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滨海书画长廊史记
|
作者:赵春节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0725 发布时间:[2022-9-30] |
滨海,位居旧黄河冲积平原,虽然历史并不悠久,但经数百年来文化积淀可谓是人文荟萃之地。有不少书法名家,如庞友兰、沃朝阳、钱石如、李宗绛、杨润吾、庞曾以等饮誉书坛,张晓山、马公鲁等也名闻墨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滨海书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尤以书画长廊和连环画的创作最具有特色。 据悉,滨海书画长廊的建设始于1951年。当时的阜东民众教育馆、阜东民众艺术馆在馆内办起书画廊,供群众欣赏,这也为以后书画长廊的建设打下了基础。到了1958年,县城建设了新建桥,由当时的阜东民众艺术馆馆长沈宝善主导,在新建桥南侧建设了40个版面的书画长廊,书画长廊雏形开始形成。长廊一经推出,立时受到广大群众欢迎。那时的画廊是用水泥砌成的橱窗,没有玻璃,只有遮雨棚子,每个月更换一期内容。但当时的书画廊,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称为书画长廊,直到1964年,在县文化馆馆长顾崇炎主导下,在原新建桥40块画廊的基础上又向南延伸,围绕老县委(政府)围墙一圈建起了3.4里长的宣传画廊,史称“顾大画廊”,这时的书画廊才算是真正的书画长廊,成为县城的一道风景线。每个月更换内容时,馆长亲自带队,带着扫帚,扫去旧画,再贴上新画。作品表现全县新人新事,画面多数以连环画和漫画、剪纸等形式出现,作品内容多来自各类书画展览、各公社优秀的橱窗和黑板报内容,主要由文化馆组织人员创作和各公社文化站提供。广大书画爱好者通过这个平台在此笔歌墨舞,群英兴会,各显其能,人人踊跃投稿。书画长廊更换频繁,每至新一期画廊刊出,观者上千人。党的方针政策、社会新人新事,通过这一文化载体得到广泛宣传。滨海知名书法家李敦甫先生从常熟回乡后也参与了书画长廊的组建,为书画长廊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书画长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连环画的创作。当时的县文化馆以顾佰鸣为首,组织创作了9套连环画《阿芳》《芦港战斗》《斗川岛》等,登载在画廊上,丰富了画廊的内容,这些连环画后来均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通过这些创作活动,培养了一批书画人才。而滨海连环画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则是顾乃琛,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李英儒同名小说创作的连环画《野火春风斗古城》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国内风靡一时。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滨海书画长廊在后来很长时间从未间断。到1972年,顾乃琛向省里争取一笔经费,在原来基础上给长廊添加玻璃橱窗,每次换作品时雇用20辆平板车拖运作品。滨海书画长廊在此时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惊动了著名作家浩然前来参观。 正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书画长廊的建设,推动了滨海书画艺术的发展,各类书画培训班办得有声有色,学校将书法课列入正常的教学内容。书法艺术在滨海得到了普及,为后来的兴盛打下扎实的基础。多年来,滨海的书画艺术后继者鹊起,佼者辈出,世代相承。滨海籍以及从滨海走出去的著名书画艺术家有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江西省书协原常务副主席、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王兆荣,以及顾宝新、贺野、徐耀、张振声、林彬等,市县内有李敦甫、臧科、周崇华、孟怀良、范广仁等一大批书画名家。1996年,滨海被命名为江苏省唯一的书法艺术之乡,2005年又相继被命名为“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书法艺术已经成为滨海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滨海自成立书法机构以来,加入县、镇区书美协会的达3000余人,全县书法教育基地10余个。目前全县拥有县书画家协会、书法家协会、诗词楹联协会、中国书画研究院苏北分院、青年书美协会、滨海书法艺术研究会、李敦甫书画艺术研究会等各类研究会、社群组织近10个。现有中书协会员、省书协会员多人,市县级会员1000余人,全县书画队伍近万人。在省一级展览或赛事中,滨海书画家的作品更是重头戏,每次均有大奖被滨海夺得。滨海书法作品历次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奖或展出的数不胜数,2008年,滨海以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书法县。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