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
版面
上期
下期
- 01版
- 02版
- 03版
- 04版
![](/uploadfile/epaper/201812/201812260738223213.jpg)
大美滨海传风韵———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就回眸(生态建设攻坚篇)
全县林木覆盖率31.3%,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村庄“网络化”保洁和县镇村级河道河长制实现全覆盖;地表水国省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今年以来,我县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攻坚,打造绿树成荫景如画的美丽新家园,构成了一幅“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景。
优美景观 彰显绿色意境
每到初春时节,县农业园梨花雨生态休闲园里的梨花洁白如雪,游客们从四面八方竟相涌来。“这里离县城很近,可以趁着周末带孩子前来游玩,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着眼前的迷人景色,游客们纷纷吐露心扉。
今年以来,我县注重培植特色亮点,打造示范典型,围绕梨花雨景区建设,打造沿农业园夹堆村到坎北街道果林村的“梨花大道”;围绕新建的S348沿线景观带建设,打造S348“水杉大道”;围绕万亩银杏园建设,打造沿中八滩渠的“银杏大道”,形成路随景出、景由路生的独特意境,着力展示滨海绿美形象。
“这算是我们县城目前最美的道路了!你看,两边都有绿道,绿道和大路中间隔了绿化带,绿化带里栽植色彩斑斓的鲜花……”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一位市民对他外地来的朋友这样介绍我县S327沿线美景。外地的朋友频频点头:“一路走来,这片绿化带就感觉进入了缤纷斑斓的公园一样,滨海这座城市还是很漂亮的!”
“滨海四季常青、繁华似锦,我们因地制宜营造生态景观,努力创造色彩丰富、特色鲜明、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绿色景观长廊。”记者了解到,我县在县城区绿化建设上,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加快推进“两河四岸”风光带建设,完成海滨大道、港城北路等18条主干道及9处城市入城口绿化改造提升,推进“三湖一渠”及城市广场节点绿化提升,新建广场节点、游园绿地、景观带,形成主题突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景观。
“以前这里没有绿化、环境杂乱,现在放眼望去满目绿色,我们生活在这里感觉很惬意!”群众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来到海边,顺着蜿蜒的海岸线一路前行,远处的蔚蓝天空与绿色的海堤防护林相互辉映,仿若画家笔下的油画般浪漫迷人。我县全力推进海堤防护林带建设,选择以银杏、苦楝等耐盐碱树种为主,利用4年时间建成海堤百里风光带。
提升品位 增亮生态底色
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穿梭于碧水丛林间;西湖、南湖、清水湖等县城综合性公园掩映在绿树繁花中;师苑渠风光带、南湖风光带等公园绿地,犹如一叶叶“绿肺”镶嵌其中;葱郁的树木、洁净的街道、清澈的河塘、整齐的房屋,让人心旷神怡。
注重生态建设,不仅抹绿了滨海大地,也厚植了发展优势。今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积极探索“生态+”模式,延展“生态+”效益,绿色生态、高质量、可持续,正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特色。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河道疏浚整治、公路提档升级等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县计划建设森林村庄10个、珍贵树种培育示范村10个、绿化示范村10个、果树专业村10个、苗木花卉专业村10个。
春有美景,夏有荫凉,秋有芬芳,冬有颜色,滨海之绿有着独特的美丽“乡愁”。我县坚持把造林绿化与富民增收有机统一,引导发动群众种下一棵棵发财树、致富树。每到收获季节,县农业园区万亩果园里,不计其数的果树硕果累累,特有的果香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我是2016年回乡创业的,目前已经种植了20亩果树,今年卖果子的收入达到了10万元,栽植果树让我走上了致富路,体会到了土地产出的生态福利。”村民于海洋笑意盈盈。
水是生命之源,让市民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已成为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县环保部门始终坚持“水源安全大于一切”的原则,通过实行饮用水源水质日报制度,加大饮用水源监管监测频次,对饮用水源项目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全县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以上标准,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的生活质量和以前相比提高了不少,孩子们逢年过节回来也吃得舒心多了!”以此同时,我县在全市率先出台河长制实施意见,26名县级河长、164名镇级河长、781名村级河长全部公示上岗履职,实现全覆盖。我县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加快省级美丽示范乡村广垛村、岭山村和30个县级板块式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沿海风光带建设等重点工程,着力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村庄,真正让绿色生态惠及广大群众。
绿色生态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义,也是我县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新医药、新材料产业和临港产业风生水起,绿色综合能源产业加快集聚,群众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宜业宜居,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学校医院配套设全,企业更是遍地开花,我们正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换挡提速。这场持续推进的生态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环保高效的强劲动力,让我县走上了一条环境美化、经济提速、民生幸福的多赢之路,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增长极”,让全县绿色发展的景色更加美不胜收。
美丽家园 赢得广泛点赞
生态是生存之本,环境是发展之基。今年来,我县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聚合力量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积极打造以水为魂、以绿为韵、以农为景的优美人居环境。
走进全国文明村——东坎街道新安村,只见道路干净通畅,绿树枝叶繁茂,院落清爽怡人,新风拂面、古风濡染,一幅宜业宜居的田园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村庄变美了,老百姓的心里乐开了花。”新安村党总支书记祖道来告诉记者,在迈出了第一步之后,新安村美化环境的脚步越走越快,硬化村级道路,加快新社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农民休闲广场、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大舞台等公益设施陆续建成。
我县推进生态建设,坚持文化传承,加大典型宣传,开展文化活动,塑造“最美乡亲”,体现“最浓乡情”,努力让广大农民享受美的环境、养成良好美德,记得住乡愁、过上美好生活,新时期的农村文明蔚然成风,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乡风文明是加快实施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关键,今年来,一批文化广场、村民服务中心在全县乡村陆续涌现,让村民在繁忙的劳作之余,享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我们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群众性科普、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八巨镇华新村干部感慨地说,“我们注重加强法治建设,大力倡导践行善举,引领良好民风,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教育,以戏剧表演、文艺专场汇演等形式启迪村民,营造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把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种子播撒到村民心里。”媳妇多年如一日服侍瘫痪公公毫无怨言,婆婆悉心照顾孙辈每天接送上学,孝老爱幼、邻里互助,你让我一步、我敬你一尺的和谐氛围,在我县城乡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