式。
  挺进深蓝,耕海牧渔。充满希望的大海,为滨海带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机遇,激荡着滨海人向海图强的雄心壮志。海洋牧场,前景无限!蓝色粮仓,未来可期!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新闻宣传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