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59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动员广大青壮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支援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精神,分配盐城地区6000人前往新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盐城地委又分配1500人的任务给了滨海,要求滨海在两个月内必须完成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滨海县委接到支援新疆分配任务后,立即召开会议进行贯彻落实。首先,县委成立滨海县动员青壮年参加新疆社会主义建设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徐安业任主任委员,并下设办公室。各公社都相应地成立了组织机构和工作班子,由党委书记挂帅,由一名副社长具体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各大队也相应地建立支边组织,由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其次,在全县掀起“了解新疆、热爱新疆、支援新疆”的热火朝天的宣传教育活动热潮,使广大群众深刻了解支援新疆的重要意义。《滨海报》每两天一版,全文介绍了新疆的政治、经济、地理、自然特色、矿产资源、人情风俗等方面的情况,使人们加深了对新疆的了解;县广播站在早、中、晚3个广播时段,专门划出30分钟时间,进行针对农村社员群众的“我爱新疆”专题广播讲座。不仅如此,全县各级党组织还积极召开了党团员大会、干部会、群众会、妇女会等各种会议,使宣传支援新疆的工作真正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县在各集镇要道口等处张贴和悬挂“青壮年热烈响应祖国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参加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支援建设新疆是青壮年的光荣任务,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四海为家”等大幅标语;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馆等单位将县委、县政府驻地外墙围200多块《滨海画廊》橱窗版面全部换上“支援新疆”的专辑,内容丰富多彩,引人注目,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将新疆的概况绘制成30幅宣传版面,轮回到各公社和农村大队等集镇进行巡回展览;滨海县淮剧团将支援建设新疆编成多个小节目到农村去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蔡桥、周集、南河、双港、正红等公社,对支边宣传教育力度特别大,有90%以上的适龄人口都受到两次以上的支边教育。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要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都较好的江苏,动员众多青年去新疆进行生产建设实非易事,加之有少数坏人散布谣言,说新疆是如何如何的苦、有毛人子会吃人、没有盐吃等,使好多想去新疆的人思想上产生了疑虑、畏难和退却的情绪。对此,县委深感宣传工作责任重大,要求全县各级组织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要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对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的各种造谣破坏活动,必须进行坚决的打击。通过宣传,切实解决支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地委组织的对各县宣传教育工作检查中,地委对我县支边工作中宣传力度大、措施扎实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并号召其他县向滨海学习。
二
经过一段时期的宣传教育,人们对支援新疆的生产建设有了足够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支援新疆建设是党中央、毛主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开发新疆财富,就是增加国家财富,等于开发我们自己的财富,支援新疆就是支援我们自己。 思想认识提高了,全县到处出现了写决心书、打报告、争先恐后、踊跃报名的动人场面。不少新婚青年夫妻与父母亲商量后,主动找大队、公社领导,要求批准他们去新疆,有的还找在县、社担任领导的亲戚,请求他们帮忙说情找关系。至当年4月中旬,全县有近5000人报了名,报名时,不少青年人觉得被批准去新疆参加生产建设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据不少老人回忆说,当年参加新疆生产建设的报名者争着要去新疆,这种冲天的干劲就像当年参军打日本侵略者的劲头,有的青年人甚至由于没有被批准去支边和组织上还闹起了情绪。