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未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精神面貌。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创新内容和载体,系列主题活动有声有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德育,陶冶道德情操
“每年教师节,孩子们都给我们送上自制的小礼物,以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我们老师都很欣慰!”八巨镇前案小学教师张从友幸福地说。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县始终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尊老敬老等一系列教育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县第一初级中学的何欣颖同学在经过“尊老助老”教育的熏陶后,每天用一个吻抚慰受伤父亲的心灵,让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她的敬老事迹经过《关心下一代周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后,先后获得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市道德模范、感动读者年度人物等殊荣,在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中,成功入选前30名。“带着妈妈去上学”的滨海中学学生潘婷,荣获2013年度《关心下一代周报》“感动读者”人物,成功入选央视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在今年召开的全省关工委宣传工作会议上,荣获奖学金5000元。 我县还组织多种活动,充分挖掘整合德育资源,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德育工作。组织了全县中小学生开展“缤纷的冬日”为主题的寒假道德实践活动和“七彩夏日、心声交流,关注青奥、关注女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广大中小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体验。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之情,组织了全县中小学开展“网上祭英烈”清明节祭扫活动,同学们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以“学习雷锋好榜样,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学雷锋月”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中央文明办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的第五届全国优秀童谣评选活动。组织全县中小学老师参加市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案例评比,县一中等10个单位获奖,县实验小学《炫优点——我是最亮星》还获得市一等奖。组织班主任参加《第二届盐城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县第二实验小学吴素红、县一中高海龙、獐沟中学刘召娣、县中等专业学校史倩如等老师均获得了市一等奖。
多措并举,搭建多彩舞台
我县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培养祖国未来的“希望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切实利益的“民心工程”,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多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我县结合家风建设,倡导和培育优良家风,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作为家庭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代代传承。县教育局向家长发出告知,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观看《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实现家庭学校联手,培养青少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家长们纷纷说,看了节目后,对如何陪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怎样与孩子正确沟通有了新的认识。 在注重家庭教育的同时,我县各学校还开展“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县实验小学举行了“成长之礼”活动,引导孩子们回味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父母养育的辛劳,懂得了感恩。永宁路实验学校将文明礼仪的内容编写成歌曲,让学生演唱。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中的道德修养及文明礼仪的精华,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三爱一践行”主题教育活动中,以县实验小学、永宁路学校为重点,在全县推进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通过学习礼仪、践行礼仪和展示礼仪3个阶段,大力普及文明礼仪常识,引导全县未成年人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和谐,健康成长。在全省组织的“三爱一践行”书签制作大赛中,全县共有101281名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有297人获奖,其中特等奖1人、二等奖23人、三等奖32人、优秀奖107人,54名老师获优秀指导奖,获奖人数位居全省各县(市)第一。 县关工委还定期组织老干部、老教师深入到各中小学,宣讲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编写了《爱学习——莘莘学子的责任》《爱劳动——有为青年的品格》《爱祖国——神州赤子的心声》《践行中国梦——中华儿女的使命》4篇宣讲材料,打印1000册,发至县关爱团、各镇(区、园)、各中小学、各民企关工委广泛进行宣讲,并被教育部《家教周报》全文刊载。 各社区居委会也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组织开展“三爱一践行”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讲,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把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不断升华对“三爱一践行”的理解和认识,确立美好的梦想。 各界携手,共筑爱心家园
我县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采取上下联动、疏堵结合、重抓长效的方式,精心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配合县综治委、预防办,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活动,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减少青少年犯罪,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县关工委还强化对全县网吧、游戏厅的义务监督。目前,全县270多名“五老”人员,坚持义务监督城镇138家网吧和游戏场所,帮助有条件的街道创办“绿色网吧”,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如今未成年人进网吧现象大为减少,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全力做好帮教‘五失’青少年工作,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建设和问题青少年的教育转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法治滨海作出应有的贡献。”县关工委主任顾正岚说。对于最需要帮助的困难孩子,县关工委会同各企业、单位常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助困活动。会同沿海工业园筹集38万元,资助190名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会同农商银行继续投入30万元,资助60名贫困生;会同康达医院继续出资4万元,对132名贫困学生予以资助,资金总额达72万元,受助学生达382人。此外,从其他渠道争取的《关心下一代周报》赞助9500元,受助22人;爱德基金会8100元,受助6人;《扬子晚报》赞助5万元,受助10人。今年5月6日,县关工委在天场镇中心小学为县物价局关工委主任张桂宝举行向天场、秉义、大套、獐沟等4所中学在校女生赠送850件新服装发放仪式。张桂宝退休后一直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了关爱青少年,从她在南京开服装厂的儿子那里资助价值9万余元的新服装,送给4所中学的在校女生,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在我们学校,有许多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或者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或者交给学校,甚至交给街坊邻居代为照顾。由于家庭条件所限,许多孩子的生活很困难。作为一名教师,我得到了组织上的培养。我认为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照顾他们。”江苏最美教师——滨海港镇第二中心小学教师邵海霞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把一些特别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接到家中照顾。多年来,邵海霞先后收留了50多名留守儿童,并帮助他们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23人考取了高等院校。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蔡桥镇组织开展了“爱心妈妈工程”,60多名女教师先后当起了52名孤儿和156名因种种原因失去母爱的孩子的“妈妈”,用高尚和无私的关爱,哺育着他们健康成长,用“愿做春泥”的奉献精神,为这些孤雁筑起了温暖的爱巢。 来自全社会的关爱,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未成年人的心田,让他们沐浴在阳光里,尽情享受着成长的快乐……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