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模式

本报讯 (赵越 李蓥吉) 今年以来,通榆镇紧扣“铸魂补钙、赋能实践、服务民生”目标,创新“理论+实践+服务”党员教育培训模式,打破传统教育培训壁垒,让党员“充电”更精准、“赋能”更高效,切实把党员队伍打造成推动乡镇发展的“中坚力量”。
  深耕“理论课堂”,让信仰教育“入脑入心”。该镇摒弃“一锅煮”式理论教学,针对不同党员群体定制“学习菜单”,为机关党员开设“政策解读专班”,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领学,结合乡镇发展实际拆解政策要点;为农村党员打造“庭院微课堂”,组织党建指导员带着图文手册、红色影片走进村组,用“方言唠家常”的方式讲解党的理论;为新兴领域党员搭建“线上云课堂”,依托“通榆党建”微信公众号、党员学习群,每日推送产业政策、农技知识等短视频内容,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打造“实践赛场”,让能力提升“见行见效”。该镇以“学练结合、以赛促学”为思路,搭建多维度实践平台。建设“党员实训基地”,整合镇内优秀村(社区)、农业合作社、重点企业资源,组织党员分批次开展“跟班学习”,现场传授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经验;组织优秀党员代表赴周边先进乡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推动发展增添动力。
  搭建“服务舞台”,让学习成果“惠民利民”。该镇坚持“学用结合”,把党员培训成效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实绩上。依托“党员进网格”机制,组织党员下沉网格,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镇内种植户、养殖户多的特点,组织经过农技培训的党员成立“助农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防治病虫害、优化种植结构,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切实把培训学到的技能转化为服务群众、守护安全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