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阳军区来滨为徐振理拍摄纪录片
|
作者:卞小燕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427 发布时间:[2015-4-8] |
近日,沈阳军区65535部队派出连指导员张爱辉一行,从东北赶赴我县天场镇,为该镇民政干部徐振理拍摄纪录片,作为传承铁军精神的教材。该部队前身为创建于天场的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 部队为何给一位民政干部拍纪录片?工作32年,为发掘家乡抗日军民的英雄事迹,徐振理跑遍大半个中国,印证众多抗日将士与盐阜老区的深厚情缘。他先后为45位烈士寻访亲人、36位烈士修墓立碑。80多位新四军老战士、亲属、烈属,因为他的牵线搭桥建立联系来到盐阜老区,寻找当年的抗战足迹。 1983年,徐振理参加全国首次烈士换证补证工作。在大量寻访考证中,他被天场烈士们众多湮灭于历史的惨烈抗战故事所震撼:“我有责任为抗战英烈做些事!”“多亏徐振理寻找史料、选址建碑,伯父忠魂才得以回乡。”近日,在天场镇海峰村,64岁的陈其坤来到伯父陈海峰烈士墓前凭吊。1942年,陈海峰等18位英雄在攻打射阳鲍墩日军据点时牺牲,遗体葬于鲍墩河畔黄土坡。为了让烈士能够魂归故里,徐振理及其亲属在烈士当年出征的横沟河边为其修墓立碑。作为抗战文史的研究者,徐振理还为9名有争议的天场籍英雄确认烈士身份。潘吉冈村民兵中队长潘其龙,1943年被伪军抓捕打断肋骨,家人赎回后牺牲。面对种种非议,徐振理走访当年一起被捕的亲历者,多方证实潘其龙“虽受酷刑却未出卖同志”。 带领着志愿者,徐振理潜心挖掘抗战历史,偏僻的天场镇成了苏北抗战文化的一个强磁场,吸引着海内外的寻亲寻根人。2013年4月20日,烈士解舜臣的遗腹子解抗,烈士战友——当年智夺日寇自行车的著名新四军女战士李春华,来到滨海对证烈士遗物。徐振理遍查史料,挖出当年出卖烈士的汉奸陈少山的一份死刑判决书。 2013年12月7日,73岁的戴克庄在徐振理的帮助下,找到父亲戴秉义烈士的殉难地——射阳县大喇叭入海口。面朝黄海,老人奔泪长跪,喊出了73年来的第一声“爸爸”。1938年,驻阜城日军洗劫徐丹庄。徐振理奔走9年调查核实,撰写《一部〈家史〉揭开日军滨海烧村暴行》,填补了国共两党苏北抗战史的一段空白。 在政府支持下,2014年,徐振理收集整理10多万字抗战史料及图片,推动建起滨海红色文化纪念馆。“身在基层,徐振理一腔热忱挖掘红色文化,填补了大量国共两党抗日史的空白。”在去年盐阜地区抗日史料征集研讨会上,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朱文泉上将说。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