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城市留下记忆
|
作者:秦红岭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5386 发布时间:[2019-2-15] |
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可以说是管理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有效运用城市规划工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不同层级规划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更需要将保护措施从总体政策和控制指标的管理,转向更为精细化的城市设计、人居环境改善层面的引导与谋划。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城市设计主要体现在它作为一种空间塑造行为,既有助于处理好单体建筑遗产与城市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营造文脉延续、新旧和谐、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秩序,又可以通过指导建筑单体设计、营造公共空间等路径,强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从精细化设计、城市建设渐进式更新和微改造视角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铭记起源。通过片区或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精心选择城市历史遗留物、建筑遗址或片断性历史场景加以残状保护,让其“诉说”城市历史起源,增强历史的可触摸感,唤起公众的集体记忆。被誉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曾说,对于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设计,他有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新加坡保留一小块贫民区,好让新加坡的年轻人能够亲眼感受新加坡曾经的艰难时光。意大利首都罗马老城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各种遗址、废墟,甚至仅仅一根断柱或一段石雕、残墙,都散落在老城的大街小巷,无论市民还是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欣赏、感受,体会历史文化遗产的赓续不绝。 第二,主题整合。通过对城市现存历史文化尤其是建筑遗产资源进行梳理、评估,将场所、景观、建筑遺产与故事有机联系起来,让不同历史文化遗产相互关联。将主题整合策略运用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一个可行的路径是运用关联景观和步行路径等城市设计手法,基于城市空间历史遗产资源要素的分布而构建一些文化探访路、文化遺产小道或城市遗产足迹,将具有文化相关性或相同文化主题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有机融入整体保护与展示系统之中。作为一种遗产保护策略,主题整合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叙事性关联,它不是孤立地保护单个建筑遗产,而是以共同的文化主题为纽带,增强历史文化遗产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传承城市文脉,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的可读性。 第三,节点织补。近年来,在城市更新保护实践中,“织补”日益成为能够有效延续和保护城市肌理的城市设计技巧。“织补”是一种形象说法,就是运用类似“修补匠”的局部改造方法,修复和整治影响城市文脉延续和城市风貌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区域,拆除影响整体风貌的违章建筑,对历史风貌区不完整的的建筑遗产进行“修补”,建构风貌协调、肌理承续的历史文化景观。吴良镛院士曾形象地用“百衲衣”比喻建筑遗产的有机更新。他认为,老城区那些构成城市肌理的破旧老建筑,可以让修缮改造的需要顺其原有纹理加以“织补”,这样随着时间流逝,虽然它成了“百衲衣”,但还是一件艺术品。修补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也是如此,关键是新织补的“补丁“一定要延续城市的历史风貌,让新旧元素有机融合,避免“假古董”式的生硬拼贴。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