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经繁荣的滨海榨油坊
|
作者:李群龙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9237 发布时间:[2022-4-22] |
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在中国的传统饮食结构中,作为烹饪用品的油,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豆油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油之一,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道:“凡油供馔食用者,胡麻、莱菔子、黄豆、菘菜子为上,苏麻、芸薹子次之、茶子次之,苋菜子次之,大麻仁为下”,清初的《致富奇书广集》中说“今江南麻饼、豆饼压田,则多收。夫麻、豆既取其油,以其渣滓尚能美田”,可见明清时期江苏地区榨油业已较普遍,榨制大豆、芝麻的油坊遍及城乡各地。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榨油业这一传统行业曾一度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今天传统榨油业早已走向式微,昔日滨海县境内榨油业的繁荣只能在旧志书中窥见一二。 清末民初,阜宁县东坎地区(滨海县旧属阜宁县)经济发展很快,而榨油业则是其主要产业。光绪《淮安府志》卷二物产部分记载“盐城、阜宁为蕃,其转易他方者自明以来,以盐酒油为最钜……豆油、豆饼道光以前转贩江南,获利为厚,榷关亦以此为巨款”,《阜宁县新志·商业志·市集》记载“东坎镇古名汪家坎(旧志)。以在仁和镇前,故亦称前集。清代南河设防时,经济宽裕,货物充斥,车骡络绎,舟楫联翩,贩运者相属于道。……然其地南通射河,北界涟、灌,水陆衔接,交通便利。烟户三四千,今仍为本邑第一大镇。附近多产黄豆,商业以豆油、豆饼为大宗,其他杂粮,远商采购者,亦多输入之。货大都来自苏、杭、常、镇。”以加工豆油、豆饼为主的油坊业日渐兴旺,大、小油坊城乡密布,南商北客汇集东坎、八滩,市场购销两旺,地方经济得以发展,东坎镇遂成阜邑之首。 我县榨油业的发达,得益于其地理条件的优越,其西部、北部为淮北旱作地区,黄豆种植面积广泛,产量极为丰富。《阜宁县新志·物产志》记载:“黄大豆,俗名黄豆,为西北乡主要作物,充食而外,用以榨油,渣曰豆饼,均本邑大宗出品,以播种期不同分为春豆、秋豆共约30余种”,《江苏省通志稿·货值志·农业》记载的民国21年(1932年)实业部调查“江苏所产豆类,既以黄豆(亦曰大豆)为主,产量最巨县份,当推如皋、铜山、阜宁、泰州、涟水、武进、阳湖等县。如皋计286.5万石,铜山计91.1万石,阜宁50万石,涟水42.4万石”,《盐城市志》记载:“民国五年至九年,盐城、阜宁、东台3县,年平均种植大都98.5万亩,总产4.75万吨,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5%和20%。民国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年平均种植115万亩,总产5.25万吨,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25%”。上述诸多文献的记载都说明当时滨海所属的阜宁地区黄豆产量巨大,榨油业所需原材料充裕。 豆油在植物油中,出产丰富,制造便利,物美价廉。传统榨油方法更是操作简单,入门容易。当时主要有水代法和压榨法两种。水代法是把油料经过筛净、火炒,用石磨磨碎成浆,然后兑热水搅拌振荡,再用水把油代出。压榨法是把油料经过蒸炒、粉碎后,用杠杆或撞击方法把油压榨出来。土榨工具主要为木制,各地种类不一,有卧式榨、立式榨、大梁榨等。在民间只要稍有本钱买条水牛,做部木榨,即可就地经营。于是善于经营的榨油业者,竞相投资开业。当时油坊以东坎为最、八滩次之,其他集镇亦有分布,据光绪《阜宁县志》记载“其时八滩、东坎、羊寨、东沟诸镇集运饼、豆常州、无锡者,帆樯相属。”《阜宁县新志·工业志》记载“豆油、豆饼之制以东坎为盛、八滩次之,油销本邑,南及盐城,饼则转运海安、姜堰等处,售作肥料”。黄豆榨油以后,剩余的残渣可以制为豆饼,用作农田肥料和家畜的饲料。 彼时油坊有正坊、乡坊之别,正坊一般资金雄厚,信誉较好,豆油、豆饼合格率高。