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追忆似水流年
|
作者:丁爱华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4922 发布时间:[2015-10-16] |
大约是1991年的秋天吧,我第一次走进滨海中学的校园,看到了校园里最高的建筑——登峰楼,当时我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只觉得学校里竟然有4层的楼房,太让人惊讶了。站在大楼的后面,痴痴地仰望着楼上的教室,想想室内那些学习实力雄厚的学生正在接受学问高深的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心里煞是歆羡。 1992年9月,我懵懵懂懂地登上了崇德楼,成为“今天我以滨中为荣”的学生。一学年来最受语文老师李运海欣赏的一篇作文是《校园漫步》,其中最经典的一句就是“站在两幢楼(指崇德楼和登峰楼)之间,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老师的批语是“有深度,人在知识的殿堂前确实非常渺小,你道出了一条真理”,为此我偷偷地高兴了许久。很多时候,看着登峰楼上忙忙碌碌的高三学生,多少有些隔岸观火的泰然感。 很快,高二了,教室搬到了登峰楼3楼最西边的那一间。记得搬桌凳时,是单冰冰在楼梯上帮了我,当时心里还有点小感激呢!对这个新组建的文科班,班主任自然费心不小,他刚刚从高三的火线上下来,懂得怎样开展新班级的工作,每节课都会到教室前的走廊里转悠,使得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不敢放肆。时间长了,大家自然就养成了遵守纪律的好习惯。记忆中好像班主任也没怎么有过大整顿的举动,班风却很好。语、数、英的老师也都是刚从高三下来的,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把课本和教案放在一个精致的公文包里,上课时从里面取出来,轻轻地放在课桌上开始上课,显得很儒雅。物理老师高雅成(那时刚刚开始实行会考制度,文科的学生要通过非高考学科的测试)就不同了,他是从高一跟上来的青年教师,有一次竟然也把课本和教案放在包里,不过他用的是那种有粗挎带的大黑包,到教室时重重地往讲台上一掷,同学们都笑了。 所有的老师中最有个性的当数英语老师了,第一节课上他从头至尾没有说一句汉语,我简直有点怀疑他不会说汉语。待到后来的课上他开口讲汉语时,一口正宗的滨海大山芋腔顿时让我倍感亲切。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他经常在课堂上用英语讲小故事给我们听,让我们于津津有味之中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至今,我还记得他跟我们讲的一些细节,比如:“big head”不一定代表聪明,有可能是脑积水;有着“wolfdog”字样的耐克鞋肯定是伪劣产品,因为在英语中狼狗是一个词,不是狼和狗的组合。当时,我们班有个女生,英语成绩蛮好的,老师喜欢提她回答问题,但她回答时有“不捞(音)”的口头禅,不时地说就这个“不捞”,就那个“不捞”,让人感觉她很不耐烦。有一次待她回答完毕,老师说:“Sit down please! I don’t know what means ‘bu lao’.” 多年过去了,老师所教的知识多已还给了岁月,只依稀记得教语文的沈清晨老师讲课文《药》说到“白发人送黑发人”时涌出的泪花,教数学的蒯老师对待我们慈母般的情怀和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化学老师讲课时从不翻阅课本和教案,教物理的高老师告诉我们为何油罐车下要有拖到地上的铁链子,教地理的王奎友老师“天地在我心”的气概,教生物的施问华老师随手可画出完美的染色体图形…… 上高三了,教室又搬到了登峰楼3楼东边的第二间,每天都在白花花的试卷里和老师的辛勤讲授中度过。日子过得飞快、紧张而充实。一次周练时,恰巧遇上了冰雹天气,监考的徐为璋老师说:“看几分钟吧,这样的天气虽然不好,但并不常见!”其实,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有些人很少见到冰雹。高三时还第一次看到天上同时出现了一前一后两道美丽的彩虹,第一次真切地体悟到老师为了学生呕心沥血的涵义,第一次明白离别也可以是那样的风轻云淡。 高考时间到了。真巧,考场就在自己的班级,所在位置用的课桌竟然就是自己的!遗憾的是,就这样的天时地利,我却没有考出满意的成绩。高考的第二天下午刚考完试,下起了雷阵雨,来接我的父亲和我一起站在东楼梯口躲雨。父亲还在为我没有报考医药学校而抱怨,他是医生,很希望我也能从医,而我一想到每天对着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心里就很不舒服。那时,父亲和我都不曾想到,我还会回到这幢大楼上变换着身份,继续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时间总如白驹过隙,我在登峰楼上送走了2002届、2006届、2009届弟子。年年岁岁楼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天在楼梯口都会和雷锋、林巧稚、詹天佑们打个照面,多少年了,他们还是老样子,雷锋永远戴着镶有五角星的棉军帽,林巧稚依然一脸的慈祥,詹天佑的目光依旧深远。他们的肖像画和学生的励志对联相得益彰。 而今,当年的老师们多已离开滨中这个大舞台,当年的同学和学生们也都已奔赴自己理想的大学和工作岗位,而学校也搬到了新校区,想想曾经朝夕相处的日子,真有点想念他们! 看着校园内在秋风中摇曳的树枝,操场上飘落的树叶,一晃毕业快20年了,春夏秋冬的轮回,流转的时光会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雕刻什么模样呢? 感恩老师,感谢同学,祝愿老师们安康,同学们安好,期盼你们常回滨中看看,这里永远有你们无私奉献和青春激荡的印记。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