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产业开花,农民收果
———我县产业扶贫助推强村富民侧记
作者:魏为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6131 发布时间:[2019-5-14]
  依托2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65个农民合作社,带动低收入农户3720户;全年累计脱贫3.53万户、8.75万人,脱贫率83.9%,贫困率降至1.82%; 20个省定、91个市定经济薄弱村提前“摘帽”,达到了退出“省重点帮扶县”标准。
  近年来,我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以提高脱贫攻坚实效为导向,以产业扶贫为引领,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扶志”并重,科学施策,确保脱贫对象精准到“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产业富民,夯实脱贫基础
  “年前把家里的十几头羊卖给了炳忠山羊合作社,一下赚了2万多块呢!”五汛镇青龙村一组村民皋科洋乐呵呵地说,他们全家现在生活得有滋有味,不仅因为养羊赚了钱,更因为找到了一个长效的脱贫致富项目。
  养山羊发“羊”财,皋科洋仅是我县实施低收入农户点对点精准扶贫的受益者之一。“我们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皋科洋在内的26个村、575户低收入农户每户发放2只母羊,并统一配送饲料、防疫配种、收购销售。”合作社理事长马炳忠说,两只母羊每年生产两次,每次产1~2只羊仔,一年至少可为低收入农户带来4000元的收入。
  治贫重在发展产业。我县因村制宜,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四青蔬菜、设施农业、特经作物等扶贫产业,切实带动农户脱贫、村集体增收。今年,全县将在去年实施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1万个的基础上,确保年内建成特色种养扶贫产业基地50个以上,实施到户产业项目超过5000个。
  走进胜农家庭农场种植基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前,我们种的是西瓜、辣椒和甜玉米,亩均效益3000元左右,去年改种甘蓝和有机花菜后,亩效益提高了1000元左右。”农场负责人董志左介绍说,农场全部实行订单式种植、保底式收购,不仅效益可观,还吸纳40多名低收入农户进场务工。
  据了解,聚力精准帮扶,我县正以特色基地、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为载体,通过股份合作、直接参与、间接务工等途径,在推进产业扶贫中建立更加紧密、长效的联农带农机制,既扶贫又扶志,不断激发低收入农户竞相脱贫的内生动力。
  项目强村,增加集体积累
  “仅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它就像在屋顶上装了一台‘提款机’,只要出太阳,‘提款机’就开动。”坎北街道吕滩村党支部书记吕金城形象地向笔者介绍光伏扶贫的意义。一手拿租金、一手领分红。近年来,光伏项目与扶贫项目、农业项目的有机融合,让吕滩村尝到了项目强村的甜头。
  去年以来,我县以实施“村级集体增积累两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重点针对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短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资产扶贫“双产叠加”强村模式,多举措、全方位增加村集体收入。
  持续强化“一村一策”。结合土地整理等项目实施,引导有条件的村独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开发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集中居住区建设等土地,建设光伏、仓储、公租房等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植根资源和区位,兴办服务实体,开拓服务领域,为政府、企业、集中居住区等提供后勤保障、外包服务等。
  为解决村集体本级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去年,我县整合资金3.3亿元注入国有平台公司,按每个经济薄弱村18万元的标准进行差额配股,通过项目实施、经济薄弱村参与分红,促进村集体收入稳定而持续。
  借力配股分红。我县在去年实现省定市定经济薄弱村脱贫,化解村级债务1.51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实施配股到村项目100个,确保所有村年经营性收入稳定达到18万元以上,年内将剩余的4897万元村级债务全部化解,实现镇村无债务目标。
  精准推进,凝聚帮扶合力
  脱贫攻坚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对此,我县要求全县所有参与扶贫的党员、干部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整合力量,全力解决扶贫脱贫领域突出问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营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扶贫开发环境。借助县“三资”信息管理平台功能,促进村内党务、村务、财务,资金、资产、资源公开透明,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高效推进、阳光运行。持续深化“113”等扶贫领域专项整治,针对排出来的问题,分别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限期整改销号,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整合帮扶力量,压实帮扶责任。组织镇(区、街道)和县直部门机关干部、公职人员进村入户,到各自包干的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家中开展结对帮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推进“1+6+1”立体帮扶体系,完善县镇村组“四级贯通”,会办、通报、督查、考核、奖惩“五位一体”组织体系,深化推进产业富民、项目强村、民生保障、社会扶贫等“六项工程”,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新闻宣传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