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化“五方挂钩”帮扶机制 吹响精准扶贫集结号
|
作者: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356 发布时间:[2014-10-17] |
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方挂钩”帮扶是我省坚持了20多年行之有效的做法,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实际,加大省级机关、部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苏南县(市、区)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对口帮扶,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的重大举措。今年以来,新一届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作为“五方挂钩”帮扶单位的“前沿阵地”,紧紧依靠后方单位大力支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深化“五方挂钩”帮扶机制为中心,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 一、认真编制帮扶规划,着力推进县域发展。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要求,以省委、省政府《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以低收入农户致富、经济薄弱村增收、全面实现“新八有”为帮扶目标,对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接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思路,对接基层和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认真研究制定帮扶工作规划,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大局开展工作,以县扶贫办、县财政局为联系纽带,主动协调县直各部门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共同促进我县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新一届工作队制定了《2014-2015年度省委驻滨海县帮扶工作队帮扶工作规划》,明确了“强化一个重心、打造两项机制、突出三项原则,创新四项举措”的新一轮帮扶工作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即以强化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重心,打造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和经济薄弱村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突出精准扶贫、因地制宜、效益优先三项原则,创新推进“拓渠道增收入、强集体增积累、夯基础增活力、抓统筹增效益”四项帮扶措施,促进帮扶工作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坚决打好扶贫开发工作攻坚战,从而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量身定制帮扶菜单,强化项目实施载体。工作队会同县有关部门,按照“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帮扶项目的设置做到契合实际、贴近实情、力求实效,量身定做到户增收项目和集体增收项目菜单,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意愿点菜下单,夯实帮扶项目实施载体,着力打造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和经济薄弱村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一是贯彻“两个直接”。围绕贯彻帮扶资金直接扶持到户、低收入农户直接受益的原则,改“漫灌”为“滴灌”,采取“一户一策”、分类帮扶的办法,帮助低收入家庭发展传统及特色种养业项目、工副业项目、转移就业等,帮扶项目确定了包括互助合作、个体经营、教育资助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到户增收项目,让帮扶资金和项目全面直接惠及帮扶对象,进一步开拓创业就业渠道,促进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脱贫。会同县有关部门批复实施的教育扶贫项目,资助468名考取重点高中、大专、本科的家庭困难学生。二是强化互助合作。为解决到户个体帮扶项目分散经营、效益不高、抗风险能力差问题,帮扶资金项目重点支持能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高、带动效应强、收益保障稳的互助合作类项目,做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提高项目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吸纳低收入农户比重较高、增收带动效应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生产带动型、流通服务型、加工连接型、设备保障型等分别为低收入农户配股,实行股份量化、保底分红,对提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等服务带动的合作社实行阶段性扶持,确保低收入农户长期稳定受益。目前,计划批复、启动实施互助合作项目43个,预期带动低收入农户口6700多户。三是突出效益优先。坚持以效益为导向精选帮扶项目,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帮扶资金实行差别化奖励补助,引导提高项目组织化程度,推动项目做大规模、提质增效。在尊重低收入农户的种养习惯和发展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帮扶资金对帮扶项目的差别化补助安排,引导低收入农户申报实施附加值高、风险低、收益稳的特色种植养殖项目。规定特色种植项目高于0.5亩起点规模且超出一倍以上的,按补助标准上限的两倍予以奖励,并视生产投入情况追加补助。对受价格波动、疫病灾害影响较大的养猪、养鸡等传统养殖项目按照低标准补助,对市场行情较好、收益稳健的养牛、养羊等养殖项目按照高标准补助,引导低收入农户优化种养殖结构,规避价格波动和疫病灾害风险,通过帮扶项目实现稳定收益,确保脱贫增收目标如期实现。四是引入激励机制。在扶持互助合作项目的过程中,为调动带头人、发起人、能人大户“传、帮、带、扶”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能动性,探索依据带动低收入农户数量和特色产业发展质量对其实行激励机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做实,增添持续发展动力。进一步鼓励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带动低收入农户“抱团取暖”,实现稳定持续的收益,增强帮扶项目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五是激发内生动力。对如期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目标困难的30个经济薄弱村,要求其充分挖掘盘活村级资产、特色产业、资源优势,设置资产增值、股权配置、设施保障型帮扶项目,充分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壮大集体经济让低收入农户从中得到更多实惠。计划批复集体增收项目13个,重点对资产增值型项目倾斜扶持:在资源开发上,对村境内的堆堤、水面等资源以及闲置资产,确定有效盘活形式和带动增收方式,依据实际投入安排立项补助资金额度。在资产配置上,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合作社新购置农机具等资产,按不高于购置成本80%的比例予以补助。改变单一扶持基础设施或公益事业的格局,对直接服务于农村产业化发展等基础设施予以一定补助。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工作队协调省财政厅作为队长单位牵头,及时召开“五方挂钩”帮扶协调会议,对进一步深化“五方挂钩”帮扶机制,动员和组织后方单位力量,落实新一轮帮扶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各后方单位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克服种种困难,确保筹集资金目标圆满完成,为工作队组织实施帮扶项目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队逐一走访各“五方挂钩”后方单位,加强汇报协调沟通,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开展特色帮扶项目。目前各后方单位共有120人次赴滨现场办公,其中厅局级领导干部15名,到账帮扶资金3400多万元。为拓宽低收入农户创业致富的融资渠道,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在广泛调研、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工作队会同县有关部门制定《提高农村扶贫小额贷款单笔发放额度实施意见》,支持包括互助合作和个体经营在内的到户帮扶项目的实施,引导低收入农户自主创业的同时,鼓励其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工作队主动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来滨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介活动,推广农业优良品种,引导农民改善种养方式、调整种养结构、提升经济效益。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做好帮扶项目宣传发动和组织推动。先后会同县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全县扶贫开发项目组织、申报培训、推进督导等会议,在《滨海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公示扶贫开发项目,统一各方思想认识,对扶贫开发项目申报、实施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和检查督导。会同县有关部门向全县开发式低收入农户发放了《致全县未脱贫建档立卡开发式低收入农户的一封公开信》。围绕项目申报,组织相关人员进镇、到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各类帮扶项目和补助标准,努力实现户户有项目,增收有渠道,效益有保障,发展添动力。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