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
版面
上期
下期
- 01版
- 02版
- 03版
- 04版
![](/uploadfile/epaper/201508/201508120910513462.jpg)
为洼地崛起集聚新能量———我县升级五大会战推动发展上台阶侧写
昨天,滨海港疏港航道运盐河船闸建设现场,几十名工人正挥汗进行钢筋铺扎施工。该工程于去年春季开工建设,土建部分本月底结束,整个工程确保明年7月份竣工。项目负责人表示,船闸作为全县沿海开发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方正在统筹人力机械加快项目建设,力争达到五大会战规定的序时进度。
今年以来,我县主动顺应新常态,全面升级“项目建设、沿海开发、城市创建、城乡统筹、民生工程”五大会战,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县委书记李逸浩表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县上下要保持定力,以昂扬的斗志、宽广的视野、精准的眼光,在把握大趋势中捕捉新机遇,在顺应新常态中谋求新作为。
“这么高效的服务,让我们觉得在这里创业很踏实。”近日,在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超威电源二期工程建设现场,总经理汤玉英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11万千伏生产用电,当时公司束手无策,就向供电部门求援,没想到没有半点拖延,很快就帮助解决,二期项目即将投产。
与超威公司一样,我县日益优化的软环境赢得众多企业和群众的“点赞”。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市委“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要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推行完成工作任务“零折扣”、加快工作进度“零拖延”、提升工作质量“零缺陷”、面对困难矛盾“零推诿”、服务基层群众“零距离”、对待不良风气“零容忍”“六零”要求,让“马上就办”常态化、制度化,提升行政效率,优化服务效能,为实现弯道超越、洼地崛起注入“加速度”。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就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县委副书记、县长钱武华说。
在强化服务的同时,我县直面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制约,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激发跨越发展新动力。严格执行“三张清单”制度,行政审批事项从357项压降到172项;开展“中梗阻”清障专项行动,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1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5.2万亩,家庭农场100家。
今年,我县稳中奋进保障运行,集聚政策、资源和力量,善抓重点、善抓关键,以重点突破之功谋全局主动之效,筑牢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进位争先。上半年,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10项指标保持两位数增幅。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幅列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抵扣税、出口总额增幅均列全市第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5元,增幅列全市第一,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列全市第一。
“我们主动策应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推进沿海开发,全县沿海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加速转化,‘淮河门户、东方新港’正在加快兴起,沿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临港新城建设全面启动,港口承载能力快速提升,将力推沿海崛起。”县委副书记、滨海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永轩说。
今年,我县沿海开发在联动建设中纵深推进,10万吨级通用码头主体工程和2万吨级临时航道通过验收,港口主海堤移线工程完成。中电投协鑫火电等8个沿海重点项目列入省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火电项目主体结构、储配煤中心球形仓和装卸系统桩基施工基本结束。月亮湾温泉度假酒店、六合庄安置社区等27个港城项目加快实施。一类开放口岸申报进度明显快于预期。
沿海开发是五大会战的首要战役。今年,我县优化产业布局、把好投资方向、提升招商门槛,把项目和载体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扎实开展“项目载体突破年”活动,在项目和载体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全县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34个,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新竣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列入市考核的11个“三重”牵头项目累计开工8个,完成投入25亿元;23个“八大类”牵头项目累计开工19个,完成投资48亿元。
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我县坚持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载体建设步伐,增强园区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努力培植新的增长点。南山产业园、医药产业园“三纵三横”路网和招商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南山智汇园入驻企业10家,新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两化”融合示范区等省级品牌创建进入报批程序。
坚持项目带动,加快城市化步伐。上半年,全县58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入32亿元,19个镇村建设项目全部启动,开发商品房43.3万平方米,销售额19.2亿元。滨海源、张家河风光带等旧城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省级文明城市授牌,城市建设在功能完善中展现新姿。
连日来,天场镇正抢抓晴好天气,上足人力、物力,加快管道铺设,稳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今年年底全镇14个村将全部实现通水。目前,蔡桥、八滩两个水厂全面建成并通水试压。全县铺设一、二、三级管网3156.3公里。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我县实施民生工程、夯实富民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县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统筹推进城乡在“四化”融合中的一体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有力推动一批事关民生的项目建设,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利益问题,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环境美是百姓的期待。我县按照确保通过省、市全域验收的目标,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城乡统筹会战进行重点考核,并向镇区派驻14个督查组,全面整治村庄、道路、河道,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走在临海高等级公路滨海段,只见道路两侧树木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今年春季,我县组织绿色滨海建设会战,增加城乡绿量,美化环境,全县成片造林16100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66000亩,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156公里,四旁植树121万株,全县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
开展农村河道3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农村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工程、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张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疏浚县乡河道547条,清理小沟小塘2000多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黄河故道开发等项目,以及土地整治等国土项目,全力加快项目推进。
以扶贫开发为抓手,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逐村筛选未脱贫对象,结合低收入农户情况,目前我县共申报产业到户项目7200个。组织各相关部门积极与省对口部门对接,确认片区扶贫开发项目53个,争取资金2.6亿元。组织实施强村富民3年行动计划,为28个经济薄弱村配股,稳步增加村级积累。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设施农业基地10个,面积1.25万亩,夏粮总产实现“十二连增”。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镇10个。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件件好事实事的兴办和落实,一个个紧贴民生项目的深化和提升,无不昭示着我县正以进位争先的生动实践,阔步迈入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滨海的伟大征程。