乡坊多为乡间作坊,规模较小。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到三十二年(1906年)间,东坎地区计有油坊14家,其中正坊(即较大作坊)9家,小坊5家。规模较大的为丰和油坊,有高榨7部,洋碾2盘、大磨4盘,水牛23头,周转资金有7万斛豆;较小的为梅东记油坊,有高榨3部、大磨2盘、牛8头,3000斛黄豆周转,每天生产9作,出油157斤,出饼198片。当时14家油坊共有高榨82部,洋碾22盘,大磨42盘,水牛217头,全年可压11.2万作(滨海一带的民间计算单位,以加工一次豆子为一作)黄豆,2800作菜籽,年产豆油195万斤,产豆饼246.4万片,产菜籽油18.48万斤,产菜籽饼9.24万片。 民国二年(1913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期间,东坎油坊业逐年发展,正坊增加到28家,高榨增加到126部,洋碾增加到25盘,大磨增加到68盘,小黄牛增加到275头。民国十六年(1927年)东坎的乾元油坊开始以机器为动力榨油,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东坎地区油坊共有大小机器16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东坎乾元、益元二油坊联合24家工商业户,投资60万元,购买60匹马力柴油机两台,作为碾料动力,并用作发电照明。据《中国实业志·江苏卷》记载,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二年间东坎地区17家较大油坊为镇元、同和、益元、公元、豫元、福元、陈洪泰、吉元、晋元、项乾大、老洪太、刘太元、乾元、赵乾大、同太、广元、陈宾记。 这17家油坊计有流动资本8.8万元,工人212人,年出油17104担(产值30.79万元),饼24.87万担(产值111.893万元),年总产值142.68万元。 除28家较大油坊外,尚有1000~5000元资本的小油坊数十家分布东坎附近各地。这段时间是东坎油坊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较大规模的老洪太、项乾大油坊春秋两季各有3万余斛的黄豆资本周转,一般小坊也有1万余斛。这一时期,八滩有11家油坊,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升和、乾和、同和、朱义大等油坊,资本3000~5000元不等,各有柴油机1部,木榨、高榨各在6~8部,牛10多头,雇工20人左右,日榨20作。獐沟地区的刘万元油坊有高榨8部,天场地区的裕元油坊有资金4000元左右。 榨油业的兴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当时市场黄豆日上市数十万斤,灌河两岸(今响水、灌云)一带农民江大批黄豆运至东坎销售,日有黄豆大车200多辆云集东坎,较大粮商一次运来黄豆可达三、四千斛。东坎的豆油、豆饼除在县境销售外,主要销往南通、如皋、海安、姜堰、曲塘等地。南通的“祥记”、海安的“蔡义兴”等大商号均有人员常住东坎,从事豆油、豆饼的收购和土布的推销。从姜堰、曲塘、海安、泰州、兴化、无锡、上海等地来采购油、饼的商船桅杆如林,常常排到今洪套村一带。上百艘油、饼船只,来往于东坎至南通一线。运出的是豆油、豆饼,运回的是“五洋”杂货。经营油饼业的较大商业业主相继出现,如东坎地区的张子盘、徐志超等,在东坎坐庄收饼的南路客商张顺和有40万片豆饼作资本,往来结算通过银行汇划。东坎地区年输出豆油在三百万斤以上,输出豆饼在两百万片以上,其中晋元油坊旺季一天即售出豆饼5000片、豆油3000斤。 随着油坊业的兴盛,东坎地区的商贸服务业也相继发展。各种绸缎布匹店、南货商店、百货店、药店纷纷兴起,据统计当时东坎地区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约250家左右,由于生意兴隆、市场繁荣,外地客商大量涌进,长期驻坎,各种会馆也应运而生。中国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电灯厂、戏院、医院也相继设立。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东坎商务分会成立,会长杨国藩就是经营油坊的业主。东坎由一个位于废黄河下游的农村集镇,逐步发展为商业发达的盐阜重镇。