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沃野奏响振兴最强音 —— 我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纪实
|
作者:滨宣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435 发布时间:[2020-11-12] |
今年以来,我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因势利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县新增园艺作物9.21万亩,其中设施农业2.06万亩,稻田综合种养2.75万亩,新上千亩果园2个、梨园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黄河故道林果产业带雏形初具。 优化结构促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是关键。我县以富民增收为主线,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全面落实“藏粮于技”战略,重点建设3.1万亩优质食味稻米基地,以优质粮打响“滨海大米”品牌,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199.08万亩。引导农业龙头企业落户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主产区或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乡村,建设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做强区域品牌。 “在做强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我镇创新发展思路,以调优结构、壮大规模为目标,利用国家级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品牌优势,实施稻田复合种养,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主推南粳系列食味水稻2万亩以上。”五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在获得省“味稻小镇”称号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本地7家大米加工企业的大米加工质量、产品包装和品牌推广水平,全力打响优质大米品牌。 土地流转可以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脱贫致富路,有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我县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主战场,全力推动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去年秋播以来全县新增设施农(渔)业面积2.06万亩、稻田综合种养2.75万亩。目前,全县设施渔业面积达4.51万亩。 融合产业助发展 农村要致富,产业做支柱;产业要发展,融合是关键。为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我县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这几年海峰村的产业方向越来越明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村民生活越来越红火!”天场镇海峰村负责人感慨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海峰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农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 提升农产品品质,既要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又要加速农业经济业态循环。我县实施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优质产品赢得市民喜爱。“我们引导农户将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准贯穿种植全过程,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全县目前拥有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4个,新通过认定的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4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0%。”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产地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升,全县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此外,我县还注重加强与上海大型商超合作,推动农业企业在上海设立专卖店、办事处,建设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通过拓宽市场渠道,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进社区、进食堂、进学校、进超市、进家庭”的直销配套服务模式,与上海市场建立了有效衔接。 延伸链条注活力 为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延长提升价值链,协同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我县加强平台建设,围绕“农业园区镇镇全覆盖”要求,加快朗坤农科园、农产品批发市场、台湾蝴蝶兰、梨花雨生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县农业园、陈涛镇、滨海港镇申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并参加等级创建,运用“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 四季年华农业公园位于天场镇秉义村,小桥、凉亭、绿树等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玩。“农旅结合促进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拓宽了村民的致富门路。”天场镇秉义村负责人表示,村里明确农旅结合工作定位,抓住四季年华农业公园获批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的机遇,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实现高效农业、森林氧吧、观光采摘、园艺作物一体化发展。同时,开展订单化种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积极助力脱贫攻坚。 我县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等打造成为极具活力的新型业态,举办梨花节、葡萄节等系列活动,推动乡村多重价值功能实现。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