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利新材料是县沿海工业园基地型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主要生产10万吨氯化聚乙烯(CPE/CM)系列产品;吉华H酸引进的世界五百强——德国拜尔“加氢”全自动生产装置,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建农植保原药与制剂项目,可实现年销售10亿元,税收5000万元……当我们为“高”、“精”、“优”项目啧啧称赞时,愈发强烈感受到县沿海工业园新材料、新医药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并正以旱地拔葱之势迅猛成长。目前,该园新材料、新医药产业年销售规模已超百亿元,成为滨海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
新特产业应势而生
近年,国家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市、县也提出发展战略性新特产业规划。政策机遇契合了沿海工业园就地转型的现实要求。 从现有企业入手,坚定不移实施项目重组计划,对经济效益差、运行不规范的企业实施整合。几年来,县沿海工业园已累计整合项目40多个。实行项目会审制度,对拟进园项目实施“背对背”式会审,凡是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凡是产业政策规定的禁上项目,即使经济效益再高,也一律禁止入园。近年来,先后否决不符合入园条件的项目近200个,否决率达70%。 从大项目入手,全力实施项目攻坚战略,借船出海,借梯攀高,着力“催生增量”。总投资30亿元的飞翔集团滨海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超亿、超10亿元大项目率先抢滩;德国瑞曼迪斯、光大国际、日本三井化学等一批外资项目次第落户。正是这些大项目、大平台,使新材料、新医药产业链条变粗变宽,迅速集聚成为可能。 向产业基地转化 2012年底,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中心正式批复省科技厅,同意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滨海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时隔不到一年,该园申报的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又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批文,向国字号新特产业基地迈进了坚实一步。 在推动产业向基地发展上,该园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鼓励吉华、飞翔等行业龙头企业与德国拜耳、陶氏化学等世界级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带动基地和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园内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力度,引导其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该园42家新材料企业中,产值超亿元15家、5000万元到1亿元8家,上市公司3家;48家新医药生产企业中销售超亿元的有22家,超10亿元的有1家。一批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八巨药业的奈普生原料药占国际市场70%份额,远大仙乐的甾体激素原料药占国际市场40%份额,普信制药的抗艾滋病原料药占国际市场25%份额,还有一大批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科技含量的新材料、新医药项目,在行业内竞争优势也十分明显。 为促进基地内资源循环化利用,该园还重抓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消化废弃物,先后建成环保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中心等公共环境基础设施,成功引进中国光大国际、德国瑞曼迪斯等一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在产业链上尽量做到“吃干榨尽”,提升了基地产业链端的耦合度,放大了对优质项目的吸附力。
产业战略新选择 在科技创新时代,传统产业要想赢得未来,必须开辟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新蓝海”。县沿海工业园始终将创新作为开发区之魂,经过不懈的努力,先后与6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成了南京大学滨海低碳产业研究院、吉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南京工业大学滨海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新材料公共检测分析中心、沿海工业园新材料科技创业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一批科研平台的催生下,科技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竞相迸发。目前,该园已累计获得12个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7个),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获得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6个,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48件。新材料、新医药产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承担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创业投资项目、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科技项目。德纳公司CS-12产品属于环保新型材料,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清泉公司MACM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其自主研发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外只有德国巴斯夫公司能够生产;普信制药的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两个抗艾滋病原料药产品自主核心专利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唯一通过WHO-PQ和美国FDA认证…… 这是一场抢抓机遇的激烈赛,又是一场综合实力大比拼。面对新的市场机遇及战略选择,县沿海工业园上下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探索一条科学的发展途径,全力推动新材料、新医药产业上规模、出成效,闯出产业发展的一片“新蓝海”。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