1942年9月,作家阿英(钱杏邨)在其《敌后日记·东坎游踪》一文中说:“按自此番日军入寇,阜宁被轰炸成为废墟后,东坎乃成为全县最繁盛之区。市长达三里,与南通之北新桥、六甲镇、吕四镇,堪相伯仲。”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交通受到封锁,油、饼销售不畅,油坊业逐渐萧条冷落。1943年春,日伪军占领东坎、八滩地区后,大肆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少油坊和机器被拆除。年底日军撤退时,开来汽船5只、民船30余只,抢走不少设备,县境内的油坊业从此元气大伤。 当时的阜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十分重视榨油业的恢复和发展,多措并举支持油坊恢复和发展。1943年底日军撤退后,为恢复油榨生产,县货管局发放40万元油坊贷款。据《盐阜大众报》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13日报道,贷款发放后,“只八滩一处就得到了较好的反应,有的小油坊扩大了,有的恢复营业了,甚至有新开办的……”1948年后,油坊资金甚缺,不少油坊靠卖“期饼”生产(即生产前将待产豆饼卖出,以得部分资金周转),风险较大,且价格低于市价的四分之一。为此,县货管局按照抗日民主政府指示,对油坊发放5000万元(华中币,下同)贷款。贷款的发放主要根据油坊的生产规模大小来定,贷款时间为5个月,月息4分,前后合计贷出4090万元,得到贷款的油坊有45家。 恢复生产后,油坊普遍缺碾、磨工具,已开工的油坊中只有3盘洋碾、47盘大小磨,一天只能出豆料116作。而油榨有67部,每天需要豆料近200作,直接影响产量提高。政府决定委托江淮四分公司所属的三个机器油厂低价待轧豆料(轧1作豆料缴2斤豆油作为工费)。油坊常因销路阻塞而使资金周转困难,县政府决定县丰民公司成立油饼贸易部。贸易部从两个方面扶持油坊生产:一是在黄豆上市时开展收购,然后以黄豆向油坊定做油、饼;一是在油、饼滞销时,收购油、饼,再行推销。贸易部成立后的一个月中,计收进私营油坊豆饼1万片,豆油100担。收购期间正是油饼滞销时候,豆油市价每担为31.5万元,贸易部以32.7万元收进,外销时还稍有盈利。 由于抗日民主政府的扶持,县境内的油坊业有所发展,油坊从28家增加到45家,后又增加至51家,生产设备也有所扩大。1948年,阜东县政府对照政策,发还在土改中被错误没收的部分油坊财产,如江公元油坊发还5部榨及全部工具和6间房子,王万元油坊发还全部房屋、地基和一部分机器,还发给100万元的补偿费,从而打消了油坊主的思想顾虑。土改以后,东坎周围农村花生产量不断上升,山东烟台的花生油、豆油通过海运,途经连云港、灌河运输至东坎出售,油坊的产销又逐渐兴旺起来,东坎地区又新开设了振华、阜民、华成、茂生、恒生等油行。1949年春豆上市时,一个月内各油坊收进黄豆27160多斛,共打5432作,市场购销也较活跃,油、饼出口逐月增加,45家油坊大部盈利,如西洪太机器油坊,共打236作,获毛利1446.64万元,除去开支获净利375.2万元。 民主建政后,政府为发展经济,打破封锁,解决军用粮油加工问题,由军队和政府举办的加工厂也陆续兴起。1941年,驻八滩地区的新四军三师八旅24团创办了华新油厂,不久又创办了新丰油米厂,以榨油为主,同时加工部分稻谷。1943年开展大生产运动后,政府机关创办了油坊,但规模较小,主要用于自食自用。1945年3月,县财经科在獐沟区中心港地主刘于向私营米厂的基础上创办了恒丰米厂,7月,阜东县政府在东坎同德油坊的基础上创办新农油米厂。至1948年底,各油米厂开始实行集中经营,因东坎地处阜滨两县中心地区,附近又为原料产地,城乡密集,市场发达,所以江淮四分公司所属的恒丰、裕庆、新农、华新与临县等6厂合并于东坎,以东坎地主杨仲华的房基(原同德油厂)为厂址,取名恒新油米厂。生产工具也由各厂陆续迁至东坎,经营以榨油为主碾米为辅,除自营外,以加工军用粮油占较大比例。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鼓励发展国营合作粮油加工业,对私营油坊业实行维持现有水平、适当限制的政策,私营油坊规模越来越小。1950年,对所有私营油坊进行登记发证,东坎地区换证前计有油坊24户,换证后增加到28户,有资金1亿余元。至1954年,国家对油脂油料实行统购统销,私营油坊一律取消,我县的私营榨油业就此走进历史。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