东坎公社浦北大队(今划并为东坎镇沙浦村)在退伍军人、副大队长沈学儒(到新疆后曾任木垒县木垒镇镇长,现沈的儿子又继任木垒镇镇长)的影响下,全大队有20多名青壮年报了名,争着要去新疆,成为当时全县报名最多的一个生产大队。该队19岁的女青年周玉花见姐夫沈学儒、姐姐周萍被批准去了新疆,也争着要去,不管家人和父母亲友怎么劝说都没有用,她是铁了心,最后经组织审查批准,同意她去新疆,她高兴得跳了起来。人疆后,她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那里,还在新疆建立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面对如此众多的报名者,县委领导很是高兴,但受名额的限制,报名的人不可能全部批准去新疆,当时,全县的生产任务极为重要。为此,县委根据地委的决定,保证支边人员的质量和任务的完成,作出了6条规定:一、不符合规定年龄的人员,即未满17岁(身体强壮的可放宽到16周年)或超过45岁以上的不批准去新疆;二、地、富、反、坏、右分子以及有重大政治历史问题尚未搞清楚的人不批准去新疆(依法改变成份或正式宣布摘掉帽子的地、富、反以及地、富子弟仍可作为动员对象);三、身体虚弱或患有传染病、慢性病的人员不批准去新疆;四、在校学生(包括农中学生)不批准去新疆;五、孕妇,除夫妻双方均去,其余一律不予批准;六、现役军人的爱人,不予动员批准。这些做法,既解决了防止报名太多、不批准不乐意,又达到去者愉快、留者安心的目的。 经过全县各级组织的层层筛选,对全县近5000名报告者的严格审查和层层把关,最后报地委批准,共确定1550人(多争取50名人员)被批准去新疆。在这1550人当中,东坎公社110人,大套公社100人,界牌公社90人,八巨公社100人,八滩公社100人,正红公社100人,五汛公社60人,蔡桥公社50人,通榆公社40人,六套公社90人,康庄公社70人,南河公社100人,双港公社80人,响水公社80人,运河公社90人,周集公社100人,黄圩公社100人,张集公社90人。在这1550名人员中,有党员32人、团员238人;全部为基干民兵,其中担任民兵连级干部6人,排级干部50人;理发师4人,会裁缝、铁、木、瓦匠手艺的16人,医生1人,护士1人;有夫妻300多对,女青年400多人,还有50多名编外婴儿随父母一道去了新疆,成为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力量。
三
当年4月下旬,全县支边人员名单报地委批准同意后,各公社发光荣榜进行公布。经地委研究决定,全盐城地区6000名支边人员共组成一个团,滨海县1550人为第一营,原正红公社党委副书记刘静夫为营长。每500人组成一个连,全县组成3个连队,东坎、大套、界牌、八巨、八滩5个公社为第一连,正红、五汛、蔡桥、通榆、六套、康庄、南河7个公社为第二连,双港、响水、运河、周集、黄圩、张集6个公社为第三连,每60人为一排,每20人为一班。 1959年5月1日是全世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节日,也是我县支边人员踏上新疆支边建设的重要历史纪念日。这天下午,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及东坎镇上万群众齐聚在县恒新油化厂(今县植物油厂)的场地上,为我县支边人员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市民们敲打着锣鼓、燃鞭放炮。支边儿女们胸戴大红花,拎着县委、县政府所发给的棉衣、棉帽、棉鞋、棉被及干粮等行李和亲人们告别,相互千叮咛、万嘱告,场面热闹非常,有父母送儿女们,弟弟、妹妹送哥嫂的,妹妹送姐姐的,亲人们依依道别,大家热泪盈眶,千言万语,祝福未来美好。 下午3时整,一声汽笛长鸣,沸腾的人群顿时宁静了下来,几艘拖轮从张家河上游缓缓驶来。在营长刘静夫的指挥下,支边人员按照班、排、连的建制,有秩序地登上拖轮,向通榆方向而去;到了排水渠边后,又步行向通榆轮船站赶去,然后换乘几艘轮船,马不停蹄向镇江、南京方向前进,一路乘火车,转汽车,通过陇海线、兰新线,经过10几天长途跋涉,风餐露宿,于5月15日全部到达乌鲁木齐,然后再奔赴各自要去的地区。20日前后,盐城地区其他县区的支边人员也陆续到达指定地点,和滨海支边人员汇聚成强大的支边大军,融入到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阵营中去。滨海、阜宁两县的支边人员全部分配在北疆的天山脚下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及阜康县安营扎寨,从此开始了新的历史征程。在几十年中,他们能始终和新疆人民一道,和睦相处,一起生活、一起战斗。 在那里,支边人员受到少数民族的尊重,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将内地好的种植方法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全都传授给新疆人民,有不少人还担任了地方上的农业技术员、植保员,成为生产骨干和技术骨干,有的还担任少数民族的教师、医生,为新疆的建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如今新疆的繁荣昌盛与支边人员的全力支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的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