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榆:以农家“小美丽”织就乡村“大锦绣”
|
作者:刘朝霞 于一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805 发布时间:[2020-11-20] |
走进通榆镇三元村,眼前是清澈透明的河道穿越于千顷良田,整齐划一的村庄坐落在绿树之中,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近年来,通榆镇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依托各村(社区)自身天然的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和水景观,加快水美乡村建设步伐,在全镇开展农家“小美丽”创建工作,以农家“小美丽”织就乡村“大锦绣”,以“美在农家”提升美丽乡村颜值。 彰显特色,打造美丽乡村 方格化的鱼蟹虾塘、笔直的河道沟渠、平坦的乡村道路、清澈的河水、葱绿的林木,给人一派现代田园的新景象,展现出最美的乡村底色。该镇统筹推进“美在农家”示范村连片打造,继续推进全镇绿化建设,开展绿色长廊和成片林网工程,沿路、沿河绿化全覆盖。 按照“连点成线、做实扩面、梯档推进”的总体思路,发动广大家庭积极投身“美在农家”星级示范户创建。引导广大家庭充分利用院落内外等空闲宅基地、边角地栽花种树,种植经济作物。发挥村(社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庭院经济、生态农业、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积极引导村民在扮靓农家的同时,实施“庭院开发”与“庭院美化”。 以“美在农家”的创建带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撬动“庭院经济”杠杆,向庭院要美,更向庭院要效益,达到“富”与“美”的和谐统一。眼下,围绕“1+1”的总体规划,推动“原筑乡村”千亩农家田园综合体项目和万亩农家复合种养基地的建设进度。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康养娱乐为方向,规划建设宜居宜商农家风景带和以S328、S348、G204线为书香绿径的活力轴,全长近12公里。依托通榆河、阜坎河等水绿景观优势,打造通榆康养产业园、原筑休闲度假采摘园等主要节点,让广大村民享受到人居环境、文化娱乐、经济发展的实惠。 留住乡愁,筑牢振兴基础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该镇突出留存人文景观,老街深巷、田园风光面貌,让这些景致诉说历史的沧桑,勾勒起乡愁,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造福于民。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有效改善了农户居住生活条件。 聚焦农家“小美丽”,瞄准垃圾分类收运处置,推进常态化清理整治,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每个村打造100户美丽农家示范样板,助力农户过上让城里人也羡慕的好日子。 发挥“美在农家”示范户“家风美”的引领作用,提升家风家教培训力度,结合“小手拉大手,美在农家齐动手”活动,积极引导孩子们参与家务整理,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传承良好家风。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营造家庭比孝顺、邻里比和睦,人人讲文明、户户树新风的文明新风尚,通过“美在农家”示范户评选,推动家风文明,“由内及外、以文化人”,全面提升群众的精神文明风貌,筑牢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 志愿服务,打造“最美村民” 在通榆镇,有一群人天天都在做善事传美德,无论是扶危救灾、助学济贫、环保治安,还是社区家政、公共事务,每个领域都有志愿者在无私奉献。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小美农家”和“大爱通榆”的一个新注解、一扇新窗口、一张新名片。 不久前,在通榆敬老院,来自腰庄、万岗等村(社区)的20多位农民走进敬老院专门举办一场感恩关爱老年人活动。这支队伍由村(居)民自发组建,他们建立了一个专门微信群用来收集爱心捐款,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关爱老人、慰问老弱病残等,展现出互帮互助的精神风貌。 助人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通榆镇,各家各户都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追求。全镇有8000户1.2万人参加志愿服务,志愿项目有100多个,呈现主体多元化、队伍社会化、活动常态化、服务贴心化的特点。志愿者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更多的群众以农家“小美丽”织就乡村“大锦绣”。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