今年以来,我县主动顺应新常态,全面升级“项目建设、沿海开发、城市创建、城乡统筹、民生工程”五大会战,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县委书记李逸浩表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县上下要保持定力,以昂扬的斗志、宽广的视野、精准的眼光,在把握大趋势中捕捉新机遇,在顺应新常态中谋求新作为。
优化服务保增长,唱响进位争先“主旋律”
“这么高效的服务,让我们觉得在这里创业很踏实。”近日,在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超威电源二期工程建设现场,总经理汤玉英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11万千伏生产用电,当时公司束手无策,就向供电部门求援,没想到没有半点拖延,很快就帮助解决,二期项目即将投产。
与超威公司一样,我县日益优化的软环境赢得众多企业和群众的“点赞”。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市委“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要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推行完成工作任务“零折扣”、加快工作进度“零拖延”、提升工作质量“零缺陷”、面对困难矛盾“零推诿”、服务基层群众“零距离”、对待不良风气“零容忍”“六零”要求,让“马上就办”常态化、制度化,提升行政效率,优化服务效能,为实现弯道超越、洼地崛起注入“加速度”。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就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县委副书记、县长钱武华说。
在强化服务的同时,我县直面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制约,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激发跨越发展新动力。严格执行“三张清单”制度,行政审批事项从357项压降到172项;开展“中梗阻”清障专项行动,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1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5.2万亩,家庭农场100家。
今年,我县稳中奋进保障运行,集聚政策、资源和力量,善抓重点、善抓关键,以重点突破之功谋全局主动之效,筑牢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进位争先。上半年,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10项指标保持两位数增幅。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幅列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抵扣税、出口总额增幅均列全市第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5元,增幅列全市第一,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列全市第一。
推进会战促崛起,演绎项目突破“交响乐”
“我们主动策应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推进沿海开发,全县沿海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加速转化,‘淮河门户、东方新港’正在加快兴起,沿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临港新城建设全面启动,港口承载能力快速提升,将力推沿海崛起。”县委副书记、滨海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永轩说。
今年,我县沿海开发在联动建设中纵深推进,10万吨级通用码头主体工程和2万吨级临时航道通过验收,港口主海堤移线工程完成。中电投协鑫火电等8个沿海重点项目列入省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火电项目主体结构、储配煤中心球形仓和装卸系统桩基施工基本结束。月亮湾温泉度假酒店、六合庄安置社区等27个港城项目加快实施。一类开放口岸申报进度明显快于预期。
沿海开发是五大会战的首要战役。今年,我县优化产业布局、把好投资方向、提升招商门槛,把项目和载体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扎实开展“项目载体突破年”活动,在项目和载体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全县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34个,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新竣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列入市考核的11个“三重”牵头项目累计开工8个,完成投入25亿元;23个“八大类”牵头项目累计开工19个,完成投资48亿元。
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我县坚持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载体建设步伐,增强园区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努力培植新的增长点。南山产业园、医药产业园“三纵三横”路网和招商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南山智汇园入驻企业10家,新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两化”融合示范区等省级品牌创建进入报批程序。
坚持项目带动,加快城市化步伐。上半年,全县58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入32亿元,19个镇村建设项目全部启动,开发商品房43.3万平方米,销售额19.2亿元。滨海源、张家河风光带等旧城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省级文明城市授牌,城市建设在功能完善中展现新姿。
统筹发展惠民生,谱写美好家园“和谐曲”
连日来,天场镇正抢抓晴好天气,上足人力、物力,加快管道铺设,稳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今年年底全镇14个村将全部实现通水。目前,蔡桥、八滩两个水厂全面建成并通水试压。全县铺设一、二、三级管网3156.3公里。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我县实施民生工程、夯实富民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县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统筹推进城乡在“四化”融合中的一体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有力推动一批事关民生的项目建设,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利益问题,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环境美是百姓的期待。我县按照确保通过省、市全域验收的目标,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城乡统筹会战进行重点考核,并向镇区派驻14个督查组,全面整治村庄、道路、河道,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走在临海高等级公路滨海段,只见道路两侧树木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今年春季,我县组织绿色滨海建设会战,增加城乡绿量,美化环境,全县成片造林16100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66000亩,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156公里,四旁植树121万株,全县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
开展农村河道3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农村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工程、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张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疏浚县乡河道547条,清理小沟小塘2000多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黄河故道开发等项目,以及土地整治等国土项目,全力加快项目推进。
以扶贫开发为抓手,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逐村筛选未脱贫对象,结合低收入农户情况,目前我县共申报产业到户项目7200个。组织各相关部门积极与省对口部门对接,确认片区扶贫开发项目53个,争取资金2.6亿元。组织实施强村富民3年行动计划,为28个经济薄弱村配股,稳步增加村级积累。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设施农业基地10个,面积1.25万亩,夏粮总产实现“十二连增”。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镇10个。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件件好事实事的兴办和落实,一个个紧贴民生项目的深化和提升,无不昭示着我县正以进位争先的生动实践,阔步迈入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滨海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