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
版面
上期
下期
- 01版
- 02版
- 03版
- 04版
![](/uploadfile/epaper/201907/201907260739372460.jpg)
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上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6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57亿元,增长4.8%;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36元,增长8.6%,增幅列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39元,增长9.4%,增幅列全市第三;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3亿元,增长9.7%,列全市第三;服务业增加值115.99亿元,增长8.2%,增幅列全市第四……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践行“两海两绿”路径,紧扣“三争”目标,持续深化“八项行动”,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
经济结构日益优化
坚持抓产业、调结构,聚焦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产好于预期。夏熟作物实现量质齐升,单产达404公斤/亩,同比增长5%;新增高标准农田9万亩,新增蔬菜特经作物3.45万亩,设施农业0.8万亩,稻田综合种养2.11万亩,十大特色产业基地持续扩面增量。
二产转型加速。深入开展产业项目推进年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园区等级创建和企业星级创评,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同比增长69.3%,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22.7%。医药产业园生物创新企业集聚区二期4栋3.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交付,邻里中心一期2.88万平方米商住综合体竣工。镇(区、街道)全民创业园共新建标准厂房13.8万平方米。
三产持续向好。加快梨花雨生态旅游度假区、古黄河生态经济带等建设,先后举办了农民文化艺术节、乡村旅游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列省市县服务业重点项目15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个,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坚持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引领,聚焦有效需求,发展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投资拉动增强。围绕宝武、金光、中海油LNG、国家电投火电等重特大项目,加快沿海开发步伐,深入推进接轨上海、对接深圳、全面融入长三角,组织春季、夏季招商竞赛,开展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招商等系列活动,举行项目过堂会、集中观摩、集中开工3次,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81个、27个、8个,“一区三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一城两园”相关工作有序开展。9个市“两重”项目完成投入20.97亿元,81个县“两重一实”项目完成投资69.59亿元。
消费增长迅速。加大市场体系培育建设,发挥商贸主体辐射带动作用,海悦城城市综合体等建成开业,上半年实现电商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30%,县电商产业园实现电商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24.5%。
外贸砥砺前行。组织日明消防、康乐、吉华等10家企业参加多个展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际市场。1-6月份,全县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亿多美元,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0%,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坚持扭住全面深化改革“牛鼻子”,聚焦热点难点,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重点改革扎实开展。扎实推进党政机构、事业单位、行业体制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许可权和“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取消了57项证明事项;对企业设立和投资建设项目办事流程进行梳理再造,取消精减各类申报材料79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坎北街道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制度措施17项,推广村务卡及非现金结算,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项目1499个、总金额1.04亿元。
“三项清理”有序推进。积极破解土地指标等刚性瓶颈制约,努力盘活存量资源,完成“僵尸企业”清理26家,处置闲置土地286.7亩,盘活“低效厂房”3.38万平方米。
财政金融支撑有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定期开展银企对接,全县10家银行与39家制造业企业签订44笔授信协议,授信总额达4.64亿元;县财信转贷公司累计为13家企业,提供25笔过桥资金共2.55亿元;县立信担保公司累计为48家企业,提供53笔担保共1.97亿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民生福祉有效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保障,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完善立体帮扶体系,实行一户一档一措施、一村一策一规划,对拟脱贫户中有劳动能力的1846户,实施1628个产业到户种养项目,带动8607人增收脱贫;对无劳动能力的4745户、7969人实施兜底扶贫。对经济薄弱村进行差额配股分红,上半年分红724万元,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0.63%。
城乡环境日益提升。开展“散乱污”等专项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推“厕所革命”;加快S328西移等骨干路网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抓牢农房改善,实施公园、道路等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林木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组织就业技能培训1960人,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6场次,服务企业用工4371人次,发放富民创业贷款330万元,扶持创业2306人,带动就业6636人;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精心打造网络课程,已录制课程296节,点播达35.1万人次;加快三家医院迁建工程建设,开展全民健康“五进五服务”活动,今年全民体检已完成近26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企业1360家,比同期增加183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参保30万人,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儿童关爱力度加大;博物馆等县城文化场馆建设有序推进,完成9个镇(区、街道)文化站房、29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开展以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村村到”活动,观众达2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