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次有意义的民间文学普查
|
作者:茅庆和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807 发布时间:[2014-9-11] |
为了汇集和编纂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成果,保存各族人民的口头文学财富、发扬和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1984年,国家文化部、民委、民间文艺研究会,发出了关于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1985年中宣办又进行转发。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1987年3月,县成立了以宣传部长为首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编委会,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普查组织,迅速在全县23个乡、4个镇开展了空前的民间文学普查活动。全县200多人投入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大家同心协力,不畏艰辛,冒着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奔走于四面八方,深入到千家万户。历时一年半,搜集了二百多万字的资料,反复筛选和精心整理后,终于在1988年底完成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滨海县资料本》,由江苏出版社批准出版,印刷了2000册。《资料本》计32万字,其中故事130篇、歌谣136首、谚语1200条。其中,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有30余篇(首),如:《萝卜烧肉,一寡一腻》(1984年《乡土》增刊第1期)、《张宰相拜酒坛子》(1987年《乡土报》第7期)、《夜交藤》(1988年《乡土报》第8期)、《王小二结婚》(1989年《乡土报》第14期)、《四才女》)(1988年《山西民间文学》4、5合刊)、《吴棠升官》(1989年《故事大观》第2期,在该刊与山东文艺出版社联办的故事评奖中获优秀故事奖)、《陈毅与塾师下棋》(在多种刊物发表)、《渔船上为什么不说“有”字》、《小升小斗,簸箕大张口》(江苏省民间文学集成资料选辑(二)发表)、《三滴血》(《新聊斋》发表)。已故民间文艺家沈歌晨的《震天鼓》、《报晓鸡》、《五更十夜》、《宝瓮》及歌谣《梁兄十送》、《送郎十里墩》等十数篇(首)曾入编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相关书籍中,或单篇(首)发表。1997年,故事《端阳泪》在省民文协会举办的第二届民间文学评奖中获二等奖。在正式出版的《盐城市民间文学集成》中,滨海入选故事40篇、歌谣60首,谚语千余条。 我县《资料本》在编纂过程中及成书后,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扬,深受广大爱好者的支持和喜爱。1989年《资料本》还被选送省十大集成、志书成果展览。我作为主编,先后获得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颁发的纪念奖和“中国民间文学编纂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滨海这次民间文学普查活动,不仅抢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珍贵资料,充实了口头文学宝库,还在宣传名优特产、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