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滨海山芋情
|
作者:刘盛炀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5274 发布时间:[2015-7-8] |
有一次,我和女儿逛超市,一筐紫山芋甚是可爱,女儿花了几十元购买数斤,还夸营养丰富,有防病抗癌的功能。在宴席上,我吃过多次紫山芋及其派生的食品,除颜色紫色外,并未尝到与“草根”山芋有何不同的味道。 小时候,我生活的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粘质土壤不利山芋生长,山芋很稀少,偶尔见到有人食之,则馋涎欲滴。1973年夏,我去滨海老家读小学,那里遍地种植山芋,郁郁葱葱的藤蔓覆盖辽阔的黄海平原。爷爷说那里土壤贫瘠,质地偏沙,缺乏水源且盐碱重,只能种植山芋等杂粮。 上学途中,我经不住漫无边际的山芋田诱惑,不时偷偷挖两下,每次很失望,山芋长得也真够慢的。秋高气爽,我随表哥剐猪草,彼时生产队社员正弓腰抡镢头刨山芋。他们喜欢逗笑外乡人,大声冲我喊“小艒子”(里下河人的称呼),然后不停撂山芋过来。我嬉笑着捡拾滚至脚跟的山芋,然后坐到芦苇塘边,洗净山芋上的泥巴,掀起衣角擦干净,连皮带肉生嚼起来,山芋像水果一样脆生生、甜津津的,新鲜好吃。 收获的季节,乡村充溢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一片沸腾。山芋大部分做成山芋干,山芋干的做法是先砑后晒,砑山芋干是技术活,以略弯曲的锋利小刀,从山芋尾部向顶部横竖劈出几道口子,山芋被分成多个长条块,顶部须保留一截,使其“骨肉相连”,方便悬挂风吹日晒。四姑是砑山芋干能手,她用棉布包住刀背,砑个通宵手都不会起血泡或磨破。砑出的山芋干匀称,外观养眼。很快,乡村路边、家前屋后树干上拉的绳子上,都挂满大大小小的山芋干,那场面就像北方挂的玉米棒、南方挂的辣椒一样壮观。仅需半个月的晴天,山芋干就晒成了。山芋干晒得半干最好吃,既脆又甜;完全晒干以后,我们拣些山芋干心子,丢进灶膛的灰烬烘烤,不仅香脆,还有一股现代流行烟熏食品的味道。 山芋生长遭遇病虫害及刨挖过程创伤皮肉,在所难免。这类有深深浅浅疤痕的山芋不能贮窖久藏,晒成干子也没有看相。先由小孩拣出来堆放在屋角,待大人忙完晒山芋干活计,才有功夫处理。一般先清洗再挖虫窝、切块,以石磨磨碎加水搅拌,滤去渣滓,将沉淀物晒干成山芋粉。当年,招待亲朋好友,滚水冲泡山芋粉,加入糖精,不亚于藕粉黏稠香甜,很是体面。山芋粉一般留至隆冬腊月做粉丝,山芋粉丝少量吃,味道不错有筋道,吃多了会有倒胃泛酸、闷塞难受的感觉,现在已很难描述,那时谓之“潮人”。 计划经济时代,滨海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早餐山芋玉米糁子粥,中饭山芋大麦糁子饭,晚饭山芋干粥。四姑是做山芋饭菜的行家里手,她除了煮烧、焖蒸,还不停变换花样,让我们吃不厌、食不烦。她的山芋丁粥很香甜。将洗净的山芋切成丁加水烧煮沸腾,边倒入玉米糁子边搅拌,再烧得滚滚的,一铁锅金灿灿、香喷喷、浓稠稠的山芋丁粥做成了。她做的山芋茶亦很解渴。将新鲜山芋去皮切成条状,添水烧熟而成,吃完熟山芋条,余下的甜汤就是山芋茶。她的山芋藤炒青椒,别有风味。先去掉山芋藤蔓叶子,剥去紫红色的皮,露出晶莹剔透的山芋茎,然后与青椒丝爆炒,吃起来脆生生、甜津津、辣乎乎的,色香味俱佳。现在看来,这些做法简单得不值一提。当年,我们却感到十分满足和幸福。 1975年,举家迁居滨海,在山芋的故乡,城镇户口供应的计划粮不能够足量供应,必须按一定比例搭配杂粮山芋干。起初挺新鲜,可是山芋干吃多了,一看到就倒胃口,甚至厌恶。1978年,我的一位女同学,顶替退休的母亲进了粮站工作,恰巧负责窗口收款开票。我每次买米,她总是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却很少搭配山芋干给我,让我十分羡慕那份工作。 山芋开花很少有人见过。记得是读初中时,我将学校栽剩的山芋秧子随意栽插沟坎,从未管理。直至学校山芋收获结束,那几棵山芋依然藤蔓繁茂,无人问津。我无意发现藤蔓开出许多紫色小花,有些像牵牛花,但花期很短。有人说平常见不着山芋开花,是因为山芋未及开花就被收获,那时我也认同这样的说法,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我考取盐城农校后,方知山芋在适宜的温度与光照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才会开花。 深秋,小城的街头巷口摆布一只只铁皮油桶改装的大炉子,炭火烧得红红的炉壁上,大小不一的山芋整齐排列着,接受烈火烘烤,冒着腾腾的热气,散发着诱人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驻足。行人顶着呼啸的北风,买一个热乎乎、香喷喷的烫手山芋,剥去焦黄的外皮边走边吃,冬夜不再寒冷。我最爱吃烤得汁液流淌、白皮黄瓤的甜山芋,味厚绵软,它不像紫皮白瓤的粉山芋,吃得过急会噎人。烤山芋是一种原始的吃法,少年时,我们经常把山芋放入煤炉底层的炭灰,待香味扑鼻就扒出来,剥掉枯焦的黑皮大口地吃,一不小心弄得满脸黑灰,活像“三花脸”。 长大后,我又离开了滨海,返回苏中地区工作。这才发现滨海人称里下河的人是“艒子”、口音是“艒腔”毫无贬义,仅是一种习惯称谓。如今滨海人走南闯北都毫不避讳是吃山芋长大的,最爱谦称自己的口音是“山芋腔”,甚至说:“葡萄干、鲍鱼干,不如滨海山芋干。”丝毫没有自嘲、自卑的感觉,显得豪放、豁达而风趣。至今,我还会不经意间,漏出一两句熟悉而陌生的“山芋腔”,引以为自豪呢!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