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高考往事
 
作者:王玉祥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4387 发布时间:[2015-7-8]
    1984年7月,我在家乡滨海参加高考。31年过去了,那年那月的经历却一直萦绕在心头,恍若如昨。
  当时住校生一日3餐都是用饭盒蒸饭。缺米家庭的孩子还用大麦糁子或玉米糁子蒸饭,打开饭盒,饭上覆盖着一层麸子,乱糟糟的。有时抬蒸笼的工人把笼抬歪了,饭盒里的水洒了,等到吃饭时发现饭盒里都是生米粒,根本无法下咽,这是住校生最倒霉的事儿。每月交给学校的4元钱伙食费主要用在中午的菜上。放学铃声还在校园上空回响,大家就如饿狼一般冲向食堂,找到自己的饭盒,然后直奔餐厅。8人一组,围站在方桌周围,桌子中间摆着一只大菜盆。每天中午的菜不尽相同,有时是白菜烧豆腐、馓子烧豆腐,有时是包头菜烧粉条。荤菜除了一星期能吃到4个肉圆,便是菜里的青虫了。胆子大的人,把虫子挑掉了接着吃;有的人特别恶心虫子,就只能吃干饭了。
  早饭最难下咽。早上起来本来就口干舌燥的,再被逼着在大操场上跑两圈,气喘吁吁地,实在没有食欲。母亲为我准备的油炒盐蚕豆,虽然便于保存,但是太硬,嚼起来“咯嘣、咯嘣”的,让人听起来也不雅。想买一根油条吃,又舍不得一角钱,咽了咽口水,只好忍着,坚持到晚上买打折的油条干解馋。
  有位俞姓同学从家里带来的豆酱实在是下饭的美味,而且他也很慷慨,对他的感激之情一直藏在内心深处。宿舍里只有自备的蚊帐,没有电风扇。只靠人手一把的芭蕉扇,熬过了一个个难眠的夏夜。回想那时艰苦的住校生活,我不由对如今不愁吃穿的日子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高考前几天,父亲划着水泥船到县城挑粪,预备着考后把我接回家。他还给我带来了20多个鸡蛋,可惜都是生鸡蛋,我怎么吃呀?便让父亲拿到街上卖了。
  预考是高考的前奏。那时候,参加高考的名额有限,有很多高中毕业生拿不到那张珍贵的“准考证”,不得不提早离开校门。出乎意料,我预考的成绩很好,开始踌躇满志起来,骄傲情绪充斥大脑,竟在课堂上偷偷看起小说,晚自习时还溜出去看电影。最后高考成绩只达到中专分数线,真是后悔莫及啊!
  高考考场安排在县实验小学,都是一排一排带走廊的青砖青瓦校舍。7月8日下午,刚刚开始考试。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考场内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工人师傅赶紧在外面拉电线,把电灯泡挂在考场照明,紧张的气氛很是感人。9日中午,天公又不作美,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眼看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性急的同学拿了一件厚衣服顶在头上,就冲进了雨帘。我是等雨稍小点才离开宿舍奔向考场的,但衣服也几乎湿透。比起现在有专车接送、专人陪护的“学子”们,我们当年的高考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裸考”啊!
  高考结束后,父亲早已为我准备“专船”——挑粪的水泥船。3吨大小的水泥船里装满了作肥料用的大粪。人只能站在船头、船艄。把教科书、杂物和一只粗糙的木箱运到船上,父子俩就“扬帆远航”了。天黑时才把船撑到通榆,只好停船过夜。此时一阵阵臭味钻进鼻腔,实难忍受。经过一天暴晒,“船洞”闷热难耐,我蜷缩在里面想睡觉,却又实在睡不着。只好爬到船艄上面睡。藏在水草丛中的无数只蚊子“嗡”地一下聚拢到身边,赶走了这只又来了那只。父亲见状,便拿来蒲扇,帮我驱赶蚊子。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及至发榜,知道我考上了师范学校,终于跳出农门,朴实的父亲也没有说一句赞美或是高兴的话。后来,我默默地背起行囊,走进新的学校,就像以往每一次普普通通的开学一样。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新闻宣传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