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大禹”熊梯云
|
作者:陈鹤立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0564 发布时间:[2021-12-24] |
熊梯云(1910年~1993年),滨海县五汛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任盐阜区参议会行政委员、阜东县联防大队大队长、阜东县文教科长兼盐阜区联立第二中学校长、阜东县县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中办事处水利局局长、苏北导沂整沭司令部副司令员、苏北行署水利局副局长、苏北运河指挥部副指挥、省治淮指挥部副指挥、省水利厅厅长等职。 1910年,熊梯云出生于地主家庭。他的父亲熊养和,曾任国民党阜宁县常备大队大队长、公安局局长、县长,后又任兴化县县长,是一个既主张抗日和热心公众事业、又执着地跟着国民党走的军人。熊梯云读书时就不热爱这个家庭,同情家里的伙计和劳苦群众。1934年至1938年,他到上海暨南大学商学院读书。读书期间,接触到中共地下党组织,背着父亲如饥似渴地阅读《共产党宣言》等文章。大学毕业后,任上海私立继光中学校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熊梯云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受党组织的派遣,在苏北兴化国民党第九旅开展内部工作,争取了国民党一个团投诚。 1942年下半年,在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熊梯云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回到家乡阜东县(今滨海县)工作,历任盐阜区参议会行政委员、阜东县联防大队大队长、阜东县文教科长兼盐阜区联立第二中学校长、阜东县县长、县委常委等职。在任二联中校长期间,他充分利用教育阵地,教书育人,宣传抗日救国,并主动将家里的一部分土地献给学校作为教学劳动基地,还将一部分土地分给抗属和劳苦大众,深得党组织的赞同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其间,他正确地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深入发动群众,组织扩大地方抗日武装,领导全县人民除奸反霸,开展抗日游击战,为建立和巩固阜东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1943年春,他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争取“和平军(伪军)”一团起义,参加了革命队伍。 1948年3月3日,驻阜宁县城的国民党军和还乡团百余人,窜至阜东县三灶区(1948年8月划归阜宁县)一带烧杀抢掠。阜东县武装总队三连在熊梯云胞弟熊凌云(化名陈星)的率领下,奉命前往狙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溃败而逃。战斗中,熊凌云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光荣牺牲,年仅24岁。熊凌云牺牲后,他的妹妹熊芳云于当年3月17日写了一封信给熊梯云。熊梯云接信后,忍着巨大的悲痛,于3月23日给妹妹写了一封回信,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他是我的爱弟,他是我的同志,在兄弟关系上说是亲兄弟,在共产党来说,他是党员,我也是党员,革命的亲兄弟,我们有着政治与私人的两重感情。吾弟为党牺牲,我内心痛楚是当然的。但是革命的同志,为党、为人民、为雇贫农、为无产阶级流尽最后一滴血,是最光荣的,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情。我们只有化悲哀为力量,为人民、为党、为吾弟复仇。” 解放战争开始后,熊梯云任阜东县县长,按照党组织指示,迅速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对反动派的斗争。淮海战役打响后,他调任盐阜区支前三纵队司令部任政委,积极带领民工往前线运粮运草,保证了前线战时需要。他杰出的组织能力受到了部队和上级党组织的肯定。 建国前后,熊梯云被组织安排到水利战线工作,历任华中办事处水利局局长,苏北导沂整沭司令部副司令员,苏北行署水利局副局长、党总支书记兼苏北治淮指挥部副指挥,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苏北运河指挥部副指挥、党委委员,江苏省治淮指挥部副指挥、党组成员,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在40多年的岁月中,熊梯云把整个身心献给了江苏水利事业。 1949年,他受党组织委托,负责接管国民党江苏省苏北运河工程局,并迅速着手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里运河堤防和沿海海堤,初步恢复了这些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洪保安能力。1949年汛期后,根据党中央、政务院导沂整沭的决定,熊梯云带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察看,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参与组织领导了轰轰烈烈地导沂整沭工程。经过苏北几十万群众的艰苦奋斗,开挖了新沂河,为沂河新增了一条排洪通道,打胜了建国以后我省大规模治水的第一仗。紧接着,他又遵照国务院关于根治淮河的决定,参与组织领导了苏北灌溉总渠、排水渠等治淮建设,从洪泽湖到黄海边,他亲自多次踏勘,确定桥梁、涵闸的位置,为两渠开挖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我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熊梯云积极参与领导了苏北灌溉总渠和里运河的防洪抢险工作。他顶狂风、冒暴雨,身先士卒,带领干群在汛情十分危急的情况下,10天之内完成了苏北灌溉总渠南堤加固400万土方的抢险任务,为这次防洪抗灾斗争的胜利做了大量工作。在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期间,与其他负责同志一道,组织制定了比较符合江苏实际的水利建设发展规划,并参与组织全省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江水北调、分淮入沂、新沂河加固、骆马湖水库等一大批关键性的水利骨干工程,以及大批的河网化工程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这些工程的兴建为改善江苏的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苏北地区旱改水、里下河地区“沤改旱”,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文化大革命”期间,熊梯云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被开除党籍,罢免职务,关进“牛棚”。1970年恢复工作后,出任江苏省治淮指挥部副指挥、党组成员,他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排除“左”的干扰,一心扑在水利事业上,参与指挥淮河入江水道、新沂河加固、新沭河扩大、兴建江都四站、淮安一站、淮安二站和皂河抽水站等一批治淮工程,增强了苏北水利工程抗灾能力。 1977年,熊梯云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主政全省水利工作。在此期间,他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江苏省水利建设规划,指挥了京杭运河中梗切除工程,并适应农村改革形势,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时认真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工作方针,把水利工作的重点及时转到“加强管理、挖潜增效”的轨道上来,为江苏水利建设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被群众称为“江苏大禹”。离休后,他仍十分关心全省水利工作,多次向省政府建议,尽早开挖泰州引江河和淮河入海水道。他说:“入海水道不开挖,我死不瞑目!”1993年11月5日,熊梯云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3岁。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