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牌坊的春时秋光
|
作者:张永祎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774 发布时间:[2015-6-24] |
春光明媚,有朋远来,他是学建筑的,邀我到江南古镇探访牌坊,看到它们大都耸立在坛庙寺观、陵墓祠堂、桥梁津渡、风景园林前,以前没太在意,忽有心端详,发现这种门洞式建筑,不仅内涵饱满,形式也多样,有木牌楼、砖牌楼、石牌坊,也有琉璃牌坊、砖石牌坊、木石牌坊等。这些牌坊均典雅细腻,柔中透刚,玲珑剔透,精美绝伦,仿佛都透着江南的温婉气质。 牌坊的出现不止于江南风情,而是代表着中国文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坊,邑里之名,从土方声。”《玉篇》中说:“牌,牌榜。”“榜”同“牓”,就是匾额,两者合在一起称“牌坊”。其最早记载于《诗·陈风·衡门》的“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所谓衡门,就是用两根柱子搭一根横梁,它并不依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是相对单独出现在自己的空间里。到了唐代实行里坊制,将城市空间划分出若干个“坊”,“坊”与“坊”之间的联通就靠坊门,在坊门上悬挂牌匾写上不同的坊名,牌坊由此形成。到了宋代虽实行街巷制,但街头巷尾立牌竖坊依然如故。邻里之间,知根知底,要是哪家出现光宗耀祖之事,人们便口口相传,或在坊门上张贴布告,甚至悬挂牌匾,渐渐地,这种牌坊便从实用的“门”变成了旌表的“坊”。再后来便有了专门为表彰而建的纪念性牌坊,有文献记载始于明代。《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载:“洪武二十一年,廷试进士,赐任亨泰等及第、出身有差,上命有司建状元坊以旌表之。圣子建坊自此始”。 根据当时的规定,凡进入国子监读书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才有资格申请,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方可出资建功名坊。至于立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等,则条件更加苛刻,程序也更加繁琐,不仅嘉德懿行,有口皆碑,还须经得起当地官府的逐一核实,然后逐级呈报,最终由皇帝御批恩准,或由皇帝直接封赠。即使允许建牌立坊,其规格等级,也有严格限制,主要体现在柱间的多少不等,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间七楼”。由此可见,当年,谁要能够在这种繁文缛节中脱颖而出,获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不止是个人甚至是家族,乃至对这个地方都是莫大的荣幸!江南人历来以此为尚为耀,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所以在皖南出现歙县这样的“牌坊之乡”也就不足为怪! 歙县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棠樾牌坊群,它不仅是当地,也是安徽现存最大、保存完好的一处牌坊群。我们进村后,迎面就看到一字排开的7座牌坊牌。这些牌坊有明代也有清代的,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虽错落之美,但形同一气,据说就是按照忠孝节义的顺序排列的。导游解说娓娓道来,好像时光之手,突然打开了记忆大门,不仅让我们靠近了曾经的过往,同时也发现这里的牌坊个个都满含岁月的沉淀。 第1座牌坊是鲍灿孝子坊。鲍灿满腹经纶,极尽孝道,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他便用嘴吮吸脓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至痊愈。第2座牌坊是慈孝里牌坊。鲍寿逊父子被乱军所获,二人杀一,父慈子孝,不求生反争死。第3座牌坊是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年轻守寡,矢志守节,风霜雨雪,扶老携幼,积劳成疾,未尽天寿。第4座是乐善好施坊。鲍氏家族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鲍漱芳为光宗耀祖,乐善好施,捐粮10万担,捐银3万两,筑堤800里,发饷3省军,终得皇帝浩荡,专门恩赐“义”字坊。第5座是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吴氏守寡,茕茕孑立,却视前室之子如己出,舔犊情深,丝毫不怠。第6座牌坊是鲍逢昌孝子坊。父亲离家出走多年,逢昌沿路乞讨,千里寻父,历经艰难,无怨无悔;其母重病,攀崖越洞,采药医治,割股疗母,感天动地。第7座是鲍象贤尚书坊。主要是旌表兵部尚书鲍象贤为国尽忠,为官尽职,镇守云南和山东的突出建树。 人们从漂流岁月的河流中打捞上来这些故事,有的确实感人至深,有的未必尽如人意,比如贞节牌坊。表面上看来,这好像是经过炼狱般的苦海,贏得了涅槃重生后的绝美,但事实上这是以无视或者扼杀“贞女”“烈女”们活生生青春和生命为代价的。清代乾嘉道年间仅吴江一市就建贞节坊571座,上海在同治前表彰的节女烈女就达3000人。其事兹大,却可悲可叹!事实上,自秦汉至唐,社会风气并不禁锢,《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被休回娘家后,非但无人歧视,还一再有人遣媒议婚。问题是这种状况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行其道时,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变化,“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被奉为神明,拥趸不断,推波助澜,以致虐人者自虐,自虐者也虐人,身心俱戕,满目疮痍,“以身殉夫”“守节终身”者可谓比比皆是。记得有一部电视剧叫《牌坊下的女人》,就是反映新一代觉醒的女性,她们的人生目标就是联合起来推倒压在心头的贞节牌坊…… 秋风乍起,再赴古镇,舍船登岸,忽见码头一尊牌坊巍然矗立,古朴厚重,不知为什么,理性的堤坝突然被冲破了,当时并不知道这个牌坊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前因后果,但这个历史的勋音,却以独树一帜的形式和令人玩味的姿态,不同寻常地跃入了我的眼帘:与道路相依,与山水共舞,沧桑而斑驳,迷离而悠远,那种与生俱来的历史纵深感和岁月穿透力,带给我们的比我们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真的要多得多了……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