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富民产业花正艳 —— “走进黄河故道”系列报道·产业发展篇
|
作者:唐颖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9733 发布时间:[2021-10-24] |
10月23日,记者在县农业园看到,万亩蛋白桑基地的蛋白桑长势正旺,田间地头一片绿意盎然;蝴蝶兰花卉生产基地内,一朵朵盛开的蝴蝶兰娇艳欲滴,红的、黄的、紫的、绿的……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抓住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机遇,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打造蜜梨、蛋白桑和花卉产业集群。”县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以蜜梨为主的果品作为主导产业,以蛋白桑产业和花卉产业为特色产业,拥有省级食品加工物流区规划面积5000余亩,省级食品加工物流区已入驻食品加工物流企业16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家,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个。” 科技兴则农业旺。近年来,该园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传统农业升级,打好现代农业发展攻坚战,实现农业提质与农民增收的同频共振。 据介绍,依托园区内各类经营主体及田间初加工中心,该园区现阶段初加工能力达100%,海大食品新上日本进口自动化蔬菜包装流水线一条,年加工能力达12万吨,是苏北最大的鲜青农产品加工企业。 乡村要振兴,就得靠找准路子,变劣势为优势。“黄河故道片区曾是我县农业发展基础最薄弱的‘贫困带’。”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黄土地种传统作物不显优势,但特别适合种植瓜蒌。” 走进八滩镇界山村瓜蒌种植基地,只见成片的瓜蒌长势茂盛,一个个金黄色的瓜蒌密密麻麻地挂在架子下。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瓜蒌,一袋袋装好的瓜蒌随即被装运出去,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八滩镇充分发挥地处黄河故道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瓜蒌种植,小小瓜蒌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农产品。目前,界山村农业园区主要以种植瓜蒌为主,配套种植金银花等中药材,1500亩基地里种植瓜蒌30万株左右,年产值达700多万元。 “我们界山村瓜蒌种植基地主要通过‘公司+专业户+基地’模式,整合多种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种植,使农民增收致富。”界山村党总支书记、经济合作社社长夏法明说,“我们还将进一步提升瓜蒌的产品附加值,努力把小瓜蒌打造成带动群众增收的‘宝葫芦’,不断做大做强瓜蒌产业,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在界牌镇条河村小花生专业合作社,村民们正忙着分拣、包装一袋袋颗粒饱满的小花生。“为带动全村广大农户大力发展小花生种植,壮大产业规模,我们于2008年11月组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小花生专业合作社。”条河小花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盛斯延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条河小花生基地核心区连片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带动周边零散种植近5000亩,合作社社员达到820人,建成深加工产业基地,年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 “条河小花生作为我镇农业的特色品牌和主导产业之一,从过去单一的花生种植,到如今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从过去的全程人工作业,到现在的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机械、运用新技术,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步走上轨道、走向成熟。”界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镇将抢抓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机遇,全力支持合作社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黄河故道沿线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绿色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占比达30%以上,沿线果园产业带面积1.02万亩,农业物资装备水平显著提升,黄河故道地区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为86.58%。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分别达到了221家、80家、239家和17家。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