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盐阜人做寿
|
作者:薛维松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0886 发布时间:[2021-12-24] |
做寿,在盐阜地区有的地方也叫“祝寿”。 做寿,在盐阜有特定的内涵和一整套完整的程序。过去,盐阜人称“寿”,通常是指岁数比较大的人。所谓做寿或者祝寿,就是通过一定的庆祝仪式,希望其更加康健和长寿,即人们常说的“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盐阜人这一叫法是完全遵照古代礼制的,在做寿问题上也是很讲规矩的。一是做寿的对象,必须是年岁比较大的人,一般不能低于60岁。也就是说,只有年满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为他(她)们整生日庆贺时,才能有资格称其为做寿。否则,只能叫做生日。如前所说,如果年岁虽长,但父母在亦不能叫做寿,只能叫“做生日”。寿,在盐阜地区历史有上寿、中寿、下寿之分。据考证,这种习惯性的叫法出典于《庄子》。《庄子》一书明确规定,人的上寿为百岁,中寿为八十,下寿为六十。也就是说,只有到了60岁才能有资格称其为祝寿。二是为寿星做寿,或者叫“祝寿”,举行庆贺仪式,必须由寿星的子女或者亲戚朋友出面来操办,而不能由寿星自己动手。因为此时既称寿星或者有资格做寿的人,大多数已经年岁较高,精力不济,即使身体硬朗,思维还敏捷,但有许多事情也不一定忙碌得了。由子女或亲戚朋友们出面为老人做寿,方能体现和反映出子女的孝敬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三是为老人做寿很有讲究。通常在子女或亲朋决定为老人做寿以后,应预先发送请帖,向各方发出邀请。请帖要大方庄重,措辞要精练达意,内容说明为谁祝寿、寿期何日何时、地点何处等。一般情况下,大凡接到邀请的都应当准备礼品,届时前往。庆寿礼品范围很广,常见的有寿面、寿桃、寿联、寿幛、寿匾等等。当然,也有送礼金的。 为老人祝寿,主家一般都会设立“寿堂”。“寿堂”正中常常挂有或贴有用纸或绸剪成的一个大红的寿字,有的则挂一幅书法家书写的“百寿”中堂,两旁张挂寿联,也有的人家通常会挂老寿星画轴,以作祝寿象征。盐阜地区的风俗是,寿庆活动从寿辰的前一天开始,亲朋通常先行送礼,并于晚上先由女儿、女婿为“寿星”庆寿,此地俗称“暖寿”。过去,大户人家为了热闹,于“暖寿”当日晚上请戏班子来演戏。后来,为了进一步渲染气氛,有些人家则常常于当晚请电影队来放一场电影。第二天为寿星寿辰正日,一般宾客云集,前来向寿星道喜祝贺,并由宾客推举代表向老人致祝贺词。中午由儿女大摆宴席招待各方来宾,既作为对老人寿辰的庆贺,也作为对亲朋好友为老人祝寿的答谢。 盐阜人为老人做寿,不仅注意形式场面上的热闹,而且也很注重为老人祝寿的文化内涵。从60岁做寿开始,为了同日后不同的寿辰相区别,他们对不同的寿辰之称还进行了规范。 花甲寿。专指60岁寿辰。这是盐阜人依据我国古代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排列与组合的计算方法,从甲子、乙丑、丙寅……一直排列下去,满60年为一个轮回,即称“60为一个甲子”。后来,人们也就用甲子或叫花甲来代替60岁了。人们认为,人满一个甲子,就相当于走过了天地宇宙人生的第一个循环,标志着人生第二个循环的开始,不能不庆贺一下。所以,此地人把60岁庆贺所办的宴席叫“花甲宴”,把60岁寿辰也称之为“花甲寿”。按照盐阜地区风俗,作为做女儿的,不仅要为父母做一套全新的衣服,而且要在向父母送长寿面的基础上,开始向父母赠送寿桃,以表庆贺。 古稀寿。这是指70岁的寿辰。过去,由于各种条件所限,人的平均寿命并不是很长,70岁即为少见。盐阜人崇尚儒教,由于受孔子“五十杖于乡、六十杖于国、七十杖于朝”的影响,认为到70岁年纪的人,在古代可以执杖直接上朝见皇帝,那么,在今天理应受到尊重。所以70岁生日在此地比较隆重,场面也比较大。儿女除了要蒸寿桃、送寿面,还要叫“吹手”来营造喜庆气氛。同时,晚上还要燃放“高升”以表示庆贺。此地的风俗规矩是:燃放“高升”的总数,必须要大于年龄的岁数。比如七十寿诞,那么“高升”就要放到80至90枚,而且越多越好。由于杜甫有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此地人通常把70岁叫做古稀之年,把70岁诞辰所做的寿仪,也就叫着“古稀寿”了。 做大寿。举行80岁、90岁、100岁寿诞庆祝,盐阜地区叫“做大寿”。这不只因为过去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能过到这个年龄相对比较大,更重要的在于其中还包含着人们对寿星抬举,为博得其欢心。在此地真正称之为大寿的通常指的就是80岁,当然也包括90岁、100岁。因为在盐阜人心目中,孔子73岁、孟子84岁已是高寿了。一个人能活到80岁,多为寿礼之极,是大寿中的大寿。所以在盐阜地区又有“庆八十”的说法,一般把能活到80岁的人,通称为老寿星。80岁庆礼,在此地属喜庆中的大庆。届时,儿女、子孙争相为老人做新衣,亲戚朋友也争向老人送寿幛、寿烛、寿桃、寿面、寿联,并要行参拜大礼,为其祝寿,以表庆贺。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