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住房的变迁
|
作者:茅庆和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558 发布时间:[2015-2-13] |
老伴要我一道去看看她幼时居住过的即将拆迁的老宅。刚跨进去的那一刻,我们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房子变矮了,空间变小了,光线变暗了。难道当年就是这里的卧室曾放下一张宽大的双人床,还摆下踏板、小柜、长条桌?难道就是这个堂屋里曾容纳了条台、大桌、茶椅,还能搁下一张床? 冷静下来,仔细思量,3间瓦房,位置未变,还在原处;格局未变,两室一厅;面积未变,大小依旧。但时代在变,生活在变,环境在变,人的意识和观念以至视觉也随之在变。正如伟大诗人杜甫的传世佳句所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顾一下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黄海之滨历史上曾经号称“金东坎”的东坎镇,民居的变化之大,成陆之后几个世纪的总和都远远地无法与之相比。 从记事起,耳闻目睹,一个万人大镇,住上青砖青瓦房屋的人家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砖墙茅屋,土墙草盖的占大多数。用向日葵杆做支撑、芦席封顶的小丁头屋,亦随处可见。一批流浪逃荒之人,路宿街头,啼饥号寒,连丁头屋都无缘住上,冻饿而死者屡见不鲜。街面上商家用房虽稍稍整齐一点,但一般说来檐头不高,进深很浅,空间狭窄。要是谁家砌了一幢两层小楼,那就成了镇上一个显眼的亮点。 进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滨海的民居有了一定的改观,但进展非常缓慢,幅度不大。我当时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夫妇二人和3个孩子,仅住一间20平方米的砖墙草屋。屋顶茅草稀疏,门窗密封不严,透风、打雨、渗雪,在所难免。由于地面凹凸不平,泥土松软,每当夏季泛潮,便泥泞不堪,床腿凳脚都纷纷下陷。当时的居住条件总体如此,故而并无怨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了县城,住上了面积达30多平方米的瓦房,虽然房子质量不高,还会透风、渗雪,虽然卧室、客厅、厨房合为一体,但在广大职工中已不算差,在我们的住房史上也算一大进步。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我们的住房出现了一次大的飞跃。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住进了卧室、客厅、厨房、洗手间分开、面积达到70平米的套间,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满足。20年后的今天,这个当年令人妒羡的住房,已经远远地落在形势的后面。如今的滨海,风格独特的高楼,星罗棋布;琳琅满目的商店,鳞次栉比;整洁美丽的小区,不断涌现;中西合璧的别墅,纷纷亮相。百花争妍,湖光山色,人间耶,天堂乎!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以致不少在外的游子,哪怕只隔三年五载回乡,竟然认不出家门的方向。广大农村处处泥土路、一片茅草房的昔日旧貌也已发生了惊人的巨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