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昂首阔步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
|
作者:吕纯军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6012 发布时间:[2019-7-5] |
7月的滨海,草木葳蕤,一派生机勃勃。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源头发力;一项项民生工程推进有力、惠及群众;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崛起,发展效质稳步提升;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连创新高……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走好“两海两绿”路径,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最新部署,围绕“三争”目标,攻坚“八项行动”,全县上下呈现出综合实力加快提升、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干事激情全面提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连续三年荣获市综合考核先进奖,相继获得2017年度全市特殊贡献奖、2018年度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单项奖。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全口径工业开票、工业投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款余额等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突破项目载体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6月18日,我县在蔡桥镇科技产业园举行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13.65亿元;6月27日,我县在上海举办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暨招才引智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26个,协议总投资超40亿元;宝武项目积极推进项目产能置换、用地布局优化、区域规划环评、电厂建设等前期工作;金光项目完成项目可研第三方评估报告初稿,项目用地布局调整、港口码头报批等加快推进;中海油LNG一体化项目储罐工程桩启动施工…… 产业强则县域兴。我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把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产业项目载体突破年”活动,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新兴产业培育、接轨上海升级、科技创新引领“四大行动”,全力推动化工产业、园区、企业转型,重特大项目集聚效应逐步显现,项目载体攻坚热潮持续升温,今年以来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81个、27个、10个。我县以发展新医药和基础化工材料产业为重点,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了医药产业园、临港配套产业园、滨沪高端装备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从无到有,吕巷汽车零部件、舒马克电源等龙头项目建成投产,中汽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迅速集聚,新建了电子信息智慧园,科道智能等项目提速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升级, 以“综合能源、金属新材料、新医药、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体系已初步成型,新兴产业销售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4.5%。 此外,我县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坚持把“接轨上海”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先后与宝山区政府签订“深化友好区县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宝冶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宝山、奉贤等地27个部门单位建立友好共建合作关系,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户,为加快推进我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力乡村振兴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优质食味稻米、设施蔬菜、林果、葡萄、白首乌等10个万亩基地初具雏形;全县低收入人口脱贫率达84.11%……近年,我县坚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谋划推进农业农村十大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四区五带”,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同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和农村电商,白首乌等10个万亩农业基地初具规模,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209家、总产值超百亿元,“滨海白首乌”“滨海大米”“大套蜜梨”获批国家原产地地理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脱贫攻坚卓有成效。紧扣“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和“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我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形成了以产业扶贫为引领,就业、教育、健康、安居、资产收益、社会扶贫为支撑,政府托底扶贫为保障的“1+6+1”立体帮扶体系,累计实施3.28万个到户项目,实现2.4万户有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全覆盖;在强村上,建立以特色产业项目为牵引、资产扶贫为支撑的“双产叠加”模式,县财政整合资金3.3亿元为226个村配股,化解村级债务1.51亿元。全县累计脱贫率84.1%,20个省定、91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面达标,扶贫对象精准进退、扶贫数据集中比对、资产收益+特色产业“双产叠加”模式、扶贫“职”通车、“五四三”教育扶贫、“十百千万”社会扶贫工程、脱贫攻坚倒计时、“三单三制”等创新工作获得上级部门和领导肯定。 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以“四治理、四提升”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四好农村路”和“绿色滨海”建设,“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基本建成, 镇区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林木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3.9%,位居全省前列,被列入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县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试点县。 攻坚城市创建 建强高质量发展载体 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和谐文明的社风民风……城市创建的累累硕果不断惠及也充分激励着全县上下对标国家级“三城同创”标准、严把时间关口和责任落实,吹响冲锋号、凝聚战斗力,“三城同创”工作正在火热推进。 自县第十二届党代会部署推进“三城同创”工作以来,我县城乡环境面貌、公共服务配套、居民文明素质等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顺利通过国家级园林县城、省级优秀管理城市初验和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复评,公民道德指数测评列全省第八,文明城市和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分别列全市第一、第三。 在推进城市创建中,我县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利民便民理念,以国家级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和文明城市“三城同创”为抓手,组织实施“两河四岸”风光带、“三湖两园一渠”改造提升、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城建工程,持续开展“三治三化”专项行动,常态实行精细化管理,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实施重点整治项目60个以上,全面完成10个城中村、棚户区、17条背街后巷和50个老旧小区整治提升;组织开展“五桶六摊”专项整治、“十清除十提升”百日攻坚活动,先后解决人民路家具市场等一批城市管理难题,港城路等主干道路沿线600多家店招店牌得到整体规范。积极推进城管体制改革,构建垃圾收运体系和污水处理体系,实现镇区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以上。实施“三湖两园一渠”改造提升,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三湖两园一渠”进行绿化改造提升,更新水体330万立方,补植行道树3000余株、灌木近20万株。实施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公园建设,打造城市小品60个以上,提升城市家具400多个。 兴办民生实事 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翻看我县过去3年的民生账本,从2016年到2018年,民生方面投入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分别达75.2%、81.4%、84.9%,投入总量和比重连创新高。近年来,我县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补课补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民富,我县始终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民生之源”,千方百计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积极组织网络创业提升、科技创业引领等“四项行动”,开展“筑梦桑梓”返乡创业招商说明会系列活动。 聚焦民安,我县持续推进保障扩面提标等工程,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社保、医疗、养老、兜底“四条”保障线不断筑牢,保障标准稳步提升,新农合参保率继续保持100%,住院补偿比和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全市最高。县镇(区、街道)村三级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各类特殊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救助。 聚焦惠民利民,我县更加注重民生共享和群众感受,将民生福利、民生服务延伸到广大农村,统筹提高入学、就医、养老等为民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健康滨海建设,构建完善“健身、防病、治病、康养”一体化全民健康体系,在全省率先开展全民健康免费体检,实现全覆盖,依托院士工作站和38个名医工作室,加强省市重点专科建设;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奋斗目标,新改扩建学校59所,设立名师工作室15个;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四季,精彩滨海”品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100%。 富民兴县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我县统筹推进高铁站枢纽、“六纵六横”骨干路网、“四好农村路”等重点工程建设,构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累计完成投入48亿元,海港大道、S348等骨干路网建成通车,新增一级公路69公里,全面完成75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202座危桥改造任务,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