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届职工文学讲习班琐忆
|
作者:顾艳龙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6078 发布时间:[2020-5-13] |
从微信圈中晒的近年滨海县作家协会活动合影照片,获知在立辉主席率领下,滨海作者的文学作品在全国获得一定影响,新人不断涌现,甚为欣慰。遂想起三十多年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县工人文化宫工作的陈海鹰兄主事搞过一次县首届职工文学讲习班,虽时已久远,但每当忆起很为亲切。 时为八五年春夏之交,我还在供销社做营业员,在柜台内接到单位工会主席送来的一封公函,此函似是通过县供销联社转发的。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县总工会落款的铅印通知书,意谓为推动职工文学创作,特举办首届职工文学讲习班,希接到通知参加学习云云。是时,文学大潮正席卷神州大地,据说在街上扔块砖头都能砸到几个诗人。不知是不幸还是有幸,初中毕业即参加工作的我也在做着挨砖头的梦。 某日上午,讲习班在原师部礼堂处的一间教室里开班,来自全县各单位的年轻写作爱好者们已坐满教室,有40多人吧。海鹰做开场白,所讲内容是什么不要紧,只要有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有真诚作为标志就足够,令人怀念。 授课者是江苏省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肖元生老师,东台人,毕业于南大中文系,已出版短篇小说集《梨花雨》。讲课时,肖老师主要围绕自己创作小说的经历做讲解,如何讲故事、刻画人物、叙述的语言等等。为使文友们对肖老师授课内容有更深入理解,在新华书店工作的丁克勤兄还回书店翻找《梨花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系鸡鸣丛书中一种),不知是否找到了几本。多年以后,文艺评论家孙曙教授曾著文说,文革之后,文艺复兴,“全民皆文”,在这样的洪流中,“盐城文学”乘势而上,在八十年代初形成小高潮,小说、诗歌、戏剧、杂文都是成绩斐然,肖元生的《梨花雨》——甚至产生了全国影响,在盐城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 听课的学员中,有我几位熟悉的文友,如在县食品公司办公室工作的郑贵荣兄,用笔名二贵写小说和戏剧,在市总工会杂志上刊发;县石油公司坎南油库技术员左扬洪兄,用笔名弘子写诗歌和评论,在省作协《雨花》发表,稿费请客不够再拿工资;在八滩新华书店工作的丁克勤兄,擅长硬笔书法,作品在滨海文化馆宣传栏展示;在淤尖乡政府任通讯员的李学汉兄,写新闻和诗歌,《团员们“团圆了”》消息上了《中国青年报》;从县淮剧团转到县何首乌厂的施春红,有些像当年的萧红——他们正在编辑一份油印文学杂志《春芽》。我感到这些文友们在县城似乎都能呼风唤雨。聚会时,大家总会谈到共同的老师——县文化馆戏剧创作室的徐建时老师。八十年代通讯不便,有次我外出办事,徐老师居然能通过固定电话追找到我,主要目的说是要介绍我加入湖海艺文社。感动、感谢,祝他身体健康幸福! 讲习班开了二、三天时间,结束时大家也拍了合影。我因有事要提前离开,便到原县供电局西面的海鹰家里去说明情况,知道肖老师住在他家,就有些想开小灶的意思。请教时,肖老师坦率地谈到,自己比较喜欢唯美风格的文学作品,如日本川端康成《伊豆的歌女》之类的。我不揣浅陋递上的一叠诗稿,肖老师当场翻看,评价说有“阴柔之美”,并表示让我留下诗稿,他要推荐发表。我不禁沾沾自喜起来。不久,果然收到《苏州文艺报》寄来的样报,拙作《记事板上的名字》发表了。 约二十年后的2007年,时任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臻中到苏州召开调研会,忝陪末座。发言时,我说作为喜爱写作的新苏州人,除了家谱中的六百多年前苏州人记载外,还有个缘份,即在《苏州文艺报》发表过拙作。参加调研会的全国著名老诗人朱红,曾任《苏州文艺报》主编,他扭头并透过厚厚的镜片望着我。我知道拙作是肖老师寄给他的同乡文友薛亦然老师的(从盐阜报调到苏州文联),他也是《苏州文艺报》编辑。同样感激朱红老先生、薛老师。做过文青的人都知道,过去将自已的手稿变成铅字,那真的就是梦。 近期翻读《1978-2008盐城文学专辑(小说卷)》,收入肖老师的《梨花雨》《相依》两篇小说。《梨花雨》原发江苏省作协刊物《钟山》1981年第3期。四十年后再看这篇农村题材的小说,女主人公“素云”因家庭出身无法上大学,而只能扎根于农村搞生产故事,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但通过作家笔下描摹,揭开一代知识青年的心史。 冰心说,年老时还写诗的人才是真诗人。几十年过去,也许我们没有成为真正的作家、诗人,但年轻时的我们爱好过文学,并以此展开各自精进的人生,“……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曾卓) 遥望的还有在烟雾中的故乡的朋友吧。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