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情注滨海热土 爱洒第二故乡
———来自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领导和队员的帮扶感言
作者:刘军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949 发布时间:[2019-10-31]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1992年以来,江苏省委按照“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发展战略,把滨海作为全省13个重点扶贫县之一,组织帮扶工作队长期进驻滨海开展帮扶工作。27年来,从一线工作队员,到后方单位领导,都以滨海脱贫为己任,把滨海视为第二故乡。他们走千家,进万户,急贫困村之所急,帮贫困村之所需,帮扶的领域从农业扩展到工业,从群众生活扩展到基础设施建设,从经济建设扩展到社会事业。历届帮扶工作队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深深地感动了滨海干群,给滨海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与滨海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帮扶队员,怎能忘记在滨海帮扶的岁月,他们写下许多帮扶感言,讲述自己的帮扶经历、收获和体会,表达对滨海的怀念之情和良好祝愿,现摘录整理部分与大家分享。
  扶贫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省委办公厅包丰(1994年帮扶队员):1994年初春,我们肩负着省委的重托,为改变贫困乡村面貌,踏上了滨海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圆满地实现年初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此同时,我对滨海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热情淳朴的民风有了深入了解,对滨海县县委、县政府创新成就伟业、扶贫合力攻坚的宏伟蓝图有了深切的感受,对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迎难而上、合力拼搏的豪情壮志有了深刻的体会。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我与滨海人民群众相处的点点滴滴,种种经历,所见所闻,成为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省国土资源厅陶镕(1998年帮扶队员):1998年2月,我作为省级机关公务员,赴滨海县帮扶锻炼一年。我和其他几名同志一起被安排在原大套乡驻点扶贫。应该说,当时这里的条件确实比较艰苦,但是当地领导还是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不时地来住地问寒问暖,及时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使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帮扶工作一年中,我参与了乡村道路建设、开挖水井、校舍改建、水利设施改造等一系列扶贫工程实施,并和于长罗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扶工作使我得到了历练,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农村,广交了朋友,确实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省民航局钱进华(2000年帮扶队员):我在滨海参加帮扶工作,深切感受到滨海老区百姓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他们都很勤劳、朴实、真诚、热情,期盼着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记得有一天,一对年迈的夫妇提着两只鹅来到乡干部办公室,说是家里困难没有钱,只有这两只鹅最值钱了,用它来交农业税。听了此话,我们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很感动,赞扬两位老人爱党爱国家的热情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主动纳税。税务部门当场决定免收两位老人的农业税,两只鹅让他们带回家卖点钱或杀了补补身子。这对夫妇感动得热泪盈眶,千恩万谢。滨海老区人民的淳朴、老区人民的思想觉悟、老区人民的爱国之情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从他们身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收获了难以得到的精神财富。
  省财政厅陈书龙(2006~2007年帮扶队员):短暂的帮扶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我感到快乐的是,帮扶工作使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我感到欣慰的是,帮扶的汗水滋润了农民致富的花朵;我感到高兴的是,扶贫工作推进滨海快速发展,势头迅猛,必将使百万人民全部走上小康之路。帮扶不光是我的工作,更是我人生中难得的财富,在帮扶的路上,我无怨无悔。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也心甘
  省农科院顾和平(1998年帮扶队员):扶贫先扶技,治穷先治心。通过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技能,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手段。我在滨海参与扶贫工作一年,驻地工作345天,主要向农民传授科学种田知识,节假日都没有休息过。有一次,我在村里对农民讲水稻直播方法和管理知识,由于前几天忙于饮水工程太累,结果在讲课过程中晕倒在讲台上。我醒来后,几个农民扶我到床上休息,我告诉他们不要紧,喝了点开水,继续为他们讲课。一年中,我先后在县里、乡镇和农村田头讲课35次,联系滨海实际,向农民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传授蔬菜设施栽培等知识。当年有十多户贫困农民掌握了水稻新品种、蔬菜设施栽培新技术,提高了家庭收入,摘掉了贫困帽子。他们说:“能够过上好日子,多亏顾科长。”看到贫困农民摘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金陵石化熊中儒(2012~2013年帮扶队员):2012年3月2日,是一个令我十分难忘的日子。那天,组织上通知我与省委帮扶工作队一起出发赴滨海县开展帮扶工作。而就在这头一天晚上,我的母亲、妻子,还有刚出生一个半月的宝贝女儿,在没有事先通知我的情况下,从1300多公里外的湖南老家踏上南宁开往南京K1192次列车来南京,在我赴滨海的当天晚上到达南京。我放弃了亲情的履约,没有去车站接她们,更没有在家等她们见面,就随着省委帮扶工作队踏上去滨海的征程。母亲和妻子知道我去滨海参加帮扶工作,都很理解和支持,特别是母亲在电话里对我说:“伢仔,你放心去吧,到那里可不能怕吃苦,要踏踏实实工作。”有了母亲和妻子的理解与支持,我不怕苦、不怕累,在帮扶工作的路上,我走得更加坚定、踏实。
