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引领新常态,呼唤干部“会作为”
 
作者:李斌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4614 发布时间:[2015-12-24]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展望明年经济工作,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就党员干部的干事状态而言,乱作为的现象有所遏制,不作为的风气有所改观,对新常态不适应、不会为的问题则日益升温,值得注意。
   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自去年以来,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对新常态认识还不到位、适应不太主动、引领基本无为,甚至没有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等思维定势,产生了不会作为、不善作为的问题。譬如,一面是供给侧改革、互联网金融、分享经济等新事物层出不穷,一面是部分干部心理上抵触新生事物,不会做判断、害怕担风险;一面是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经济引擎亟待转换,一面是部分干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应对策略匮乏,面对经济下滑无可奈何。
  应当看到,在新生事物、新的形势出现之初,“不会为”的问题都会出现。改革开放之初,习惯了搞计划经济的干部对搞“大包干”、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对外开放等一度很不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很多人也因为思路不活、眼界不宽,产生了国内行业经不起外来冲击的担忧。然而,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实践,“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大家就都逐步适应了。新常态也一样,适应都有一个过程,但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缩短这个过程。假若都坐着等、站着看,又怎么能适应?
  没有人天然拥有做好一件新事情的能力,谁都需要从干中学、在学中干。进退维谷之中如何进退有方,左右为难之际如何左右逢源?靠运气不能包打天下,“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气和胆识,才是攻坚克难、赢取胜利的法宝。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加深对“三期叠加”和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新特征的认识理解,解决素养和能力上的不适应、不同步,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迈不过的坎。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会为”固然是方法能力的问题,又何尝不是态度信念的问题?在信念上抱定守一,在态度上决绝无二,我们就向告别“不会为”迈出了坚定一步。
  古人云,“一了千明,一迷万惑”。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在转轨、结构在转型,我们的发展方式、管理形式和思维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结构性产能过剩是改革发展绕不过去的重要关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我们既要有闯关夺隘、打攻坚战的决心,也要有容忍换挡降速的定力。在主动接受中逐步适应,在主动改变中应对变化,正是我们在新常态下“应时而动,赴机在速”的源泉。以思想观念上的大胆创新为深化改革开风气之先,以作风状态上的砥砺奋发为干事创业铸造精神之魂,我们方能应付裕如、占据主动。
  实现新常态下的“会作为”,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比如,稳增长就不能再盲目地上项目,而应更多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要更加重视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发挥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实现新常态下的“会作为”,还要有新的着力点和抓手。比如,新型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让更多人口融入城镇;从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实施精准帮扶,有效提升他们及其后代的发展能力。只要认识深入,思路对头,引领新常态大有可为,正可以大显身手。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新闻宣传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