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打工者的新“算盘”
 
作者:徐德超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372 发布时间:[2015-4-9]
    昨天,在县城吉达广场,四五十名民工守在这里,等着生意“上门”。见到来人,七八个人涌过来把记者团团围住。“老板,你有什么要干的活?”“我们这里木工、水电、锤錾工都有,您有什么需要?”
  “只要有人来,我们都会围上去,不想错过任何机会。”家住县农业园的孙伟今年54岁,现在从事锤錾工的活计,以前一直在上海打工,每月可以挣上四五千元,去年年底回到老家。“过年到现在才接了几个‘小活’,挣了几百块钱,勉强够生活。”孙伟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没有技术的农民工不好找工作,大多数只能凭力气找活干,而且超过55岁就更难在上海、深圳、苏南那些地方找到工作。
  记者在县人社局了解到,建筑业和制造业中,农民工占比均超过八成。相关行业的调整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用工市场,特别是四五十岁“大龄民工”和没有技术的农民工选择余地小。
  杨彩虹是滨海宇阳纺织有限公司的梳棉挡车工,一直在苏南、浙江、湖南一带打拼。她有一定技术,一直不愁找不到工作,但是前年开始她也感到了压力。“现在外面有一些企业经常出现资金链断裂,有时候辛苦好几个月的工钱没了下文。”去年春节返乡,看到家乡招工条件也挺好的,杨彩虹就留在了下来。“在这里只要肯干,收入一点也不比苏南少,加上加班费,我每个月的工资都在3500元以上。”杨彩虹对记者说,“公司的食堂每天都免费提供二荤三素的伙食,而且我们每一名员工的宿舍都装有空调,比较舒适。”
  鼓励民工留乡发展,不失为一种选择。他们经过多年打工积累,有一定资金、技术、人脉,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为他们就近提供就业和创业平台,是新常态下有效的应对之举。  
  “今年,我县将继续强化创业项目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返乡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积极向银行推介信用度高、有融资需求的创业主体,进一步提高优秀返乡创业项目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实行全额贴息。”县人社局劳动关系科科长李向党告诉记者,“在年底前,我县将依托人社服务平台,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一个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创业指导、职业培训、社保经办、困难帮扶等便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为优秀返乡创业项目‘施肥增养’,帮助更多返乡创业人士实现创业梦想。”
  “我原本在巴基斯坦务工,常年在外漂泊没有稳定感,想念在家的父母和妻子、孩子。”44岁的栾成荣告诉记者,“今年在县里举办的新春招聘会上,发现家乡企业的工资待遇好,决定留下来。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美好!”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新闻宣传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