  省委省级机工委孙俊(2018~2019年帮扶队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共同过上幸福生活的动员令,对我的触动很大。2018年初,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主动向组织上请缨,要求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工作。我的妻子不理解,问我为什么刚团聚又要离开她和孩子,去滨海参加帮扶?我耐心地对妻子说,苏北地区扶贫攻坚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也是组织上需要我的时候。我是个当过兵的人,应当继续冲锋陷阵,不怕苦,不怕累,为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作贡献。来到滨海,组织上安排我担任滨海港经济区双港村第一书记,我吃住在村里,与村民们一道共谋发展大计。首先是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指导农民发展瓜蒌种植,筹集资金铺设路灯,发动群众助学济困等等。一年多下来,我虽然黑了、瘦了,但看到双港村农民口袋鼓了起来,我的心里也是乐滋滋的。
  省人社厅李建方(2018~2019年帮扶工作队队长):在省委帮扶工作队的努力下,滨海的脱贫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是,截至2017年底,全县仍有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未能脱贫。为实施精准扶贫,让这些村尽快脱贫,2018年初,我被组织上派驻滨海,参加扶贫工作。来到滨海,我们扶促工作队立即对这八个村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这8个经济薄弱村存在着突出的共性问题,一是乡贤能人少、村民技能素质不高;二是培养机制不健全,村民学技术难。于是,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和县、镇(区、街道)党委、政府反复研究,决定把培养乡贤能人与技能培训作为精准扶贫目标。我作为省人社厅派驻人员,主要负责培训工作。那段日子,我在这8 个村子里满村跑,搞调查、订计划、做动员、搞培训,不仅挖掘出一些乡贤能人,还培养了一些“土专家”“田秀才”,他们在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积极带头作用。回忆起那段日子,我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是每当我看到这些“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了作用,我心里觉得很欣慰。
  把最好的祝福送给滨海人民
  南京师范大学路云平(2006~2007年帮扶队员):滨海人民是勤劳和勇敢的化身,世世代代为滨海的建设付出辛勤的汗水;滨海干部是勤奋和智慧的代表,个个为滨海的发展殚精竭虑。滨海新一代干部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一定能与时俱进,聚焦精准,更加扎实有力地推进脱贫工作,让全县贫困群众如期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祈愿滨海人民幸福安康,日子越过越红火!
  省档案局蔡和(2008~2009年帮扶队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是共产党人的夙愿。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关键就是真脱贫、稳脱贫,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下,我衷心祝愿滨海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继续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充分运用好省委、省政府实施扶贫开发的大好政策,勇于面对新挑战,继续抢抓新机遇,以崭新的面貌书写滨海改革发展的新篇章。祝滨海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省人社厅陈华(2018-2019年帮扶队员):滨海是一块革命热土,在战争年代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军民团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今天,老区精神仍然是战胜困难、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百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发扬当年老区军民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就一定能实现如期脱贫的目标,滨海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扬州大学陆峰(2018-2019年帮扶队员):“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于党有恩、于国有恩,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滨海老区人民的殷殷期盼,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扬滨海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兑现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衷心祝愿我的第二故乡——滨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项事业跨越发展,人民生活全面小康,社会家庭和谐进步,生态环境优美宜居。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新闻宣传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