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滨海早期人口史考
|
作者:顾述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1480 发布时间:[2022-11-4] |
现在我县的大部分土地是南宋初年黄河改道以后淤积而成的,其居民的祖上都是从外地迁进。这些先民的来源主要有5个方面: 洪武移民。现在滨海人谈起祖先,都说来自苏州阊门,由“洪武赶散”时迁移来。这话也确有根据。根据已经查阅的上百部家谱记载:这些人家的先祖大都是苏州及太湖边的居民,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4月第三次赶散时,先在苏州阊门集中,后北移里下河地区。因而,他们就把阊门记成了故乡。其中也有一部分家庭的祖先是直接从阊门迁入的,如县农业园辛荡村(原树根套)吕姓、天场镇天场村(原场东村)的张姓。其余各姓,大都是洪武移民的后裔,分别从盐城、北沙、阜宁、沟墩等地陆续迁进。如通榆镇、原坎南乡一带的李姓族人,先祖李禄原籍陇西,元朝时迁苏州,洪武赶散时迁淮安,繁衍多年后,其中一支由淮安迁住三灶。在三灶(今属阜宁县)历三世后,一个支系又从三灶迁至舀子港(今属通榆镇)定居繁衍。居住在滨淮镇、滨海港经济区的王姓祖先,洪武赶散时由苏州迁至北沙,清朝雍正年间迁至王家滩(大部分属今滨海港经济区)定居,300多年来已传14代,现仅男性人口就有5000人之多。居住在原大套乡、原果林乡和八滩镇一带的于姓祖先,洪武年间迁至北沙,后来子孙有的沿黄河向东迁徙至现在的滨海境内,人口繁衍增多后分散到至原大套乡和原果林乡以及八滩镇等地,男性现有15000人之多。 领地垦植者。明朝中期以前,新成陆的地方都是荒滩草地,几无人烟。很多外地人来此向官府申领土地,开荒垦植,就此定居。现在正红镇、蔡桥镇、五汛镇一带的刘姓,祖籍江西梓溪。明朝初年,先祖刘九三从江西迁至盐城湾刘巷,后迁至阜宁沙浦庄。明万历年间,其第六世孙刘世昌、刘世长兄弟,在篆河边申领土地耕作,从此,该支系生息在篆河两岸,至今已传25世,入谱男性人口近20000人,成为正红镇、蔡桥镇、五汛镇一带的望族,还有部分子孙散迁在射阳、阜宁等县。 经商定居者。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天赐场建立后,有大批商人和灶民来此经营盐业,其中很多人在此落户,成为现在天场一带居民的先祖。明万历年间,原籍安徽休宁的商人程时化,经常在淮沭一带经商,后在庙湾(今阜宁县城)定居。清朝中叶,其子孙迁入现在的滨海境内,如今陈涛镇、东坎镇、滨海港经济区等地的程姓人口已有5000多人。清乾隆、嘉庆年间,东坎、八滩先后兴市,吸引了许多徽商、闽商、浙商和苏南商人来此开店或办手工业。东坎出现了一大批布庄、丝绸店、茶食店、陶瓷店、竹器店、木行和榨油坊,并先后建起了福建会馆、镇江会馆等;八滩建有润东会馆。仅镇江商人迁到东坎、八滩等地的就有200多户。新中国建立前,东坎、八滩、五汛、獐沟(现属正红镇)等地望门商户,大多为外地迁进的。 避祸躲难者。县境成陆以后,直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明朝政府在此没有设置任何行政管理机构,只有零零星星的居民散住其间。后因倭寇侵入,当时的政府才开始设营驻兵。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开始设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但因村庄稀疏,人口分散,行政区域划分不十分清楚。这样广阔的滩地,蒿草、芦苇茂密,成为犯官和受迫害人员理想的避难之所。居住在正红、五汛、蔡桥、通榆、天场等地陈姓祖先,原为江西省吉水县大树村人。明太祖攻占江西后,江西陈姓因受汉王陈友谅起义牵连,四方逃散,陈卫馨一支逃到当时十分偏僻的山阳县海边避匿,以烧盐为业。永乐十一年(1413年),其族弟陈忠信在仕途中病故,另一族弟陈仲惠和陈仲信儿子陈道廉来此投靠陈卫馨,留住海边并入籍。陈卫馨、陈仲信、陈仲惠的后人分别形成三个支系,时称三大门。明弘治年间,部分陈姓族人迁至宝应、兴化等地。清乾隆初年,陈仲信第十三世孙陈英率家人从七灶迁入现在的正红镇。清朝中期,陈英的后裔又有迁往杠子、陡沟、二汛港、三汛港、九灶港、獐沟、汇川港等地。民国年间,陈姓在此地已成为大族。 垦植迁进者。现在滨海这块土地上,清康熙年间设苇荡营,尤其是清乾隆年间始设行政管理机构后,历朝历代政府多次兴办垦植机构,以及企业家开办农场、盐场,因此从外迁进了大量人口。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在黄河口两岸建立苇荡营,设立守备、千总、把总等官员,还派驻步战兵和守备兵员,迁入近2000人。到清朝末年裁撤时,被裁撤的很多官兵就在这里留住,并带进一批亲戚朋友来此落户。现在八滩镇、滨海港镇一带许多居民先祖都是在那时来此扎根的。民国七年(1918年),张謇在八大家(今属射阳县临海镇)开办华成公司。翌年,章海珊在六垛开办阜通公司,张謇又在废黄河口两岸开办新农公司、新通公司,大量迁移南通、如皋、启东、海门穷苦百姓来此垦荒,被称为“蛮子”的移民,都是这个时期迁入的。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地方士绅王以昭、杨芷江在八滩东北一带先后兴办了几个规模较大的盐场,周边县外地区很多无地无业游民迁来做盐工,使这块沿海荒凉地区增加了不少人口。新中国建立初期,农业建设第四师整体转役创办了淮海农场,使灌溉总渠尾闾两岸地区增加了10000多人。1956年,滨淮农场建立,它的7个分场大都在滨海境内,人数最多时有近7000人。新滩盐场是在士绅开办的盐场基础上,于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扩建而成的,全场职工达6300多人,其中一部分职工也是从外地迁入的。正是上述5个方面迁进人口,加之婚嫁等正常流入的人口,从此,经过一代代不断地生育和繁衍,才使滨海这块土地由原来的蛮荒逐步走向繁荣,由人烟寥寥逐步走向人丁兴旺。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