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
9月23日,县工信局工作人员来到江苏清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就项目申报进行座谈,了解“重点小巨人”“三新一强”支持计划推进进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申报筹备以及高层次人才需求等事项。
“公司在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期间,工信局积极组织专家团队,提供从政策解读、材料编制到模拟答辩的‘一条龙’服务,事无巨细地帮企业开展了全流程辅导,使我们非常顺利地拿下了项目。”公司总经理朱骥坦言,有了这样贴心的服务,企业创新的底气和向更高荣誉挑战的勇气更足了,未来几年有信心投资上马多个新项目、大项目。
优质的政务服务是企业发展的“底气”和“助推器”。今年以来,县工信局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向海图强战略部署,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提高服务企业的力度、深度,打造“滨企之家”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涵盖政策对接、技术改造、智改数转、创新创牌等全方位服务保障,着力培育企业竞争新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化集约化。
在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县工信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智能化改造现状,并在企业今年已成功创成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指导与建议,进一步提升企业申报创建卓越级智能工厂的规范性和命中率。
近年来,县工信局瞄准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在鼓励企业深耕技术改造、加大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紧盯细分市场,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以创新驱动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县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小巨人”企业7家、国家绿色工厂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省先进级智能工厂10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企业发展呈现提质增效、稳中向好态势。“通过系统性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总量持续扩大,这些企业不仅成为了我县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为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示范样本。”县工信局中小企业科负责人说。
“我们围绕滨海港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始终将企业培育作为提质增效的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构建多层次的企业培育体系。”县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滨海港,加快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规模效益好、产业结构优、创新活力强、绿色动能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积蓄强大势能。(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