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我县荣获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作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唯一的获奖县份,我县探索出的建堡垒强队伍、建项目强产业、建机制强保障、建信心强本领“四建四强”长效脱贫、防止返贫新模式,为全国2020年脱贫后如何防止返贫探出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子,受到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充分肯定。本报从今天开始,陆续推出脱贫攻坚“四建四强”创新实践系列报道。 金秋时节,走进东坎街道新安村,通村的水泥路平整宽敞,楼台亭阁和花草树木相映成趣,一排排联栋别墅粉墙黛瓦、屋瓴高翘,整个村庄犹如一座风景如画的园林,展现出一幅鲜活生动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美丽画卷。而在几年前,新安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最美乡村”。 新安的巨变,源于有一个坚强的村“两委”班子。该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激励干部勇于担当、勤廉干事,团结带领全村干群推进新治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培塑新风尚、创造新生活。2018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2.3万元。 群众富不富,主要看干部;脱贫赢与输,关键村支书。我县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四化四抓”党建工作体系,大抓基层强基础,精准发力助脱贫,推动了党建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016年以来,县委先后出台了《健全村支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6个文件,深入实施“头雁引领”工程,在政治上激励、经济上奖励、管理上严厉,选派政治素质高、引领带动和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新增投入1.3亿元,大幅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打通优秀村支书晋升通道,择优招录21名村支书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选拔126名村后备干部进入“两委”班子;开展“正三风肃五纪”专项行动,扶贫、“三资”领域信访量逐年下降。村干部队伍的事业心、上进心明显提升,责任感、危机感明显增强,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在苏南创业有成的共产党员朱立雄在县委政策的感召下,当年回到家乡八巨镇前案村,毛遂自荐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流转村民土地,用流转资金入股创办家庭农场,发展花卉苗木。这个昔日的穷乱村,如今发展成为省级“水美乡村”、文明示范村,2018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 我县还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脱贫攻坚最前沿。为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行脱贫攻坚倒计时,签订了责任状,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书记项目”,压实县镇村三级责任;实行“1+3”挂钩帮扶,全县有1.3万名党员干部结对4.2万户低收入农户;实行“N+1”包保扶村,全县180家单位和企业结对296个村(社区)。天场镇秉义村党总支书记徐善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和镇里签订了责任状,我是我们村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我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确保12户48人口全部脱贫。” 为进一步筑牢脱贫攻坚堡垒,我县构建规范化治理体系,推行农村基层管理非现金结算、村会计异村任职等“四项制度”,夯实了基层治理的基础。投入2904万元,新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73个,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实行集中办公、坐班值班、帮办代办、首问负责四项机制,将流动“服务集市”变为固定“服务超市”。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岗设在致富项目中,推行“支部+电商”“支部+合作社”等模式。全县村(社区)党组织近3年领办村级合作社217个,发展首乌、光伏、稻虾等扶贫项目172个,新增高效设施农业20万亩;全县296个村(社区),集体年收入都超过了20万元。 实践证明:建堡垒强队伍,以大家护小家,是长效脱贫、防止返贫的“定盘星”。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