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沿海工业园海外人才工作站在瑞士日内瓦奇华顿集团总部揭牌成立,该工作站将依托县沿海工业园新医药、新材料产业资源,瞄准高端人才,将人才“触角”前移,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创新创业。近年,作为国家火炬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沿海工业园认真贯彻“人才强园”战略部署,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实施人才工作“三大工程”,全力以产业优势打造人才战略新高地,人才已成为该园跨越发展的强劲东风,张扬巨帆,蓄势前进。
引才工程:人才战略的高地
南京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学院副院长张幼宽教授,是赴美留学归国博士、依阿华大学终身教授。他领导的技术团队常年驻扎县沿海工业园,为园区提供多层次(园区、企业)、多方向(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咨询等)的全方位、全过程环保科技服务。 像张幼宽这样的高端人才,一直是县沿海工业园人才攻坚的重点,也是该园坚持以产业打造人才战略高地、积极践行“产业+人才”的双向互动机制的对象。近年,随着新医药、新材料产业中飞翔、新化等一批10亿元、20亿元以上重大科技项目的建设投产,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及特长的人才也纷至沓来。截至去年底,园区有博士30人,硕士60人,省双创人才计划5名,博士集聚计划1名,千人计划专家2名。今年以来,该园又引进“千人计划”专家1名,申报省“双创人才”7名、省“博士集聚计划”4名,再次掀起了引进高端人才的高潮。 新医药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滨海吉尔多肽有限公司成功引进的复旦大学张宏伟博士,担任公司副总裁、抗体部主管,在园区实施基因组织规模抗体产业项目;新材料产业学科上的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宁剑波,带着7项发明专利担任江苏清泉化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在园区实施糠醛选择氢化法制备呋喃衍生物开发与产业化项目。 县沿海工业园创新思路,以多种方式,灵活运用来自高校、中介机构及企业内部的人才资源,使近100名专家和2000多名大专以上科技人才为企业开展服务。目前,园区人才总量已初具规模,人才密度和人才质量均高于全市相关行业平均水平。
育才工程:人才成长的阶梯
县沿海工业园积极创新育才理念,主动跳出育才抓培训的思维定势,拓展新内容、探索新方式,自觉把人才资源放在服务发展、推动园区转型升级的位置上去谋划。 整合现有人才资源。该园整合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及企业家代表组成专家库,对拟进园项目实施“背对背”式联合会审,科学筛选,重点扶持,为优质项目入园“把好关,看好门”;整合2至3名综合技术能力较强的总工程师办公室人员及环保、安监、规划建设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从环保、安全、效益、科技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实施分类管理;整合新医药、新材料、外资招商人才,发挥优势,专业招商,
实现了招商队伍向专人、专职、专业方向的转变。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人才培养开发工程。县沿海工业园在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市场调节、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业培训运行机制的同时,引导企业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培育开发人才。对新招进来的大学生、研究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培训,有的送到国外直接培训,有的则由企业内的资深工程师带教培训,有的就在干中学。经过培育开发,新医药、新材料产业链上的人才知识和能力有了整体提升,更能适应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从而支持企业能够始终处于两新产业技术的最前列。
用才工程:人才资本的跨越
南京大学滨海低碳产业研究院由县沿海工业园和南京大学共同建设,由中科院院士张全兴领衔,研发团队有10多位教授、70多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是国家“863计划”新材料生产基地和国家重大水专项产业化基地,其自主研发的新型磁性树脂及其制备技术均打破了国外对技术和产品的垄断。 在人才的使用上,县沿海工业园善于搭建人才创新平台,承接一支支创新团队,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近年,该园先后与6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人才智力合作关系,建成南京工业大学滨海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吉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以及新材料公共检测分析中心、沿海工业园新材料科技创业园等公共服务平台。 该园还依托重点骨干企业,以产学研合作为出发点,采取项目对接、联建实验室等方式,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姻,构建全方位产学研合作体系,开辟“借脑兴企”新途径。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企业等众多荣誉称号的江苏清泉化学有限公司,自2008年建立研发机构以来,已经成长为由博士、硕士、高校技术顾问、工程师组成的70人的研发队伍,并与上海有机所、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每年开展的合作项目至少在3个以上。 在一个个优秀创新团队打造下,县沿海工业园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该园有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家,即省工业有机废水高效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绿色蒽醌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即吉尔公共检测检验分析中心,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4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