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冬之蕴
|
作者:洪仁忠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157 发布时间:[2019-11-29] |
当凛冽的北风把枯黄的树叶吹得满地乱舞之时,冬天便板着一副冷酷的面孔,威风凛凛地降临了。 在许多人眼里,冬天不是美好的季节。的确,与万紫千红的春天、热情奔放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相比,冬天是苦寒的、萧瑟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有人把冬天比作孤傲的行者,浑身上下透着冰冷无情,所到之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你无法亲近,麻木无措;有人把冬天比作粗俗无趣的莽汉,挥动那双力大无穷的巨手,把大地五彩缤纷的外套扯落,使世界裸露出灰蒙蒙、白惨惨的底色;有人把冬天看作令人生厌的法海,硬生生让蜜蜂没有花儿采蜜,蝴蝶没有草丛嬉戏,劳燕分飞两地,鸳鸯各奔东西,人间少男少女藏掖起春心;更多的人把冬天看作冷面杀手,它使花儿凋谢、小草枯萎、万木凋零,无数可爱的小生灵东躲西藏,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许多鸟儿不远万里地逃向了没有冬季的南方。 于是在历代文人骚客笔下,冬天被贴上“无趣”“无情”标签的俯拾皆是。汉末枭雄曹操《冬十月》曰:“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寥寥数语,既形象描绘了北方初冬十月的风霜严厉、气氛肃杀,又生动表现出动物或潜藏或远遁,或在寒冷中惊叫不已的凄惨画面。唐柳宗元名篇《江雪》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连用“绝”“灭”“孤”“独”四字,用白描写生手法把江中垂钓翁所处的冬日萧瑟死寂的背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唐孟郊《洛桥晚望》曰:“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虽写的是冬日城市的夜晚,但照样是万物萧疏、行人绝迹、寂静无声…… 冬天真的只有冷酷、严酷、残酷?真的毫无生趣、令人憎恶?且慢!再来品读唐朝另一位诗人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中的富有哲理的名句:“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诗句大意是,霜雪严厉却是开始,草木枯了定会新发。如果没有枯寒的冬天,哪能迎来灿烂的春光。说得多好啊!冬天表面看是冷酷的、无情的,但寒冷中包含着冷静,无情中饱含着深情,肃杀中孕育着新生——这才是冬天的本质和底蕴! 冬天是春天的母亲,一刻也没有停止蕴集能量和孕育新的生命。树叶零落了,树的枝干在严寒中倔强挺立,不断积蓄力量,以图生发出下一茬更绿更壮的树叶;花朵凋谢了,花根深扎在土壤里吸取营养,等待春日怒放出更美更艳的鲜花;小草枯萎了,草的种籽蛰伏地下,只要气温稍稍回暖就会纷纷破土而出,迅速绿满大地。许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当雪后初晴的早晨,红日东升,你走进积雪的田野,驻足谛听,在阳光融雪的咝咝声外,就能听到雪下麦苗向下扎根的吱吱声、草芽等待冲破地皮和雪被的窃窃私语声。当你走近雪水浸润的树木枝干,也许在粗糙的树皮间突然发现一片生机蓬勃的绿意,也许在瘦骨嶙峋的枝头已经有新芽萌动的痕迹……不用说,一批新的生命正在蓄势待发! 冬天是高明的哲学家,用冷暖恩威的辩证法教我们在知足和感恩中把握人生真谛。冬天是寒冷的,而寒冷中的阳光就显得特别珍贵;冬天是无情的,而在你瑟瑟发抖时赐予你阳光的温暖又显得特别的含情脉脉。这促使我们回想和思索:在春天我们尽情沐浴着暖暧的阳光时曾经那样的心安理得,夏日我们面对如火的骄阳时曾经百般地抱怨和憎恶,而那时我们对阳光不是失去了理智的判断吗?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人生体验:当你充足地拥有某种东西时,你就不会觉得其多么宝贵,也就不会很珍惜。只有当你失去了它、缺少了它,你才会认识到它是非常的宝贵。因此,只有经历过冬天的严寒,才能感悟到春暖、夏热、秋凉各自的价值;只有经受过奋斗的艰辛,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有品尝过苦痛忧伤,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幸福;只有遭受过曲折磨难,才能品味到生活的甘甜与知足。 冬天,蕴藏秋实而孕育春花,蕴集力量而蓄锐重振。冬天,实在是内涵丰厚、意蕴深远的季节。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