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宅家的日子
|
作者:顾海燕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1805 发布时间:[2022-6-2] |
生活因新冠肺炎疫情一下子乱了方寸。习惯了的“朝九晚五”,一朝躺平,生活就像一下子猝不及防地来了个急刹车。 起初,封控的日子,躺平得随意无比。慵懒的时光不觉溜走了一天又一天。俯视窗外,晴空下悄无声息的小区、落寞的街道,只有大白们来回穿梭忙碌的身影,一时间仿佛刺痛着什么。原来,躺平的日子没那么心安理得,似乎空落落的少了些什么。于是,和老公商量着让他到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抗疫服务。未曾想,一拍即合。拗不过老公,他硬说我的厨艺不错,想好好享受吃现成的、且无需洗碗刷锅的日子。于是,他也就很荣光地成了社区志愿者。剩下家务全包的我,欲哭无泪地为他竖上大拇指! 记得那几天阳光很好,有着初夏感。一天天拆洗着棉被和寒衣,晾晒着收拾着,还修整着花草。有了时间的打理,家里的角角落落便亮堂了许多。只是看到日渐落寞的冰箱,忽而心生不安感。雪上加霜的是,未曾关注过的米袋子,也只有区区半小袋米了。于是,叫醒吃饭当负担的学生女儿,义正辞严地跟她讲着家里的“政令”。靳紧裤带的日子来了,不浪费一粒粮食,无选择不挑食;盛到碗里的吃不了下顿继续;以生活基本需求为准绳。可她竟调皮地说着“要不要来一段‘锄禾日当午’”,做了个鬼脸,就这样嘻嘻地逃回自己房间,气得我咬牙切齿,无计可施。不曾想第二天一早,她竟可怜兮兮地跑到大人的房间,“抢菜闹铃”了。可是,她只能抢了个寂寞。见她一菜难求之下,只好安慰她几句。毕竟,她能从此认知到人生中的柴米油盐,感受到经历就是财富。家长的苦口婆心抵不过她自身的亲历! 这样的不安感笼罩不了两天,小区里就听到大白们最悠扬的声音——“发物资啦!”正在听书的女儿最耳聪目明了,一下子从椅子上弹跳起来,巴望着阳台下面。没等我出门,她已冲着我做了个鬼脸,甩着她的小马尾,一跳一蹦的奔下楼梯。大米、咸肉、蔬菜……这么雪中送炭的安抚了全家的心!晚归的老公略显疲惫。刚入门口,我就给他来了个“全身雾化”。见他洗了手,便接上准备好的不温不热凉白开,让他咕噜噜喝了个底朝天。早已等急了开饭的女儿,左瞧右看着他的爸爸,说爸爸比以前帅得刚毅了,脸上有了关公的标签……哈哈哈,全家围坐着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看着新闻,讨论着绕不开的疫情当下…… 接下来的日子,面对不断刷新的疫情数据,居家被排上重要日程,渐渐地像是成了习惯。为增强自身抵抗力,搬出久违的跑步机、平衡板、呼啦圈,连瑜伽垫也都派上了用场。和孩子互相监督,每天用秤称着体重来互相勉励着……生活物资来源依赖着所在居委会供给,或者自我团购。据说,居委会分管我们小区事务的负责人连轴转二十天没回家了,每天组织志愿者们统筹着小区一切事务。每天抗原和核酸检测、每家每户物资派送、对照不能差错的统计数据、照顾独居老人、安抚民众……为了一方安隅,不退缩、不回避,忙而有序,事无巨细。累了,他们就在社区警务室睡会躺椅。看似平凡,实则不易! 随着宅家日子一天天延续,一轮轮核酸和抗原检测,下楼排队的次数多了,邻里也便熟悉了许多,基本都能“对号入座”了。社区群里大多在调配着分享着彼此的物资,你家奉献一棵葱、他家一蒜头,相互送着一份温暖和鼓励。一早接到门铃声,便下楼取团购蔬菜,碰到楼下老人,打着招呼,随口问了一句“家里还有菜吗?”老人没正面回应,只是默念回应着:“我们老人吃不了多少!”听后顿觉心酸感,于是互相接济着帮衬着。到家打开电视,新闻里正是外地大巴一辆辆的驶入上海,满载着物资连同一份份大爱,一如我们的邻里,相互温暖着彼此…… 外面的鸟鸣打破了晨梦。睁开惺忪的睡眼,阳台上的盆景翠绿而充满生机,竞相争艳,不负春意;打开“城市发布”,疫情数据渐次下降,动态清零目标在即,初夏之美就在眼前……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