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扬(1895—1979),滨海县八滩镇人。1917年毕业于省立淮安九中,后投笔从戎,于1919年夏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补充旅旅长。1939年任43师少将师长,6月晋升陆军中将。1943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中将高参。1951年去台湾。
金德扬先生,字普仁,八滩镇人。祖籍盐城县建阳镇(今属建湖县)。生于1895年,1979年12月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金德扬父亲名子彬,业中医,于八滩镇弯子口开一小药店。兄弟姐妹5人,他排行老三。金德扬家境清贫,赖其外祖父资助,得以受完中学教育。1917年,毕业于省立淮安第九中学,做过小学教员,后投笔从戎,于1919年夏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1922年毕业,分发至浙军第1师见习。北伐时期任连长,曾参加仙霞岭之役。1927年8月参加龙潭之役,任中央军校第2中队中校队长。1932年任宪兵第1团团长,1933年任陆军第43师第255团团长,1935年任43师参谋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补充旅旅长。1939年任43师少将师长,6月晋升陆军中将,转战第4、6、9战区,曾参与武汉会战、昆仑关之役、荆沙之役和长沙会战。1941年秋,金德扬兼湘宁师管区司令,主持役政,力除积弊。1943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中将高参,主司调查川、滇、黔3省补充驻印度远征军事宜。1944年夏调任重庆中央训练团办公厅中将主任,负责办理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及党政高级班第3期学员召训工作。抗战胜利后,金德扬在南京任国防部监察局中将副局长。1951年初,偕长子成经去台湾。起初几年栖居台北松山,未受任用,生活清苦。后得行政院院长陈诚的帮助,任台湾盐业整理委员会委员、台湾制盐总厂顾问,数年后退休。 金德扬为人耿直,生活朴素,乐于助人。他对亲友的清贫好学子弟常资助学费。其堂侄植物生理学家金成忠,读中学、大学、研究生等所需费用,全为其负担,这与他家境清寒受人资助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其外甥夏锡龙在抗战时期,受他的影响而投笔从戎,后在台湾某部任中将主任。 在抗战中,金德扬被授予忠勤勋章和胜利勋章,参加多次战役与会战,指挥所部对日英勇作战,负过伤、立过功。1945年10月获忠勤勋章,1946年5月获胜利勋章。在台湾制盐总厂任顾问期间,他每年春、秋两季,访察盐民,体贴下情。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